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走好乡村振兴“兴农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12 11:3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遂宁市安居区:

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走好乡村振兴“兴农路”

当前,正值农业秋冬种关键时期。连日来,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聚贤镇和平村美宁食材蔬菜基地内,“00后”的“新农人”崔文秀和伙伴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管护作业。地里,一垄垄黄瓜郁郁葱葱,朵朵黄花点缀,长势甚是喜人。

“最近气温适宜,雨水也比较多,我们正在进行黄瓜抹芽、梳芽,减少营养流失,这样结出的瓜品质好、个头大。目前已经开始挂果,预计5天后可以采摘售卖。”崔文秀说,10月以来,基地充分利用夏秋土地空档期种植蔬菜,700余亩土地已全部完成秋菜播种,正在进行下一季蔬菜育苗工作。

在遂宁市安居区,像崔文秀这样的“新农人”有5700余名。他们或直接从校门“跨入”农田,或从都市返回农村,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焕发新机。

今年来,围绕打造四川省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结合创建全省第二批人才工作先行区契机,遂宁市安居区全力构建“引进—培育—服务”全链条,深入实施“专业人才下乡”“在外人才返乡”“本土人才兴乡”三大行动,实现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推动乡村全面人才振兴。

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走好乡村振兴“兴农路”

“新农人”化身带货主播,为遂宁特产“代言”。安居区委组织部供图

筑巢“回引”

扩大入乡“新农人”队伍“总量”

从最初流转300余亩土地“起家”,到现在种植规模达到3000余亩,在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奉光荣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奉欢看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源于接受“新生事物”。“‘新农人’要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发展现代农业。”奉欢说,要改变农业靠天的尴尬现状,就要深化对新科技的应用,数字赋能发展。

从最初引进四川农业大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到与西华大学合作实现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再到改进大豆玉米专用播种机、制作复合种植专用除草机,补齐了复合种植无人机飞防无法作业短板,奉欢一系列“科技与狠活”的应用,推动大豆亩产207.34公斤、玉米亩产651.1公斤,创下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最高纪录。

除了奉欢,安居“新农人”行列中还有心怀“薯光”复耕撂荒地种红薯的罗长春,在他与专家团队的努力下,红薯每亩收入由昔日的1000元左右跃升至6000元左右;有举家搬迁回乡创立四川武冠冠生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蒋崇华,公司为当地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年增收超万元。如今,“新农人”发展农业的身影正活跃在安居乡村广袤的土地上。

为不断壮大“队伍”,安居先后出台《安居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安居区激励人才入乡若干措施》等系列支持政策,招引“农科生”50余名,吸引大学生返乡395人,回引320名优秀农民工带资金、技术等回乡发展特色工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产业,实现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四回归”,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初步建立。

为释放农业人才活力,安居区还分层分类建立“新农人”人才库和在外成功人士台账。近期,安居区将举办首届人才入乡“新农人”发展大会,届时将评选一批优秀“新农人”,发布一批农业产业机会清单,促成一批农业项目落地。

强化培育

盘活入乡“新农人”队伍“存量”

“如何让农产品不仅‘种得好’也能在互联网‘卖得火’,掌握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普通农民也能成为大电商……”8月底,为期4天的安居区“青耘安居”电商直播人才进阶培育计划(培育示范营)开营。

活动中,省委党校教授、电商专业导师、创业营销方向导师、行业嘉宾等讲师共同为来自安居区18个镇(街道)的家庭农场主、返乡创业大学生、电商从业者等50余名青年人才“充电”。

像这样类似的“新农人”知识技能培训班,安居区近3年来已举办30余场次,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集体经济负责人1600余人次,为乡村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坚实“主力军”。

除了培育“新农人”,安居还深化“三家大米”“遂宁红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农业品牌的应用,引入高校院所教授团队20余个,手把手教技术、一对一实地教学,顶尖的农业技术、先进的发展理念“流入”安居地里田间,被安居“新农人”掌握。连续3年安居区农业产量屡创新高,“遂宁红薯青峰村亚热带丘陵案例”作为全国首例红薯案例,纳入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和科创中国项目。

“过去的‘农人’,主要精力在种植;现在的‘新农人’,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是广大农村土地上的‘兴农人’。”安居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安居区正大力汇聚政策和各种资源,着力培育“新农人”,全力支持各路人才在广阔乡村大展其才、大显身手,帮助其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服务

优化入乡“新农人”队伍生态

近期,遂宁市安居区发布“我为‘新农人’办实事”线上征集行动,收集“新农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想要解决的问题,全力办好“新农人”最期盼的10件实事,持续提升“新农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新农人’提供良好成长土壤是发布征集活动的初心,我们希望为大家解决好一件件关键小事,为他们在农业之路上乘风破浪保驾护航。”上述负责人表示,安居正千方百计围绕“新农人”搞好服务,让“新农人”引得来、留得住,专心留在农村干事业。

落实到具体措施,安居区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新农人”联络机制,构建“1+2+N”“新农人联络服务团”,建立县域人才入乡工作站和18个乡镇“新农人”工作站,常态化落实与“新农人”的沟通联络、意见搜集,为入乡人才创业就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落实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引才是起步,留才是关键。围绕这一目标,安居区除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外,正努力做好做优以“情感”留人。为优秀“新农人”发放人才绿卡、为“新农人”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达3000余万元……一项项具体有力的举措不断拉近“新农人”与安居的距离,解决子女入学、免费体检、住房保障、健康疗养等暖心服务正不断增强两者的“粘合度”,全面激活人才入乡“新农人”雁阵格局。

“新农人”“反向”创业创新的背后,是遂宁市安居区爱才、惜才的结果。而这些年轻力量的加入,也为安居区农业产业现代化蓬勃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下一步,遂宁安居区将继续下好人才振兴这盘“先行棋”,在引才、育才、留才上持续发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厚植人才孵化、成长、重用的沃土,推动更多人才扎根农村、大显身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提速。(王波、欧欢、郑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国忠代表:加大支持力度 让三峡库区新农人成“兴农人”
...表、重庆市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新农人正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建议在全国层面特别是三峡库区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
2024-03-11 08:27:00
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产业链 望亭镇新农人联合党支部正式成立
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发挥新农人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带动群众致富的领路人作用,不断深化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产业链的工作效能。近日,相城区望亭镇在北太湖旅游度假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新农人联合
2023-07-25 15:15:00
让新农人变身乡村致富带头人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让新农人变身乡村致富带头人广饶每年拿出1.3亿元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徐秀伟在桃园里查看油蟠桃的长势。“虽然现在桃子还在树上,但已被很多客户预订了。返乡创业5年
2024-06-21 14:54:00
建德市:育强“新农人”,以人才“美”业赋能乡村振兴
...共富样本”,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扎实推进现代“新农人”培育、吸引广大青年返乡创业,奋力探索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紧扣“关键密码”引育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土生土长的
2024-09-06 14:50:00
高州三人入选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茂名市2023年度优秀“新农人”公布高州三人入选12月20日,茂名市“新农人”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召开。会上,茂名市2023年度优秀“新农人”公布,首批17人获
2023-12-22 07:09:00
青春作伴好还乡,扬子晚报“新农人”主题融媒体行动正式启动
来源:扬子晚报启动仪式7月12日上午,“2024江苏新农人创业分享会暨‘新农人代言复兴路——青春作伴好还乡’大型融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
2024-07-15 15:42:00
尤溪:将“新农人”培养为“兴农人”
...“三支队伍”建设激发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动能尤溪:将“新农人”培养为“兴农人”台传媒记者林雅婷近日,在临海市伟星股份花园厂区党群服务中心,尤溪镇与伟星集团携手举办了“找标杆、转作
2024-03-20 03:43:00
【一线新“荆”彩⑪】东湖评论:厚植人才沃土,让“新农人”播种“兴农梦”
...庆、四川、贵州、安徽等五省市党委网信办主办的“最美新农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北黄冈罗田县正式启动,同时邀请媒体团队、网络达人等深入湖北各地开展主题采访、实地调研,并通过直播
2023-10-30 21:01:00
本文转自:自贡日报□张学文“新农人”是指坚持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理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推广、服务的群体。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
2024-05-18 08: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