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女友突发重症,男友不离不弃,肝移植病房见到90后情侣爱情剪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14 09: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4日讯 2023年春节前夕,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病房走廊,人们可以见到一对90后情侣的剪影。女孩30岁来自合肥,男孩比女孩小2岁来自南京。在他们异地相恋仅半年的时候,女孩突发重症必须接受肝移植。男孩多方联系肝源一路护送女孩来汉,术后不离不弃守护左右。2月13日晚,记者分别连线刚刚抵达南京返岗的男孩,以及恢复活力留在武汉定期复查的女孩,听他俩讲一段90后爱情故事。

相恋半年,活泼女孩突发重症面临肝移植

去年11月下旬,女孩林丹(化名)因肚子痛在合肥当地一家小诊所开了一些中药服用,不料服用两剂后开始出现皮肤和小便变黄,浑身乏力。11月29日林丹腹痛加剧,但仍查不出病因。焦急的男友王强(化名)遂接她到南京自己身边来住院。这期间林丹的病情多次反复,时而清醒时而意识模糊。

去年12月20日林丹被确诊为肝性脑病进ICU接受人工肝治疗,22日起完全进入肝昏迷状态。这20多天里,王强一直守候在病床边,和林丹的父母一起轮流值守。通宵班通常是王强来值,每2小时给林丹翻一次身,照顾大小便,一有空闲就给林丹按摩她僵硬的胳膊腿,用林丹父母的话说“就像亲人一样。”

但是,林丹的病情仍危在旦夕,最后的救治方法只有肝移植。

果断决定,护送女友来汉接受肝移植

女友昏迷不醒,肝源却遥不可期,王强从病友中听说武汉有条件进行肝移植,便提前与武汉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取得联系。武汉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肝脏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分析,林丹很可能是因服用不规范的中药引起的药物性暴发性肝衰竭。他告诉王强:“林丹病情危急,预计生存期仅剩下3-5天,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较大,治疗费用高,且肝源非常紧缺。”

林丹的父母顿时乱了方寸。王强耐心说服伯父伯母坚定信心,同意来汉治疗。

该中心设在协和西院区。去年12月23日早从南京出发,120护送昏迷不醒的林丹一路疾驰,当日22时许直接住进安排好的病房。

病情危急,林丹的凝血机制几近崩溃。顾劲扬教授多方积极联系,由国家器官分配系统匹配到合适肝源。手术前,王强拿出个人仅有的5万元积蓄交给林丹父母。

12月27日,经过顾劲扬教授团队十多个小时的奋战,林丹的肝移植手术成功。

术后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新冠病毒,给林丹的后续治疗带来不小难度。在顾劲扬团队的守护和“家属团”的支持下,林丹克服了感染关、排斥关,顺利出院。

顾劲扬教授说,林丹会像很多肝移植患者一样,将在移植医生的密切随访观察中回归社会,结婚生子,幸福生活。

90后爱情,有着同样喜悦与坚守

林丹恢复得很快。用她自己的话说,除了吃抗排斥药,其他都已回到病前的状态,能吃能动,饭量还大了。因为需要定期到顾劲扬教授门诊复诊,她和妈妈暂时租住在武汉。王强则踏踏实实地回南京上班。

先后听他俩聊起彼此的相识,电话那边传来掩饰不住的喜悦。

去年2月,他们同在一个粉丝群里,身处两个城市,彼此从未谋面,却在群聊中感受到对方独特的气质,并彼此寻找。他说:我喜欢她开心率真;她说:我喜欢他的坦诚幽默。

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私聊,分享各种心情,慢慢确定了恋爱关系。

去年6月,两人第一次在南京相见。这才想起,因为一个共同的老友,两人曾在某个场所同框过,“看来真是缘分天注定。”

很多人说现在是情感快餐时代,王强和林丹不以为然,因为“谈感情我们是认真的”。他们在艰难时刻的不离不弃,让我们看到一对90后情侣的爱情样子。(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吴立志 金煦)

【编辑:余丽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多学科 接力救治肝癌终末期重症患者
...肝移植……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多学科接力救治肝癌终末期重症患者本报记者 关海芳 通讯员 施桂伶本报记者 关海芳 通讯员 施桂伶内镜止血、确诊肝癌、急寻肝源、行肝移植……肝癌患者上
2023-11-29 07:07:00
一周7台主动脉夹层手术
...能指标正常,这预示着患者肾功能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在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术后12小时,陈先生便顺利脱离呼吸机,由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转至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目前,
2023-10-10 00:10:00
...ECMO)支持治疗,同步转入ICU。经初步诊断,这是暴发性重症心肌炎,若治疗不及时,早期即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急性重度心衰,死亡率极高。11天的ECMO治疗后,小叶的心功能仍
2023-06-26 05:55:00
生命的延续 大爱的延续——23岁女医学生不幸离世,用生命诠释医者大爱
...(记者 李冠宏 通讯员 覃向)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23岁的易海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就像睡熟了一样。病床前,年迈的父母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弟弟妹妹在一旁哽咽
2023-01-07 23:19:00
...院(下称“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博奥院区)的重症心衰病房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该院在心衰诊疗的规范化、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入冬以来,各大医院门急诊的心血管病患者明
2023-12-02 07:07:00
为了圆患者“好好吃饭”的梦
...,胃肠外科主治医师朱长真和小凌一起“住”进入了移植重症病房,“可以说,睁着眼睛的时候都在ICU,患者的任何波动都需及时上报、处理。” 抗感染、抗排斥、伤口处理、造口问题……
2024-04-13 00:08:00
新的希望!守护危重患儿健康
...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定位救治疑难危重症患儿。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儿的迫切需要,儿科医院早于2002年开始联合中山医院开始了器官移植的历程,先后与成人医院
2024-05-22 09:45:00
华东首例!齐鲁医院心脏重症多学科团队完成“一站式”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和人工心脏植入术
鲁网4月10日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重症多学科团队为一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了“一站式”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和人工心脏植入术,一次手术
2025-04-10 11:56:00
近百名医护人员护航 4天完成13例器官移植
...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重获新生。病房、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相关医技科室及职能处室……医院近百名医护人员,为了让患者能顺利进行器官移植,连轴转了很多天。通讯员 龚晓霞 扬子
2023-07-28 02:1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这个极其平常、耳熟能详,却又不同寻常、别有内涵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深藏在岁月的记忆里,虽不常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
2025-09-11 13:41:00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