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泉州生活从古早味开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6 02: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泉州生活从古早味开始

泉州热闹的街头

王惠兵

刺桐花开,南音声起。新年伊始,静谧一夜的泉州古城又“动”了起来。

“天还没亮就去进货,五点多就在市场准备了。”鲤城区天后路南菜市场蔬菜摊的摊主张兰雪难掩兴奋,“每天来买菜的还是往常那些熟悉的街坊们,太亲切了。”

一会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渐渐熄灭,不远处天色慢慢从灰白变成鱼肚白,城市重启了,美好的一天如约而至。

“炸菜粿来一个”“面线糊加醋肉”“酸菜面不要辣”……夹杂着“古早味”的乡音里,菜摊、肉摊、水丸摊、干货摊等店面相继开门的同时,各类早餐店里头已坐满了餐客。其中,尤属面线糊最是诱人,最有食客。

七点整,退休十来年的老教师吴正友,准时站在了泉州西街尾一家开了20来年的小吃店里,“老样式”点上了一碗清水面线糊,在忙碌的点菜声里,自个儿往碗里加了半根油条、三两块醋肉、一大块炸豆腐,与周边几人拼着桌,悠闲地吃起来。

“哎呦,好烫。”火急火燎端着面线糊吃起来的小孩,则被烫得直吐舌头,让打着面线糊的阿姨见了,免不得喊一句,“慢点儿,还很烫呢。”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泉州,常常一碗面线糊,就能唤醒一天。

与此同时,有别于热气腾腾的西街烟火味儿,老地标钟楼上的时钟滴滴答答地不停运转,千年古刹开元寺的樱花竞相绽放,还有沉淀在红砖屋厝的象峰巷中,一眼千年的东塔。

望着望着,不经意间,便挤进了主干道的人群里,或见拜佛,或见观景,匆匆而过,热闹非常。而越是随人流前行,耳畔的嘈杂越是多起来,来往的行人也是多起来,一下子从象峰巷的起点,走到紫云屏,拐入了宋元时期的船舶巷。

此刻,悠然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不到500米宁静幽深的小巷,哪怕是疫情过后,仍是一谙泉州千年的烟火气。小路两旁满是游人,聚集在各色各式的店面前,有艺术作坊,有泉州人家纯粹的美食,还有来自各地的手工产品……

“这个兔子花灯,连同那古香古色的漆篮,我们都要了。”“您再给我们便宜一点,您看我们一次性买了不少东西呢。”戴着草帽,骑着小黄车的年轻游客情侣,看中了不少喜爱的手工艺品,一个劲儿缠着老板打折。最终,好客的店家,笑呵呵地全给打了折。

岁月的印记雕刻在红墙的斑驳和老屋的幽深里,现代的气息则挂在满墙盛开的绿植和墙角努力生长的浓荫中。日落时分,走过“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不由得想起“半边古老半边洋”的泉州。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迎着斑驳红墙上的一句不起眼的话语,走进了泉州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觅鲤文创园。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设下了锦衣卫掌管刑狱,而锦衣卫下又设了“南北镇抚司”。当年泉州镇抚司的一个府第,设于中山中路的一条巷中,这条巷子也就被称为“镇抚巷”。

曾几何时,镇抚巷被称作“学生街”。每每夜晚一到,物美价廉的服饰、小商品、小吃摊就满满当当地填进了巷中,都是学生时代的最爱。

如今,在整条小巷中,商业与古朴共存,已然是深夜泉州的新地标。其中,以特色休闲、旅游为主,集艺术空间、文创市集、特色民宿、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觅鲤文创园,是由沉寂30载的废弃工厂改造,最为热闹。

红砖厝、爬山虎、圆水井、大烟囱、老古树……不同于“快餐式”的网红风,觅鲤文创园的每一处都保留了泉州的古早味。“每晚都习惯来走一走,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让人瞬间有‘咱厝人’的归属感。”附近居民吴元华如是感慨。

“小孩子一放假,我们就带过来旅游,白天走完了好几处世界遗产点,晚上就聚在觅鲤吃饭聊天,感觉很惬意。”来自福州的游客林小静告诉记者。

月上梢头,园区内游人越来越多,散步赏月、喝茶聊天,正是一天中最慵懒的时光,连灯火灿烂的路灯,都迎面扑来温暖。

一条古街千年史,一日西街一千年。沧海桑田,泉州依旧如故。不经意间,大街小巷又是浓浓的烟火气,流淌进了角角落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步一景看福建 |如果你来泉州,请一定要来品品西街的人间烟火
...”,带你探索福建古筑的历史长河与文化故事。第三站|泉州西街“山无高下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元代诗人张养浩笔下的泉州,是流水潺潺、四季生花的锦绣之都。这座世遗之城,是古代海
2023-08-31 16:28:00
32.32米!泉州西街摄影巨幅长卷捐赠予泉州市档案馆
11月3日,泉州一位摄影家把一幅32.32米长的摄影巨作《宋元遗址泉州西街长卷》作品捐献给泉州市档案馆永久收藏。图为捐赠现场捐赠仪式上,泉州市委办公室室务会议成员、市档案局局长、
2023-11-04 08:52:00
这座福建小城,火得不像话
...,让来自东西方各国的商人在此驻足。现在这座小城——泉州依旧吸引着各方来客,它在相关平台发布的2022年国庆节十大“本地游新锐目的地”榜单上高居榜首,平台订单量增长463%。△
2023-01-08 09:17:00
人从众!日均超200万人次!拥抱世界,泉州怎么做
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是一场美妙的新春之约,“团圆节”也是“文化节”,“团圆日”亦是“旅游日”。2025年春节,泉州古城人山人海(陈英杰摄)1月26日
2025-01-30 22:56:00
特殊的旅客 特别的护送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特殊的旅客 特别的护送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游西街,民警实力“宠粉”获赞民警在西街护送远来的小朋友 (受访者 供图)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杜婉琼 通讯员马鹏智
2024-04-14 09:34:00
满城志愿红助力文旅热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志愿者在西街捡垃圾,宣传文明旅游。 志愿者在海交馆为游客讲解“五一”临近,泉州又将迎来一波旅游高峰。众多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也更加忙碌起来,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
2024-04-18 17:11:00
...之心。“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条“街”,就是泉州中山路。中山路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南洋经商致富的华侨,在路两侧盖起了南洋骑楼。这些骑楼,建筑风格各异,有闽南传统
2024-06-29 05:33:00
“旅居泉州”成时尚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旅居泉州”主题在小红书、抖音、B站、视频号等社交平台爆火出圈;不少游客旅居泉州一个月甚至半年,乃至从旅行、旅居变成长居,且不遗余力自发为泉州“代言”——“旅居
2023-01-17 09:55:00
泉州鲤城:护航新春佳节 “城管蓝”让城市更有序
...,你们排成三队,不然会影响其他市民、游客出行。”在泉州西街,鲤城区城市管理局(西街、中山路)精细化管理中队执法人员在网红店外维持秩序。临近春节,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执法人
2023-01-19 17: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