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从建立之初我们就目标明确,那就是在洱海保护的同时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在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的讲述中,师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调研、培训、讲座,小院常常是一派忙碌景象。
通过科学调研,团队系统监测摸清了造成洱海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盯紧科技创新,大幅提升绿色农作物的种植产量。此外,团队还携手云粮集团,打造“洱海留香”等高原稻米品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按照绿色有机方式种植,稻谷产量明显增长。”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尝到甜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承包管理模式,住在家里守在田边,就能挣钱。
大理州把“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抓实洱海流域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水肥精细化管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开辟了洱海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新路径。
治洱海,还有一个难题是“蓝藻水华”。大理州积极邀请中科院、中国环科院、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科学指导“保水质、防藻华”工作。综合采取水质加密监测、藻情人工观测、无人机航拍巡查、卫星遥感等手段,适时掌握洱海藻情变化趋势。通过科技设备与人工应急处置队伍,2022年累计处理富藻水257万吨。
目前,大理州已建成“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汇聚26家单位、超20亿条信息,基本实现监测数据、专家意见与行政决策、工作措施深度融合。
“我们客栈就在水边,水质变好,游客和我们看着都舒心。”双廊镇上,张联荟忙着给客栈增添新业态,吸引更多客人。
水天一色洱海清,在苍山的映衬下,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留在心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