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血色丰碑立青山——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寻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03 12:15:00 来源:太原日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

血色丰碑立青山——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寻访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郭苑甫 摄

从太原市区向西北驱车不足百公里,便抵达娄烦县城,从县城再向西南的云顶山方向前行15公里,一座镌刻着抗战记忆的精神地标——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在群山怀抱中巍然屹立。这里,85年前曾爆发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日歼灭战,八路军120师358旅在张宗逊、李井泉等将领的指挥下,以弱胜强全歼当时日军最精锐的村上大队700余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晋西北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

烽烟歼顽敌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是为纪念85年前的米峪镇战斗和在这次战斗中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而修建的。”75岁的娄烦县文史专家李国成老师说。这位从年轻时起便为兴建米峪镇战斗纪念地而倾心尽力的老人,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颇为稔熟。阳光下,“米峪镇战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3个鎏金大字苍劲如剑。“这是开国上将张宗逊1997年为牺牲战友的题词。”伴随着老人的讲述,当年战场的枪炮声和厮杀声犹在耳边。

1940年6月,日军发动“夏季扫荡”,企图打通进犯陕甘宁边区的通道。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村上大队700余人从静乐南下,沿途烧杀劫掠,直逼娄烦米峪镇。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急令358旅迎击,旅长张宗逊率部急行军150里抢占先机,将村上大队包围于米峪镇的曹家掌、国练村和兴旺庄一带。6月17日凌晨,战斗打响第一枪,八路军指战员在武器简陋、缺枪少弹的条件下,面对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日寇,用土制手榴弹和大刀片与敌人血战三天两夜。最后,数十名日军退至国练村程家大院,据守窑洞和木楼负隅顽抗,八路军采用火攻战术肃清残敌。此战共毙敌700余人,缴获机枪6挺、步枪150余支。

“这场战役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打击了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士气,保卫了根据地和党中央,被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史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李国成介绍,军事专家评价其为“山地歼灭战的典范”。日军此后再也不敢以千人以下兵力进犯晋西北。令人痛心的是,在这次战斗中,有1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血染疆场,永远长眠在娄烦米峪镇的土地上。

铸碑慰忠魂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主要由纪念碑亭、烈士陵园和战斗遗址等组成。步入纪念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飞檐翘角、碧瓦朱甍的纪念碑亭。亭内正中央,屹立着张宗逊题写的“米峪镇战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花岗石主碑,主碑的四周是曾参与战斗的廖汉生、黄新廷、杨秀山等共和国5位中将和5位少将为牺牲在米峪镇战斗中战友题词的碑石。11座碑石如同11位将军与他们的战友永远挺立在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上。

登上位于国练村西月亮峁的烈士陵园,八路军指战员的青石雕像静静矗立。雕像的一侧是在米峪镇战斗中牺牲的100多位英烈的合葬墓,雕像的背后有杨秀山将军墓。2002年冬,这位当年率部主攻的老将军立下遗嘱将部分骨灰安葬于此,永远回到了在米峪镇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中间,“与战友同在”的遗愿令人动容。

战斗遗址位于国练村内程家大院,六孔砖砌窑洞的砖墙上至今还留有当年战斗留下的弹痕,窑洞顶部残留着被烈火焚烧的焦黑痕迹,残垣断壁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军民用火消灭负隅顽抗的残敌时留下的遗迹。在纪念地的战斗展厅玻璃柜中,并列展示的物件令人心颤:八路军磨损的草鞋与日军锃亮的军靴,卷刃的大刀与精钢打造的刺刀,土制手榴弹与铜壳掷弹筒炮弹,这些实物无声诉说着当年敌我力量的悬殊。“米峪镇战斗能够胜利,除了我们战士的勇敢外,还靠娄烦人民的支援。”李国成动情地回忆起当年杨秀山将军的话语,“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送饭、送水、送弹药、抬伤员,没有乡亲们的支援,我们要想胜利是不可能的。”

薪火淬新程

“米峪镇战斗的第一块纪念碑是由娄烦老区共产党员用特殊党费捐建的。”李国成回忆道,1995年,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党史办三部门向全县共产党员发出了“少抽一包烟,向革命先烈献一份敬意,用特殊党费修建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的倡议,得到娄烦老区共产党员的积极响应。1996年清明节,米峪镇战斗纪念碑在当年打响米峪镇战斗的国练村东口的公路旁初步建成,成为如今纪念地的前身。

从1997年到2010年,李国成先后到北京、大连、郑州、武汉等地,拜访了参加过米峪镇战斗的11位共和国老将军,请他们为牺牲在米峪镇战斗中的战友题词,还搜集到许多有关这场战斗的珍贵史料。同时,在文化部扶贫工作组、由八路军358旅改编的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等单位的帮助下,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纪念碑亭、八路军指战员青石雕像陆续落成。此后十余年间,有关部门又对纪念碑亭和烈士陵园等设施作了进一步维修和完善。“米峪镇战斗纪念地的建设倾注着社会各界和娄烦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深厚情感。”如今,纪念地已被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革命文物。

这些年里,李国成已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对前来纪念地参观的人们讲解米峪镇战斗的过程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在重大节日、纪念日里,米峪镇战斗纪念地总是放满了花圈和鲜花,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一身戎装的解放军官兵以及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一批又一批来到这里,瞻仰、缅怀、告慰革命先烈。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不仅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更是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它见证了八路军军民的智勇与牺牲,更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强我中华”。它早已超越地理坐标的意义,激励着新时代中华儿女赓续红色血脉,共筑民族复兴伟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念活动。尖山学校校团委组织共青团员、入团积极分子赴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开展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清明祭扫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对烈士们
2024-04-04 21:33:00
临沂金盾小学:清明踏青 缅怀先烈
...存。3月30日,临沂金盾小学组织学生来到芦山七颗松烈士纪念地进行红色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同学们首先来到沂南县芦山七颗松烈士纪念地,这里埋葬着的三名烈士是在芦山战斗中牺牲的
2024-04-02 12:20:00
血色丰碑丨25岁烈士林青点燃抗日烈火的青春脊梁
...许多军需物资和粮食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雪地上的永恒丰碑1933年初寒冷笼罩着敬信边境一天早晨林青让战士们先吃饭他替战士去放哨刚到哨位便隐约听到侧后有动静发现敌人已将我游击队驻
2025-06-26 22:05:00
血色丰碑|徐光:白山松水中的抗日英雄
...…徐光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的革命功绩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追寻和平与正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图片来源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
2025-07-02 22:32:00
血色丰碑|周保中:尽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东北大地诞生了这样一位能征善战、勇敢坚毅的革命将领深受东北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他就是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周保中1902年出生于云南,原名奚李元,号绍璜。少年时期正值中国资产阶级革
2025-06-28 17:08:00
血色丰碑丨魏拯民: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抗日事业
1940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壮烈牺牲,敌军一度认为东北抗日力量自此将土崩瓦解,然而,一位叫魏拯民的将军接替了杨靖宇的旗帜,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继续带领抗联第一
2025-06-30 09:14:00
血色丰碑丨马仁兴:热血洒吉林的英雄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马仁兴是一位闪耀着璀璨光芒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为抗击日寇、解放东北尤其是在吉林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马仁兴1904年出生于河北平乡 早年投身军旅
2025-07-08 09:24: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血色丰碑丨他倒下的地方,被更名为“光华镇”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一段忠魂往事正叩击着我们的心他31岁血染白山牺牲时妻子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他的儿女在54年后喊出的“爸”湿了所有人的眼睛血色的青春 从木匠学徒到
2025-06-23 10: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