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 江 舟
华罗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创始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先生不仅在数学研究上卓有成就,更是一位涉猎面广泛的勤奋读书人。关于读书,华罗庚有自己独特的真知灼见。
华罗庚认为,学会读书,并不简单。不要以为“会背会默,滚瓜烂熟”,便是读懂书了。作为青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会读书与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学会读书不但保证在校学习成绩,而且能保证将来不断地自我提升。一个青年,即使他没有大学毕业,但如果他有了自学的习惯,他将来在工作上的成就就不会比大学毕业的人差。与此相反,如果一个青年即使读到了大学毕业,甚至出过国,拜过名师,成为博士,如果他没有学会自己学习,自己钻研,则一定还是在老师所划定的圈子里团团转,知识领域不能扩大,更不要说科学研究上有所创造发明了。
华罗庚认为,读书要做到用心。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别人是如何思考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而且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还没有作出结论,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只有了解结论是怎样得来的,才能真正懂得结论。只有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问题有透彻的了解。
华罗庚建议,读书速度宁慢勿快。对书本中的每一个问题,一天没有学懂,就要再研习一天,一章没懂,就不要轻易去学第二章。这样学虽然慢些,但却能收到实效。一本书需要反复研读,才真正有所进益。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悟透全书的精神实质。这种读书过程,叫做“从厚到薄”的过程。越是懂得透彻,就越有薄的感觉。这样,并不是学得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华罗庚建议,读书时要把当前知识和过去学到的知识去作比较,思考一下当前书籍能给自己增添哪些新的东西。每当阅读一本新书时,对自己原来已懂的部分,就可以快速浏览;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用的精力也应当更多些。在看完一本书后,并不是说要把整本书都装进大脑里去,而是通过阅读,增添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内容。这样做印象反而深刻,记忆反而牢固。并且,学得越多,懂得的东西越多,知识基础越厚,读书进度也就可以大大加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