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40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壮烈牺牲,敌军一度认为东北抗日力量自此将土崩瓦解,然而,一位叫魏拯民的将军接替了杨靖宇的旗帜,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继续带领抗联第一路军顽强抵抗,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抗日事业。
魏拯民,原名关有维,1909年出生于山西屯留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少时,他就积极投身进步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九一八事变后,魏拯民前往东北开展抗日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组织发动群众,为抗日斗争积蓄力量。之后,他又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在艰苦的环境中,联合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1936年7月后,魏拯民担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与杨靖宇并肩作战,在辉南、抚松等地打击敌军,挫败日伪军多次大规模“讨伐”,指挥了大沙河、寒葱岭等战斗。
1939年冬,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形势严峻,原本身体就孱弱的魏拯民早已积劳成疾。在杨靖宇壮烈牺牲后,他拖着病体肩负起第一路军和省委的全部工作,率部坚持斗争。这年冬天,他已经病得无法站立,不得不前往长白山区的抗联密营休养。面临着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物、药品严重匮乏,他却依旧昼夜起草文件、书写报告、总结经验,坚持组织部队进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鼓励前线的战士们坚持战斗。
魏拯民于1941年1月20日在桦甸县夹皮沟牡丹岭西麓小二道河子密营不幸病逝。
2014年9月1日,魏拯民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魏拯民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东北的土地上
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