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张福锁:协同绿色与发展,需要更多“洱海模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3-07 05: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温才妃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绿色与发展‘相生相克’,如何协调这对矛盾,让我们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在全国寻找综合示范基地,试图协调这对矛盾,却一直没有寻到理想之地。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一次私人度假行程中,他却偶然发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综合示范基地。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福锁首次履职便提交了一份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协同”的建议,分享了他在洱海进行“科技大会战”的做法。

故事是这样的。

2021年,张福锁正在大理度假,在客栈中无意间被一名北京骑行客认了出来。对方得知他还是一位农业方面的院士后,马上报告给了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没多久,他便被请到州里“出谋划策”。

洱海保护是当地的“一号工程”,然而洱海的水质常年在二类与三类之间徘徊。当地政府发现,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

细聊之下,张福锁得知为了保护洱海,当地禁止农民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种植高投入的经济作物,就连市场上颇有口碑的大理紫皮独头蒜也被禁止种植。洱海的水越来越清,可老百姓没有较好的经济收入,保护洱海的积极性也消减了。

州里打算加大力度补贴有机肥,听到这里,张福锁眉头一紧,“有机肥分解没有跟上作物的生长节奏,随水流失后也会造成污染”。2022年,他和团队成员做了一个较小的改动试验,当年便使水稻增产30%、氮磷排放降低40%以上。

这次偶遇成为了双方合作的开始。

2021年11月11日至16日,张福锁牵头组织了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绿色发展全国研讨会,邀请国内专家为洱海保护出谋划策;2022年2月,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20多家农业单位的专家齐聚大理,在洱海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科技大会战”。

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打响“水质保卫战”,以大理市古生片区为典型场景,构建源头排放-输移-入湖全过程的“六纵七横”监测网,精准解析古生片区面源污染贡献,提出了科学治污的新思路;联合当地龙头企业打响“高值农业攻坚战”,构建了3套以水环境安全阈值为卡口和以周年作物亩产值超万元为目标的“水稻+”“烟草+”等绿色高值协同种植模式、创制了6款绿色投入品、构建了5套绿色高值生产技术规程,田间验证和示范效果明显;联合当地政府打响“乡村振兴阵地战”,建立以古生村科技小院为代表的14个科技小院,开展居民用水、垃圾分类和绿色生产等科普培训。

张福锁希望“洱海大会战”的经验能在全国破解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农业农村部提出增粮工程,“大幅度提升产量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决不能放松,否则我们可能要付出更高代价”。

“不仅如此,中国正在经历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投入下降、污染减少,对全球绿色发展而言是最好的样板。这些经验对非洲、东南亚国家,甚至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很好的借鉴。”张福锁告诉《中国科学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理烟草科技小院打造洱海保护与生态高值农业协同发展模式
...立。自成立以来,小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开展洱海保护污染治理、助力烟粮协同稳粮增收、促进多元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多举措助推烟草
2023-08-22 00:31: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让洱海水更清古生村村民更富——科技小院探索绿色高值模式记近日,记者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清澈的溪水沿着青石板渠汩汩流淌,漫过滩涂和水柳,汇
2023-04-22 05:34:00
...报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洱海更清乡村兴(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虽是冬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却是暖意融融。一盘清炒的油菜薹,配上当地
2023-02-03 05:25:00
...科技支撑三年行动方案》,高标准督导和推进建设滇池、洱海等9个湖泊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硅低碳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项目,为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科技
2023-01-17 17:33:00
金秋时节,大理洱海流域处处呈现好“丰景”
...的共同努力下,一改过去传统种植模式,通过科学种植让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首次在古生村开展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试验,通过对肥料、水分的
2023-09-25 11:23:00
...自:中国环境报“从建立之初我们就目标明确,那就是在洱海保护的同时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在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的讲述中,师
2023-03-16 02:26:00
“颜值”变“产值” 洱海保护成就“风景生产力”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高原明珠”洱海,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又被誉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近年来,围绕着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当地从“一湖之
2024-08-24 11:17:00
解难题兴产业护生态
...桃 稻田鸭近年来,洱源县右所镇立足地区实际,在开展洱海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稻鱼鸭桃”生态种养新模式,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切实推动洱海源头高水
2023-08-04 07:07:00
如何保护与提升改造湿地公园?两院院士把脉洱源县洱海流域湿地
...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到中铁十局洱源县洱海流域湿地公园保护与提升改造项目开展调研。专家组一行来到茈碧湖弥茨河入湖口湿地,重点了解洱海流域湿地提质增效和水质提升工作
2023-02-15 14: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苏南京:昨晚,第二现场“超甜”
展赛融合,糖酒会、“苏超”推出众多“联名款”昨晚,第二现场“超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南京!加油
2025-09-21 10:26:00
“道德的力量”巡演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9月20日,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2025-09-21 10:58: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的“胜利之渠”
大河网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焦作市武陟县,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人民胜利渠
2025-09-21 08:08:00
央媒看太原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山西太原通过科技作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
2025-09-21 06: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9月2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助力太原马拉松赛事顺利开展,给广大跑友和市民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5-09-21 07:1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娜 王晓倩 德州报道游黄河故道 享丰收硕果。9月22日,夏津县第十八届金梨采摘节将在黄河故道香雪园启幕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大河奔涌,文脉绵延。9月20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洛阳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太震撼了!”“太壮观了!”9月20日上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25-09-21 07:37:00
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533家,床位3.16万张。这是9月19日开幕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
2025-09-21 07: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对接承接京津康养资源,加快布局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环京养老“五区一带”,即医养
2025-09-21 08:03:00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
2025-09-21 08:03: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仪式在黄渤海新区图书馆举行
2025-09-20 18:06:00
本周,2025年福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化季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知名网络大V实地打卡福州,推介福州。
2025-09-20 18:11:00
农行三明分行走进三明学院开展专题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朱静)为提升高校学生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农行三明分行梅列支行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
2025-09-20 18:1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 一本图册带你读懂黄河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我是赵楠,今天我发布的项目是水文化品牌《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9月18日晚,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2025-09-20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