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重访抗战遗址③|火车站里的纪念碑:那场夜袭战光耀84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2 20:10: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重访抗战遗址③|火车站里的纪念碑:那场夜袭战光耀84年

在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站,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文显示,84年前,这里发生了当时震惊中外的“夜袭浒墅关”战斗,驻守浒墅关站的日军警备队被全歼,此碑是为纪念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烈士而建。

重访抗战遗址③|火车站里的纪念碑:那场夜袭战光耀84年

8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浒墅关站瞻仰纪念碑。刚进车站正门,远远就看见不少游客,其中很多是家长带孩子来参观。

“你们看,图上是新四军战士在跟日本鬼子战斗……”苏州市民邱佳俊带着10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打卡”纪念碑,他指着碑旁的展陈图片给孩子介绍。“以前不知道浒墅关站还发生过这样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恰好孩子学校整理了一批苏州红色地标让我们暑期参观,今天特地带孩子来学习。”

“我家就住在高新区,离浒墅关站不远。这些新四军烈士为了保家卫国长眠在这里,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学生李雨佳说。

重访抗战遗址③|火车站里的纪念碑:那场夜袭战光耀84年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站浒墅关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暑期,来纪念碑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纪念碑护栏外,疾驰的列车呼啸而过,仿佛把人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9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六团团长叶飞率六团1000多名战士从镇江茅山地区出发,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东进,开辟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浒墅关是沪宁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关隘,距苏州城20余里,驻有日军警备队30多人。为扩大东进影响,江抗总指挥部决定袭击浒墅关火车站。

重访抗战遗址③|火车站里的纪念碑:那场夜袭战光耀84年

1939年6月24日夜,江抗部队从无锡梅村出发,首先进攻吴县东桥镇伪警所,再兵分两路,一路直插浒墅关,一路攻击黄埭伪军,实施“打黄援浒”。担任主攻的江抗二路部队深夜进抵浒墅关,对戒备松懈的日军发起突然袭击。经半小时激战,毙伤日军警备队长等20余人,烧毁营房2座,炸毁铁路道轨100多米,迫使沪宁线中断3天。得知战斗胜利的消息,上海《申报》《新闻报》等报纸纷纷报道,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还将此次战斗写成通讯。

“‘夜袭浒墅关’战斗的胜利,壮大了江抗的军威,鼓舞了日军铁蹄下苏南东路地区人民的抗日斗志。”原浒墅关镇宣传办负责人詹晓平曾参与纪念碑的修建,多年来,詹晓平一直致力于相关研究。他发现,这场战斗在民间影响甚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被改编为《智取浒关站》连环画。

詹晓平介绍,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在“夜袭浒墅关”战斗见证人、原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老战士裘霜耕的提议下,相关部门在浒墅关站建起“夜袭浒墅关纪念碑”。上世纪70年代,浒墅关站搬迁,当年的战斗发生地距离现在的纪念碑有200米。经过几次扩建、修缮,当地在纪念碑基础上建成“夜袭浒墅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增文化长廊,展陈“夜袭浒墅关”战斗、江抗战斗历史概况。

重访抗战遗址③|火车站里的纪念碑:那场夜袭战光耀84年

记者从苏州市民政局了解到,苏州目前公布的59个红色地名中,和抗战有关的占一大半。接下来,苏州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地名的保护,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策划 王晓映 唐悦 金亦炜

记者 唐悦 金亦炜 陈悦勤 张红军

通讯员 管祥武 沈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抗战史在三维重建中更可感!南京大学生志愿者为抗战纪念地“三维画像”
...家宣传,也方便大家纪念。”踏勘了浦口区石村抗日英雄纪念碑等多个抗战纪念地的胡庆洋说,7位小队成员都是南京人,但也没想到南京红色纪念地有这么多,“最初以为就几十个,梳理出来有几
2023-09-02 23:18:00
...泾汽车站,候车人太多了,9点才乘上,10点15分到达苏州火车站。川林哥哥帮我拿行李,他给我10元钱,我不肯要。看到他随身的手提包,就说留这个给我吧,可以用作书包。他一直送我到
2024-05-10 07:14:00
...游列车。这趟跨世纪的绿皮小火车,带着游客在贺兰雄鹰纪念碑缅怀国防建设英烈,在八号泉水泥厂旧址了解工业发展历史,在影视街寻找出现在荧幕上有年代感的房屋和街景……“石炭井号”旅游
2023-03-14 06:59:00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我市红色文化文明实践带首批主题线路发布
...明实践带首批主题线路1.雨花英烈主题线: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晓庄社区党史教育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栖霞区、雨花台区)2.工人运动主题线:明远楼南京第一个总工会成立地——两
2024-04-04 09:39:00
...求助”论坛发帖:北山街道友谊社区正在改造,八十八师纪念碑(应为牌坊)在改造中,建议在扩面区域内建设一座木质古六角凉亭,因为社区老年人很多,可以让老人坐坐,聊聊天,也增加美感。
2024-09-29 09:13:00
...化带建设。近日,“苏意颂江南·新韵焕浒关”2024苏州市浒墅关运河文化旅游推介会举办。浒墅关自古就是大运河上的千年重镇,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推进运河文旅产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目
2024-05-18 19:23:00
伊斯坦布尔将在火车站附近建造考古公园
↑这是8月1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拍摄的海达尔帕夏火车站附近的遗址。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海达尔帕夏火车站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标志性建筑之一。该火车站在2010年失火,至今一直处于修复
2024-08-03 16:50:00
...胜) 近日,记者在刚刚竣工交付的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浒墅关上市科创园二期内看到,一栋栋标准厂房简约流畅、现代大气,厂房之间围合成院落空间,让人眼前一亮。该项目的规划建设,是苏州
2023-09-14 11:45:00
苏州火车站南广场新增“苏州特色”交通方式
...黛瓦的建筑,彰显姑苏园林的精致与典雅……最近,苏州火车站周边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刚刚完工,11月21日,记者来到苏州火车站看到,来往穿梭的旅客不时驻足,在主题绿化前休憩、拍照留念
2023-11-22 19: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