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0 14:54: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始皇:【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

后来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和赵高乱政,关东六国纷纷复国,举起反秦大旗。而岭南秦军主帅赵佗,遵奉秦始皇遗诏,断绝和中原的通道,终于为华夏守住这一方新拓疆土。

这无疑是很感人的情节,体现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为华夏民族千秋基业而无私忘我的雄才大略和广阔胸襟,——可惜却只是现代小说家的杜撰。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份”秦始皇遗诏“,赵佗断绝五岭通道,自立为南越国王时,也并没有公布过这份”遗诏“。作为一代帝王,秦始皇首先需要为自己的王朝和国家的延续负责,也绝不可能下这样的遗诏。

那么,大秦王朝在统一天下仅仅15年后,就轰然倒塌,土崩瓦解,连保住经营了数百年的关中本土都不可得。究竟是什么缘故?

直接原因

: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扶立二世皇帝胡亥,统治集团的激烈内斗,面对关东六国复国军的应对失策,军事惨败导致帝国灭亡。

根本原因

:秦始皇生前的权力布局,让

秦朝统治集团的权力分配严重失衡

,皇帝名为集权,其实已经

失去了统治根基,彻底空洞化。

一个王朝要稳固,统治集团必须充分吸纳帝国各个阶层、各个地域的优秀代表,把权力集中到皇帝身边的一小撮亲信的手里,排斥一切可能对帝国构成威胁的政治势力。

在宋朝科举制大行,平民官僚占据朝堂主导地位之前,一个皇帝如果没有强大的私人班底支撑,根本就无法也无力控制整个帝国。

因此,在唐宋科举制之前的历代王朝,宗室、外戚、宦官这些内廷势力、外朝的士人官员、军功世家的武将勋贵,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他们共享权势和利益,当然,也有此消彼长的时候。而每到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加剧,政坛就会风暴不断。三大势力的此消彼长,直接决定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存亡。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统治集团,数百年来都由王族宗室,军功勋贵和关东士人客卿三足鼎立。每个集团都英才辈出,为大秦的威震天下,贡献良多。

宗室王族(樗里疾)、关东客卿(公孙衍)、军功勋贵(白起)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如果秦国统治集团是一棵大树,宗室就是深埋地底的树根,军功勋贵是树干,关东来的士人客卿则是树枝和树叶,没有他们大树不可能枝繁叶茂,但如果树根枯萎了,树干朽化了,树枝和树叶又怎能独立支撑帝国大厦?

然而,从已知的历史资料来看,当大秦王朝完成了轰轰烈烈地一扫六合的大一统之后,军功勋贵和秦国宗室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环顾朝堂之上,哪还有宗室的影子?哪还有外戚的影子?即便是军功贵族,也所剩寥寥无几。

只因丞相李斯力主、秦始皇认可的全面郡县制,除了不分封皇子,还不给功臣实际封邑,宗室力量被严厉限制和打击,秦国军功贵族的实力也被严重削弱。

数百年来,

一直活跃在秦国政治舞台上的嬴氏王族们,反而随着秦始皇统一大业的成功,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

他们既没有得到封国,也没有得到封邑,嬴氏宗室的权势和利益,不但没有从秦国统一中获得好处,反而因此没落。

正因为秦朝皇子和宗室都无尺寸之封,扶苏这个唯一有存在感的皇子轻易被杀,二世胡亥继位后,一道诏令就将自己的兄弟姊妹轻而易举地全杀光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封地,没有军政实力,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同样,胡亥也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所以,当刘邦2万军队杀到咸阳城下的时候,秦王子婴已经束手无策。只因为秦国宗室已经被打压得奄奄一息,没有任何捍卫帝国的力量。

所谓“老秦人”的军功勋贵,曾经主导秦国政治数百年。而秦始皇统一后呢?他封了一批功臣为侯,没有滥杀功臣,与他们结为儿女亲家,看似颇为恩宠。但另一方面,帝国推行的是郡县制,这些封侯没有自己的封邑,权势和利益都被严重限制。

旧秦国的军功勋贵,如郿城孟氏,夏阳司马氏,陇西李氏,皆因此没落。南征大军主帅屠睢、赵陀都是关东人士。当蒙氏被灭门,六国复国军举兵后,秦廷仓促之间,让谁来统率大军?只能让章邯这个一直担任文职(少府)的官员仓促上阵。

宗室和军功勋贵被打压后,到秦始皇去世的时侯,朝堂上只剩下以李斯为首的关东士人客卿了。李斯更为一己私利,力主焚书令与禁私学,只为断绝后来者的挑战,杜绝新的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的出现。李斯此举,在维护自己一党作为朝堂既得利益者的同时,让整个客卿集团后继无人,没有新血,断绝了这股势力的发展和根基。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大秦王朝统一天下之初,统治集团三大势力三足鼎立的稳固局面就没有形成。在帝国短短十五年的历史中,无论是北伐,还是南征,还是东征平叛,在史书上看到的秦军统帅,除了蒙恬、王离,其余的“老秦人”军功勋贵和嬴氏宗亲,可还看到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秦始皇要建立空前未有的大一统帝国,要皇帝一人独尊,要巩固这个帝国和皇权,必须限制乃至摧毁旧有的宗室外戚和勋贵,但秦始皇忽略了,这些势力既是皇权的威胁,同时也是皇权的守护者。帝国大厦的根基本挖空了,就没有挽救的余地。它们被摧毁,必然导致赢氏皇朝自己的毁灭。

因此,

正是秦始皇对一切可能威胁他皇位和权力的因素的绝对限制,因为忌惮宗室叛乱和内斗而拒绝分封皇族和重用宗室,因为忌惮外戚专权而拒绝册立皇后和太子,因为忌惮军队勋贵而大力用外来客卿新人,

表面上看,秦始皇的权力空前强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皇帝的权力空前的孤立和脆弱。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所以,父亲与祖父为韩国五代君主国相的张良,竟也能知道秦始皇的车队行程详情,实施刺杀并安然逃脱;

与秦军死战的楚国大将项燕,他儿子项梁这样的亡国贵族首脑,直接就被秦朝官吏从监狱轻易放走;

秦始皇灭魏后,重金通缉张耳(赏千金)陈馀(五百金)。结果此二人改个名字,就到不远的陈县,逍遥自在地做了十多年守门小官。

陈胜起兵反秦后,秦朝的会稽太守主动拉项羽造反,秦朝的沛县县令主动拉刘邦造反。秦朝的南征大军主帅任嚣对属下赵佗说【

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直接据守岭南立国。

这些就是郡县制下,秦始皇任用的这些新生官僚的作为!是他们忠心大秦,还是秦国500年来的“老秦人”宗室勋贵,更忠心大秦?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而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没有爱惜民力,令久历战乱的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是征发上百万人,南北征伐,并推行各种大型工程,如修筑万里长城、骊山陵墓,并广修宫室无数,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已经令包括“老秦人”在内的天下百姓,全都“

苦秦久矣

”。

亲近儒生学说的皇长子扶苏,看到了帝国潜在的巨大危机,屡次提出谏言,秦始皇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父子二人产生巨大的政见分歧,导致了扶苏被放逐到蒙恬的长城军团。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当秦始皇死去,权力已经集中在他的一小撮亲信,如李斯、赵高手里,帝国的权力大厦已经中空而且失衡了。而这个大厦的惨烈内斗,更把大厦本身给挖空了。宗室完了,勋贵完了,士人被清洗了,内朝外朝各路势力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李斯和赵高杀了扶苏蒙恬,赵高和胡亥杀了李斯,赵高杀了胡亥,子婴杀了赵高,成为这一系列养蛊式内斗的最终胜利者后,新任秦王子婴却陡然发现,自己已经如南飞乌鹊,无枝可依!

秦朝灭亡时,因秦始皇的错误决策老秦人不再保卫大秦

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然有它的先进性,前瞻性,但明显脱离了时代,脱离了实际,这就是秦王朝不可避免地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有生之年,实现了自己绝对集权的政治理想,但帝国太年轻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太年轻了,新兴官僚阶层更是太年轻了,同样也严重缺乏对帝国的忠诚度,帝国的大厦因此脆弱不堪,在他死后迅速崩溃。

秦始皇倒下,大厦的顶梁柱倾覆,一阵风便把大厦化作了废墟,大秦帝国和帝国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者,都将随着咸阳的冲天大火而毁于一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0:45:5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文化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疆域空前,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南边直到岭南,北面则一直到河套、阴山、辽东等地区。
2023-01-30 18:24:00
秦始皇击灭六国之后,六国势力仍很强大,仍在虎视耽耽试图复辟,慑于秦始皇威名不敢异动而已,秦始皇死后六国势力立即发动,陈胜起义不过是个引子而已,他的部队轻易就被秦军打垮,真正打垮秦
2023-08-11 21:53:00
李斯为何反对分封制
配图秦始皇雕像01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咸阳宫发生了一场辩论。当时咸阳宫为七十位博士设宴,博士仆射(老大)周青臣作为代表发言,例行一通歌功颂德: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各诸侯国已
2024-10-04 12:33:00
秦文化有哪些独有的特质,成就秦国的强大
...则有任鄙、乌获、孟说等。甚至连武王本人也崇尚武力,秦始皇陵百戏俑坑中出土的大力士俑就是这一独特文化的最好证明。“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
2024-07-06 16:23:00
...客卿制度,广泛吸纳六国人才,老秦势力被进一步弱化。秦始皇在位期间,宗法制被彻底瓦解,世卿世禄制被职业官僚制度所代替,士族阶级开始兴起,老秦人失去了特权,作为政治势力,他们已经
2023-02-01 14:14:00
秦统一后的政治与军事策略
...国恨秦,刚柔并济成就了六国顺汉。汉就是秦。刘邦就是秦始皇。秦人效忠的不是秦国,而是军功制度。刘邦正是凭借恢复军功制度,重新动员关中、汉中、巴蜀的老秦国根基,重新出关,重新横扫
2023-10-24 16:08:00
在戎狄遍布的西陲,秦国是如何发迹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的千秋功业至今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秦国奠定的基业几乎主导了整个传统中国社会数千年来的政治文化进程。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
2023-01-20 22:21:00
秦亡时赳赳老秦咋没有共赴国难?老秦人:巴不得让刘邦当秦王
...”秦人高兴的鼻涕泡都快冒出来了,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秦始皇在统一后短短11年的时间里,继续进行庞大的军事行动,北却匈奴,南征北越,甚至一路打造了靠近越南的象郡。从宏观的角度和历
2024-11-02 10:11:00
...秦人也爱色彩鲜艳的服饰搭配,他们也很‘时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解释,服装残留的颜色多数已经脱落在淤土上,有红、绿、蓝、紫、青等,经过色块对比,俑坑中已发现17种
2023-07-11 09: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