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拂晓报
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小豆丁”成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满怀期待和憧憬,又有些忐忑。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了吗?是否已经顺利开启小学模式?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看个究竟。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游戏吧,一人发出指令,其他人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宿州市第九小学校本部一(3)班教室里,班主任王思琪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她带着学生做一遍游戏后,全班分组进行。游戏中,她要求学生大声地发指令,其他学生认真听指令。“把铅笔放到文具盒上,把书合上。”“请抬起一条腿。”学生们根据口令一一做动作,课堂上不时发出笑声。记者看到,多数学生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只有几个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小动作较多。王老师不时叮嘱并作出相应的指导。“今天的课主要让学生学习表达和倾听,发口令的人要让别人听得见,听口令的人要注意听别人说话。游戏结束,会奖励做对动作多的学生,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王思琪说,“一年级的课程轻松活泼,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这样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小学阶段的学习。”
来到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节奏,在快乐与困难并存的时光里,“小豆丁”逐渐蜕变,慢慢适应小学生活。在王老师的电脑里,有一份表格,记录了全班学生的优点、特长和不足。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已经能和同学和谐相处、上课注意力集中、独立完成作业、有阅读的习惯,并且详细记录了一些孩子乐于助人、想象力丰富、懂礼貌等优点。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王思琪主动联系家长,和家长认真沟通,更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其改正。“这个特殊阶段,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沟通,用正确的方法倾听和引导。”王思琪说。
孩子开始了小学阶段学习生活,作为家长体会各有不同。张女士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她告诉记者,孩子上小学的这一个多月是她最焦虑的时期。每天放学问学了什么,孩子都说不知道。写作业更是磨磨蹭蹭,她要一刻不停地在旁边盯着,一旦离开,孩子就开小差。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现在她不知如何是好。同样犯愁的还有周先生,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孩子还有厌学情绪,经常找各种理由不想去学校,有时在学校还哭闹不止。孩子每天上学前家里都要吵嚷着乱成一团。和张女士、周先生相比,程女士则淡定了许多。她表示,孩子一年级入学前,她就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知识和作息时间,每天让孩子读书15分钟,每天读一个小故事,并把故事说给家人听。入学后她经常和班主任及其他代课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现在孩子已经完全适应小学的学习,放学后还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和家人分享。
“小豆丁”是否都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对此,王思琪表示,家长们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更要相信孩子,放宽心态,放手应对,放心等待,静待“花”开。家长们要和老师经常沟通,尊重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孩子自然能“闯关成功”。一年级入学前,各学校就早早确立好一年级教师班底——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创新不断的年轻教师。在一次次培训学习中,学校有条不紊地开展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工作。在入学初期,学校课程设置更侧重于养成教育,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树立规则意识、树立安全意识等等。孩子们从“小儿歌”“小口令”、小游戏中学规矩懂礼仪,从而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合作分享。家长们要多和孩子聊天,学会适当放手,像吃饭穿衣、整理书包这样的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孩子的自理能力越强,在校生活越是如鱼得水。当然,学校也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开设劳动课程,不仅提高孩子对劳动的重视,更是从实处落实劳动实践。
大部分家长都会担心“零起点”的孩子学习上是否能跟得上,跟提前学习的孩子相比,会不会差距太大?王思琪表示,大量事实表明,从长远看,提前学习的孩子和“零起点”的孩子之间差别并不明显,能引起孩子差异的主要是阅读能力或其他行为习惯的储备。课下,家长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如带孩子看书读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早睡按时起、吃饭不挑食、爱运动、爱劳动、懂礼貌、讲卫生、爱读书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会促成孩子快速融入班级,找到成为小学生的自信和骄傲。
■ 本报记者 庞瑞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