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黄羊台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战斗遗址。
■ 张 冲
黄羊台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战斗遗址位于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是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1993年10月出版的《绥阳县志》第779页和2016年3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绥阳县历史》第12页和14页均有关于黄羊台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战斗的记载。
1935年3月初,中革军委在遵义组建遵(义)湄(潭)绥(阳)游击队。1935年3月至1936年间,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曾三次到绥阳黄羊台(第一次是途经黄羊台,第二次是战略转移至此,第三次是在黄羊台作战)。
1935年3月11日,红军遵湄绥游击队组建不久,在离绥阳县境两公里的湄潭县分水垭被200余名地方武装团丁包围,发生激战。游击队突围后进入绥阳县境的苦劳坝,在苦劳坝召集各分队干部开会,总结取得的战果,分析在分水垭被围的原因。根据会议意见,游击队冒雨向南急行,从密林小道绕过绥阳白泥坝、黄羊台进入当时遵义县的茅坡,一直到桃子顶高山上宿营。这次只是经过黄羊台。
随后的一天,时任红军遵湄绥游击队队长周凤山组织非西南籍的干部战士三四十人辗转来到湄潭县境清江园,当晚住在陈家湾大地主冉隆乾家。1935年3月下旬的某日清晨,当时国民党湄潭县区长党吉成率民团包围陈家湾,封锁了进出的主要关隘,游击队在突围中与敌人激战,被敌人打散。时任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政委王友发率部分队员撤退到白泥坝,余姓分队长率11名队员转移到黄羊台,两地相距不到3公里。因黄羊台人烟稀少,给养困难,余分队长又率队转到绥阳县境的红籽坝隐蔽,随后发生了红籽坝战斗。3月下旬,游击队在王友发带领下,从湄潭转战至白泥坝。王友发牺牲后,队伍坚持斗争。
1936年冬,恢复后的红军遵湄绥游击队在绥阳大关、小关遭到郑场区刘银安带领的区丁和团防30多人的围攻。等游击队发现时,敌人已占据有利地形,形成了包围之势。时任红军遵湄绥游击队队长罗君彝带着战士,凭着土坎的掩护杀开一条血路冲出来。经探查,他们发现敌人兵力不多,当即决定反攻,以两面夹击之势,杀得敌人大败而逃。游击队随后撤到黄羊台准备宿营,刘银安勾结火烧舟区的杨占清率人追袭,游击队员以逸待劳,打得敌人狼狈逃窜,取得了黄羊台战斗的胜利。
黄羊台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战斗遗址长约3000米,宽约1000米,保存完好。2010年,在中共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遵义市革命遗址》第20页,介绍此地为“全国革命遗址”。2018年7月2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5月23日,绥阳县人民政府在黄羊台红军遵湄绥游击队战斗遗址立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