•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秦始皇对旧世贵族的隐忍是灾难性的错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19: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君临天下的秦始皇,他的抱负宏大深远:将残酷的现实变成理想中的世界。

秦始皇的理想世界是:极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他的帝国,全面铺开业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郡县制度。

这样会带来两个“彻底”:一、彻底将权力收归中央,实现中央集权;二、彻底消除封建割据,弭平战乱。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他的这个理想,在帝国统一的初年,即获得了全面的实施。但左丞相王绾鉴于形势,提出了不同意见。

王绾这个人,我们所知甚少,史料也缺乏,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王绾是个有着丰富政治经验和卓越远见的人。

为什么下这样的断语呢?

根据记载,秦始皇用人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

作为开国丞相,如果王绾没有过人之处,却身居高位,这是不可想象的。虽然限于史料,我们无法确切地了解王绾在统一战争中的具体贡献,但在帝国统一之后,他的卓越表现却有着明确的记载,

近来出土了大量的秦权(秦朝的科砣)和诏版人们发现,刻在其上面的铭文,有这样一段话: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号立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大意是说,公元前 221年,天下归于一统,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了,于是帝国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命丞相隗状、王绾负责统一帝国内部的度量衡工作。

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统一度量衡,右丞相隗状、左丞相王绾才是主要的推行者。

虽然《史记·李斯列传》说:李斯“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把他说成是这一工作的重要功臣——事实是,这句话是李斯死前的自白,多少带有自我标榜的性质。

但通过上述出土文献,学者们多主张,李斯最多不过是重要参与者而已。包括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应当都是在丞相的领导下进行的。由此可证,王绾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人物。

王绾基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理性研判,忧心忡忡地建议,应部分恢复“分封制”,作为郡县制的补充。

他认为,如果不委派重量级人物,比如王子们,前去镇守远离统治中心的六国故地,怕是难以消除那里的不稳定因素和臣服那里的人心。

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在秦始皇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炸响。跟历次出台重大政策时所必经的程序一样,秦始皇将这一问题交给了御前会议。

讨论的结果是:“群臣皆以为便。”就是说,朝臣大部分同意王绾的观点。

唯独有一个人不同意,不幸的是,秦始皇支持了这个少数派。他就是李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儒一一荀子的门生,和韩非子是师兄弟,属法家学派,楚国人。 公元前247年来到秦国,李斯为秦始皇看中是因为著名的《谏逐客书》。

此人后来给帝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后文再说,此时,他的官职是廷尉。

李斯针锋相对地指出,周朝分封数量众多的同姓子弟当封国国君最初还讲点情面,互相亲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脉的疏远,这些原本肩负着“兄弟维城”之光荣使命的封国之间,竟然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干戈相向,烽烟四起,你争我斗,有如寇仇。周朝从此陷入不可收拾的四分五裂之局面。

“帝国要重蹈这个覆辙吗?”

面对李斯咄咄逼人的反问,此时的朝堂之上,惊人的寂静压倒了一切,因为他说出了基本的历史事实。

李斯接着说,避免重蹈这个覆辙的唯一办法是,推行郡县制,实现垂直管理。

如何垂直管理法呢?

将税赋收归中央,将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再由中央发工资给各级官员,完全掌握他们的人事任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达到长治久安之目的。

秦始皇支持了李斯的意见。于是,郡、县、乡、亭,这个新式的行政层级,自此出现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

帝国最初划分为三十六个郡,之后随着疆域的拓展和郡治的调整最多时达到四十六个郡。

应该承认,李斯的一番话,很是契合秦始皇对历史的观察:他不能眼看着他生前的历史在他身后重演,他更不能亲手留下这样一个机会未来某一位杰出的人,模仿他和他的祖父辈所做过的事。

这是雄心壮志的秦始皇所不允许的,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历史会证明这场革新的积极意义。尽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如酬灵一般的分封制,还会重临人世,间歇性地发作一番。但它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撼动这场革新所打下的牢不可破的基础。

相反,那些附体的幽灵,比如汉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它所带来的,除了鬼哭狼嚎和生灵涂炭之外,什么也没有剩下。

这场革新就是法家所极力倡导的、秦始皇所一直憧憬的中央集权制。

秦始皇甚至连试点都不做,就在帝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他的郡县制。

因为试点工作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人替他做过了。这个人就是商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顺理成章地将这一工作推向全帝国。

问题是,尽管这场革新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随着不可知因素的出现,其基础不稳固的致命缺陷,彻底暴露了出来,并且最终演化成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这是秦始皇无法预料到的。

狮子终究奈何不了蚊子,这真是可悲可叹的事。

朝臣们一致认为:帝国虽然实现了统一,但六国旧贵族势力依然强大。而强大的旧贵族势力因为怀念逝去的荣耀,自然满腔仇恨。因此,定在某个秘密的角落,从事某项极为危险的活动——颠覆帝国。不能不防,这就是朝臣们的结论。

这个不能不防的担心,后来竟成了历史的真实。

西汉初年,有个叫娄敬的人,因为对大汉有功,刘邦遂赐他国姓——刘,历史上又称为刘敬。

刘敬亲身经历了六国的复活,残酷的楚汉战争,亲眼目睹了如巨人般的秦帝国轰然倒塌。因此,他曾对刘邦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而正是这句话,恰可以成为王绾具有非凡之远见卓识的佐证。这句不一般的话是这样说的:

“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与。”

齐国本是姜姓天下——始祖姜子牙,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公元前391年,齐国权臣田和把齐康公赶出临淄,放逐到海边的一个小城)之后,齐国就成了田氏的天下,田氏自然成了齐国的王族。

而楚国的王族根据史料记载分为三个分支,这就是昭、屈、景。

刘敬所提到的这些旧世权贵,远离秦帝国的统治本部,本来就满怀怨望,难以驯服。巧的是,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给了他们千载难寻的复国机会。

于是,项梁(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景驹趁机起于楚;田谵、田荣、田假起于齐;“燕故贵人、豪杰”起于燕。

曾被秦国悉数扫灭的六国旧人,以恢复故国相号召,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就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除韩国外,楚、赵、齐、燕、魏全部复活。

天下纷争之势,无可辩驳地验证了王绾的正确性。

秦始皇一心想避免祸遗子孙,没想到在他死后仅一年时间,烽烟四起的残酷历史竟然就重演了。

应当说,秦始皇不是一个一叶障目的人,他理当意识到分裂势力的存在,况且王绾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而他所以一意孤行地坚持己见,最大的可能是他过分地自信。

秦始皇自信满满地认为,只要祭出他那匠心独运的统治方式,便可以达到“分封制”所能达到的效果。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据此亦可省去“分封制”有可能遗留的制度性缺失——诸侯并立。

这个匠心独运的方式,就是带有恫吓性的、经常性的出巡。帝国也因此大规模修建了便捷的交通系统——驰道,基本可以实现快速灵活地调度部队,指哪打哪。以及严密的户籍制度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奇特的方式并未奏效。

公元前 220年至公元前210年,在这十年中,秦始一共出巡了五次。就是说,秦始皇不辞辛苦,平均每两年巡视一遍他的领地,行程已是相当密集了。

而且燕、齐、楚旧地向来是他巡视的重点,这就足以说明秦始皇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但至公元前212年(秦王政三十五年),公子扶苏依然对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

至秦二世继位初年(公元前209年),胡亥也不得不亲口承认:“黔首未集附。”

而所谓便捷的驰道系统,就如一般双刃剑,既能为我所用,也能为敌所用,乃至于被人刨了路基去,等于是无用。

至于严密的户籍制度,导致层出不穷的隐姓埋名式的逃窜,亦使它成为一纸落不到实处的空文。

这就是秦始皇过于理想化的结果,他未能在制度层面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导致帝国骤然瓦解的祸根,就此埋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王绾的建议虽未被秦始皇接纳,但在西汉初年却为汉高祖刘邦全盘付诸实践,对汉初政治局面的稳定起了相当巨大的作用。

刘邦推出“强干弱枝”的政策,“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在此基础上,以郡县制为主体,在地方行政方面,增加“置王”制度,以强化统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郡国并行”制。

置王的重点地区就在燕、齐、楚,全境划分为燕、齐、楚、吴、淮南、长沙等十个诸侯王国。

刘邦吸取了秦帝国的教训。

不过,有历史学家把“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一政策,亦看做是秦始皇削弱地方豪强势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秦始皇此举的意图,经济层面的考虑应大于政治层面。就是说,更多是为了复苏关中的经济,比不得刘邦的“强干弱枝”

因为秦始皇徙的是“豪富”,而不是刘邦针对性极强的“豪强”。一字之差,就点出了各自政策着力点的不同。

结果,咸阳是“市张列肆”,热闹非凡了,无数的炸弹却因此遗留在了田间地头。秦始皇不曾意识到要对旧世贵族动些手脚,这是英明一生的秦始皇所犯下的最大失误,也是最为灾难性的失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嫪毐死得有多惨?这种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秦始皇,历史上的杰出君主,开创了中国封建帝国的篇章。他将六国统一,北破匈奴,确立了秦朝,自称为皇帝。然而,尽管秦始皇备受尊敬,他的权威无人敢挑战,却出现了一位名叫嫪毐的历史罪人。
2024-04-17 22:01:00
最后统一六国的为何是秦国?
...柱、秦庄襄王嬴子楚,抵御六国合纵,持续恢复国力,为秦始皇攻灭六国积蓄力量。正是在六代国君的努力下,再加上秦国历代名相、猛将辈出,秦国才得以力压六国,最终在秦始皇手中完成了统一
2023-08-30 19:30:00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他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
...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道尽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自此以后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时代。尽管每一个王朝到最后总会出现
2024-02-23 16:42:00
秦始皇为统一文字做了什么
“六国云亡周社墟,古今坟典悉烧除。”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但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大变局。即,所谓的“周秦之变”。秦朝的建立是秦代
2023-03-18 17:32:00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这2个故事告诉你真实原因
...了忠臣比干,更使得商朝在他手中走向了灭亡。再来说说秦始皇与赵姬的故事。 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歌姬,后来成为了秦始皇的生母。然而,在嬴政登基之后,赵姬却无法忍受寂寞,重新与吕不
2023-05-05 09:54:00
大秦第一名将蒙恬被冤杀,是百万秦军崩溃的“导火索”
...念,不然蒙恬光收专利费,也要受到手软。当年扶苏得罪秦始皇后,被发配到蒙恬长城兵团监军,蒙恬没有因为扶苏落难了就踩上一脚,而是一如既往地尊敬扶苏,瞧瞧人家是怎么做人的。在与扶苏
2023-01-05 16:43:00
秦人能够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秘诀是什么
...六国之后,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军爵制也走向了末路。秦始皇三十三年征伐百越、北击匈奴,敌人的战斗力使秦兵斩敌人的头颅这种事变得异常困难,一般士兵的升迁之路受到了阻碍,因军功授爵
2023-07-16 19:29:00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秦始皇:【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后来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和赵高乱政,关东六
2023-02-10 14:54:00
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
先我们要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干了哪些事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创帝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建立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等,修长城、修渠道、修阿房宫、修兵马俑,派
2024-07-06 21: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