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抗战史在三维重建中更可感!南京大学生志愿者为抗战纪念地“三维画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2 23:18: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9月1日下午4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知名烈士墓区,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飞临墓区中央的抗战时期中共苏皖区党委副书记邓振询烈士墓上空,环绕墓地一点一点变换角度、拍照、再移动、再拍照。无人机盘旋拍摄后,5位大学生再次小碎步环绕墓地,用手机从各个角度记录细节。一座占地约两平方米的墓地,采集照片就有上百张。

让抗战史在三维重建中更可感!南京大学生志愿者为抗战纪念地“三维画像”

和普通游客拍摄不同,这些志愿者正在为三维建模采集素材。“傍晚或阴天光线柔和时做采集最好,太强烈的阳光会导致曝光过度,有的角度记录不到细节。”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大二学生曾子鑫说。夜幕降临时,曾子鑫和同班同学们坐公交、乘地铁,花了近两小时回到南京工业大学浦口校区。赶在抗日战胜利纪念日前,他们完成了又一处南京抗战纪念地的记录工作。

晚上,曾子鑫马不停蹄运行3D建模软件Reality Capture,抓紧导入和处理搜集到的素材。不停添加控制点、处理特征点,一张张图片匹配,调整视角,缩小重建区域,观察是否有残缺……电脑高负荷运行几个小时后,邓振询烈士墓1:1三维模型基本完成,可以任意拉近拉远、自由高低俯仰,周边细节一如实景,背面碑文清晰可阅。

这是这个给自己起名为“红色青春探寻小队”的志愿者小团队,完成的第六处南京抗战纪念地三维模型。团队牵头人部宇涛告诉记者,选择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题目时,大家萌生了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探寻红色纪念地结合起来的想法。“我们虽然在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但对南京有多少红色纪念地、都是什么样子并不十分了解,就想用我们掌握的技术把这些纪念地留存下来,这样能更好向大家宣传,也方便大家纪念。”踏勘了浦口区石村抗日英雄纪念碑等多个抗战纪念地的胡庆洋说,7位小队成员都是南京人,但也没想到南京红色纪念地有这么多,“最初以为就几十个,梳理出来有几页纸、一百多处,其中相当一部分和抗战有关。”

三维模型演示效果颇为不错。记者了解到,简单的模型需要百余张照片,复杂的往往要数百张才能较为精确复现。第一次用摄像制图法进行三维重建,志愿者们交了不少学费。“图片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有时也不能一次性采集完成。”曾子鑫说,比如皖南事变三烈士墓,中间墓地采集很顺利,两侧墓地被茂密植被挡住了细节,三维模型就有缺陷,有的要远道再去第二次、第三次采集。有的纪念地单靠手机无法采集到全貌,像在邓振询烈士牺牲地建设的仲铭亭,就需要无人机协助采集顶部信息。有的高大纪念碑所在区域禁飞无人机,志愿者们还没能想到如何克服困难……

相比一个又一个技术困难,志愿者们坦言其实寻访踏勘更难。胡庆洋说,南京许多抗战纪念地在远郊甚至野外,有的只有文献概率记载但地图没有标注,有的地图标注偏离了实际地点,有的烈士墓迁葬已不在原地……“我们经常有兜兜转转找了很久,最后发现就在不远处的情况。”裴宇森说,他就曾寻问了很久才在一所学校里找到了要找的纪念地,“有不少纪念地像这样不对外开放,如果能用三维模型复现出来,就方便大家网上了解和纪念了。”

他们已完成的六处三维模型中,有皖南事变三烈士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墓这样广为人知的纪念地,也有邓振询、吴焜这样不太为人熟知的烈士纪念地。其实,这几位烈士都在2014年就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邓振询还是抗战期间在江苏敌后战场牺牲的最高职务的中共地方党委干部。志愿者们觉得,他们也许能让更多人从实景中更好铭记历史。“大家去过很多大的红色景点,我们希望用重建的方式带大家游览更多小的红色纪念地,补上这方面的缺失。”志愿者孙雨旸说。

让抗战史在三维重建中更可感!南京大学生志愿者为抗战纪念地“三维画像”

采集完邓振询烈士墓信息,几位志愿者顺便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刚刚开展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图片展”。对这些00后年轻人来说,以往学到的历史多来自这样的展览和教科书。“这次寻访重建让我们接触到了更为具体生动可感的历史。”部宇涛记得,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了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焜烈士墓。寻访费了周折,也让他们记住了这位苏南敌后抗战时期的“吴老虎”,以及他率部突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击毙数十名日伪军、截断宁沪铁路,夜袭上海虹桥机场火烧4架敌机等传奇故事。

这种形式的复现还基本没有人做过。指导老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周正龙表示,“这方便大家最快捷看到抗战纪念地全貌、方便烈士亲属祭扫。未来如能结合电子地图街景标注出精确点位,就更方便网上纪念和现场寻访了,这是年轻人传承红色基因很有意义的一种方式。”学院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无人机等设备,支持他们将这项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开学后,还将有更多同学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尽快将南京的红色纪念地逐一采集重建完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文 张琦/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筑可鉴史|常州工程学子用专业视角解码抗战建筑
...,到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工业抗战记忆,团队足迹覆盖南京抗战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十大纪念地。在拉贝故居,同学们结合建筑布局解析 “国际安全区”的空间保护逻辑;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
2025-07-07 12:29:00
血色丰碑立青山——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寻访
...军最精锐的村上大队700余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晋西北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烽烟歼顽敌“米峪镇战斗纪念地是为纪念85年前的米峪镇战斗和在这次战斗中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而修建的。”
2025-06-03 12:15:00
中建六局富阳市安置房工程项目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江战区受降仪式的村子,是见证浙江人民抗战胜利的重要纪念地,以珍贵文物和史料再现了浙江军民14年抗战历程。在复原场景前,党员们驻足良久、沉浸其中,用心回顾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英
2025-07-07 18:54:00
纸上烽烟|贺敬之忆家乡抗战烈士贺明谟:忠魂赴国难,浩气应长存
...,日寇还向尸体疯狂开枪,场面惨不忍睹——这便是载入抗战史册的“巨梁桥惨案”,28位烈士的英名永垂不朽。 “明谟叔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贺老回忆道,“1988年9月我回
2025-09-03 09:55:00
南京学子为家属“云祭扫”邱立生烈士
...和具体地点,谢恩平还是凭着仅有的信息在网上找到南京抗战史学者胡卓然曾述说过邱立生烈士安葬在江宁云台山烈士陵园,随后和陵园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两相一核对,工作人员告诉我,要找的
2024-04-05 03:26:00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我市红色文化文明实践带首批主题线路发布
4月3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为南京红色文化志愿者联盟的相关志愿者和站点负责人开展了“缅怀革命先辈 传承红色基因——向周恩来铜像献花”主题活动。图为参加活动人员在纪念馆讲解员
2024-04-04 09:39:00
...是“丘力生”。谢恩平凭着仅有的信息在网络上搜到南京抗战史学者胡卓然曾向新闻界述说过邱立生烈士安葬在江宁云台山烈士陵园,随后和江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江宁区退
2024-04-05 08:08:00
香山碧云寺的中山纪念遗迹
...,层层叠起,颇有气势。寺院内有四处与中山先生有关的纪念地。孙中山纪念堂进入碧云寺山门,穿过弥勒佛殿、丹青阁,拾阶而上,便来到孙中山纪念堂前,这里原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
2025-03-04 10:13:00
...亡将士墓葬群,基于文物遗存和档案资料,编纂了《奉新抗战史》。 翻开这本史料,陈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1938年7月25日至9月2日,国民革命军第70军19师奉命参加庐山保卫
2025-07-07 21: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