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凌晨五点半,余干一中附属中学的教室已亮起灯光。叶伟岸抚过新生的课桌,这个习惯他已坚持十四年——从社庚乡泥泞操场边的瓦房教室,到五雷中心小学的寄宿楼,再到如今窗明几净的县城中学。2011年那个坐着摩托车颠簸赴任的23岁青年,如今鬓角已染霜色。
特岗三年:瓦房里的教育启蒙
2011年9月,叶伟岸通过特岗考试分配到社庚乡同良畈小学。泛黄的教学楼、泥泞的操场、需裸浴的瓦房宿舍,构成了这位师范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他一人承担三年级语数英三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最久两个月未能回家。
"孩子们叫我大哥哥时,孤独感就消散了。"叶伟岸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的身影,成为许多留守儿童的童年记忆。由于学校离家太远,每当父亲要求他调岗时,他总说:"等把这届孩子送毕业。"为此,他没少和父亲争执。
五雷十年:寄宿学校的掌灯人
2015年调任五雷中心小学后,叶伟岸迎来更艰巨的挑战。2021年担任校长时,该校有200名寄宿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为了时刻能关注学生,叶伟岸吃住都在学校,每晚带领教师查寝,手把手教孩子叠被洗漱、每月徒步家访覆盖12个行政村、绘制防溺水风险地图,每日巡查水域。
县城新篇:教育初心的延续
2024年9月,面对乡村生源减少的现实,叶伟岸通过选调进入余干一中附属中学。离校那天,五雷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操场排出"叶老师"字样。"车开出很远,还能听见他们在喊‘校长保重’。"他摩挲着学生送的千纸鹤罐,声音微颤。
岁月如流,叶老师从一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教师。从特岗教师到县城名师,他用青春为留守儿童点亮梦想。他说: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努力用自己的热血浇筑这片沃土,就是一位合格的教育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