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孙慧宁1李文平2 1.牟平区 文昌小学 2.牟平区 王格庄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旅程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帮助尚处于思维萌芽阶段的小学生,跨越数学知识的抽象门槛,实现高效学习?答案或许就藏在一款神奇的工具——网络画板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网络画板的出现恰好为这一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和动态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探索的学习环境。
一、激发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网络画板操作简单有趣,与他们的思维方式一拍即合。当别的课堂还在依靠单调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观看时,数学课堂已经可以让学生亲自上手操作网络画板。在“数对表示位置”的教学里,老师借助网络画板,把校园场景图搬进课堂。通过设置不同的变量,比如改变场景中人物或者物体的位置,同时配合生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位置的变化与数对的对应关系。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学习兴趣被彻底点燃。
二、助力思考,为思维“搭”把手
当学生思维陷入僵局时,网络画板能巧妙地为他们提供思考的支点。教“三角形特性”时,学生们对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原因争论不休。这时,老师拿出木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动手拉一拉,感受两者的不同。借助网络画板深入探究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在网络画板中,老师可以动态地展示三角形在受到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时,其形状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对比平行四边形在相同情况下的明显变形。而且,学生们还可以自己在网络画板上进行各种尝试,比如改变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深度。
三、构建概念,把知识“摸”清楚
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是儿童认知的必经之路。在学习“平均分”时,老师让学生用网络画板将八个梨的图片分成两份。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得出了多种分法。通过在网络画板上对各种分法进行对比,大家发现“每份一样多”的独特分法。老师适时引导,顺利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亲手操作中变得具体可感,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学生们还可以进一步在网络画板上对更多数量的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巩固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明晰算理,把算式“理”明白
在“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对于42÷3这类十位有余数的计算,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此时,网络画板联动摆小棒的操作,将四捆小棒(每捆10根)平均分成三份。在网络画板的动态展示中,学生清楚看到十位商1后剩余一捆的处理过程。具体来说,一捆小棒被拆分成10根小棒,与原本的2根小棒合并,再继续进行平均分。这种将抽象算理转化为直观操作的方式,实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学生能轻松掌握算法。而且,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被除数和除数,在网络画板上反复进行类似的操作,加深对除法算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验证规律,给表达“留”空间
学习“周长的认识”时,面对图形周长比难以理解的问题,有学生提出折纸验证的方法,却难以表述清楚。老师引导学生用网络画板模拟折纸过程。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些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相对较弱,但在空间智能等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在网络画板中,学生可以精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图形进行折叠操作,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图形周长的规律一目了然。这不仅帮助学生验证了知识,还为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思维的舞台。比如,有的学生通过在网络画板上对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进行折叠操作,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示和讲解自己的思路和发现。网络画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展示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
六、设计作业,助力思维进阶
利用网络画板设计作业,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图形的运动”学习后,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网络画板制作包含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运动形式的动态图案,并标注运动特点和数据。从项目式学习理论来看,这种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项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深入理解图形运动概念,锻炼逻辑思维与创造力。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地组合不同的运动形式,以达到自己想要的图案效果,同时准确地标注出每个运动的方向、距离、角度等数据。学习“比和比例”时,让学生根据给定比例关系,在网络画板上绘制相似图形,通过操作理解比例本质,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改变比例关系,观察图形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比例的含义和作用。通过网络画板设计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网络画板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小学数学教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高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教师们可以巧用网络画板,为孩子们打造更精彩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2,9(12):134-137.
[2]张峰.网络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5):34-36.
[3]陈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9,(24):56-59.
作者简介:
孙慧宁,女,汉族,1987年3月生,籍贯:山东烟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昌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李文平,男,汉族,1989年2月生,籍贯:山东枣庄,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中心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3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