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巧姐的判词图画是“荒村野店,美人纺绩”,说明日后嫁给王板儿生活虽安稳,却并不富裕。
侧面说明刘姥姥拿钱回家,并没有实质改变王家的生活,终究小人物翻身的成本太大,可能太小!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五回)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的判词图画,清楚给出她的结局。
而贾府抄家前后她的经历,却要通过判词来分析和解读。
巧姐在无父无母的情况下,经历了怎样的危机和侥幸呢?
我们来看判词是怎么说的。
一,势败休云贵
判词一开始就直接切到贾家势败,紧扣抄家时刻。
八十回前巧姐的描写极少,她能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便应该在抄家前后进入“正传”。
曹雪芹笔下的“世态炎凉”,都要通过巧姐的遭遇来展现。
“势败休云贵”,是说巧姐这个出身荣国府嫡长房的千金小姐,在家破人亡后与普通人一样,再也不是贵族身份,失去一切特权,成为孤苦无依的可怜小女孩。
贾府抄家时,王熙凤肯定已经被休回王家,平儿必然跟随,也不可能留在贾府。
王熙凤放高利贷,杀贾瑞、尤二姐等都是实罪。她假冒贾琏的名义包揽诉讼,也会连累贾琏。
不排除早在贾府抄家前,这对“前夫前妻”就已经被抓治罪。
如此一来,贾府抄家时巧姐就成了孤零零一人。贾赦、邢夫人是重罪,也顾不得她这孙女。
至于贾宝玉、贾环和贾兰由于是男丁,肯定要被重点收监。
根据时间推算,巧姐当时最多与林黛玉进京时差不多七八岁。
她作为荣国府嫡系,要与李纨、薛宝钗等女眷关押在一起。
但她到底是未成年女儿无关紧要。荣国府抄家后应该得了祖宗庇佑,被特殊开恩,家人才会分批被释放。
巧姐无论如何都是第一批被释放的人。
从薛宝钗和李纨都没能管巧姐来看,显然不是一批被放走的人。
巧姐也不可能只是一个人,像丰儿等丫头依旧会跟在她身边。
丰儿名字除了暗示她有点胖,不怕贾琏骚扰外,还有一个意思和“丰收”有关,也说明她一直跟着巧姐入了农家。
彼时王熙凤也在狱中,丰儿肯定会带巧姐去见凤姐,如果平儿没有被抓,王熙凤肯定要安排巧姐后路。
当时的情况是无家可归无依无靠,巧姐又是戴罪之身,亲戚家肯定不好去。
但走投无路之下,也唯有两个去处:
第一,舅舅王仁家。
第二,家庙铁槛寺。彼时贾芹在其中做主。
二,家亡莫论亲
铁槛寺是贾府家庙,不在抄家之列。贾府落难众人肯定要去那边落脚。
王熙凤既然在娘家受了无情对待,看透亲人嘴脸,大概也不会让女儿先投奔舅舅。
贾芹当初是王熙凤亲自安排去铁槛寺,凤姐对其有恩,巧姐最可能先去铁槛寺避难。
然而,恩就是用来负的。贾芹本就是个堕落不行之人,又怎么会念凤姐恩情?
巧姐年幼又没有油水,还想白吃饭,肯定不可能容她。
“奸兄”就是这么来的。
那贾芹豺狼心性勾结匪类,不排除就要卖了巧姐也未可知。
但丰儿等丫头毕竟不傻,贾家人也不可能真见巧姐受欺负而袖手旁观,巧姐便只能被迫离开铁槛寺,去投奔舅舅王仁家里。
贾府抄家,王家、薛家并没有,就算王子腾受牵连,王仁家里也没事。
但贾家是“谋逆”被抄,巧姐是罪臣眷属。王仁要收留外甥女,就有“私藏罪臣眷属”的嫌疑。
以他连亲妹妹被休回家都容不下的性格,又怎么敢收留帮助巧姐呢?自然就要拒之门外。
这就是“狠舅”的由来。
巧姐遭遇“狠舅奸兄”这一段故事,原文第二十四回借贾芸求职写得清楚。
那贾芸的工作被堂兄贾芹抢去,走投无路求助舅舅卜世仁却遭拒绝,就是巧姐未来伏笔。
王仁就是忘人——不是人——卜世仁。
贾芸在舅舅家出门,幸运遇见醉金刚倪二仗义相助,解了危难。巧姐同样遇见了恰好闻讯赶来的刘姥姥。
三,偶因济刘氏
刘氏就是刘姥姥,她两进荣国府都找的当时管家人王熙凤,更替巧姐取了名字。
刘姥姥在贾府虽受了一些委屈,但贾府不嫌她两次三番“打抽丰”,还是仗义给了她一百二十八两银子一吊钱,并若干物资。两家从此成了亲戚,逢年过节来访也不亏待刘姥姥。
贾家抄家获罪,亲戚朋友避之唯恐不及,大有王仁这种罔顾亲戚血缘的“不是人”。
只有刘姥姥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推测先去了狱中见凤姐,再去铁槛寺,最后赶去王仁家里,正遇到走投无路的巧姐等几个人。
四,幸得遇恩人
巧姐的“巧”就应在了“恰好”这一节上。
如果刘姥姥晚到一会儿,那个时代没有通讯设备,一转身就有可能是永别,再不可能见面。
两人就像贾芸与倪二一样,恰好碰到就是缘分,也是巧姐的幸运。
贾探春当初拿给板儿的佛手转手送给了巧姐,为日后的侥幸埋下伏笔。贾探春分了一点“幸”给了侄女巧姐,也是文中重要伏笔。
不管如何,刘姥姥不顾巧姐戴罪之身会连累自己,仗义收养巧姐回家才是故事的真相。
不存在什么变卖家产,奔波千里,妓院救助……刘姥姥在当时根本没那个能力做到。
巧姐、丰儿有了落脚之地。凤姐死后,平儿应该也去到巧姐身边。
等若干年后荣国府平反,贾琏回来,平儿与他真得做了个贫贱夫妻,应了“扶正”之谶。
巧姐长大后,又知恩图报嫁给了王板儿。
题外话,总有人说李纨、贾兰对巧姐见死不救,是毫无根据。
论罪名,贾府当时谁也跑不了,李纨贾兰都要失去所有做大牢。
论亲缘,贾宝玉薛宝钗夫妇,远比贾兰母子与巧姐关系更近,他们都没管巧姐,何况李纨母子?
那时候所有人都落难,没吃没穿没居所,巧姐跟着刘姥姥是最好结果,别人不可能带着她在身边受苦。
那李纨母子“昨怜破袄寒”,可见当时的艰苦,可比巧姐跟刘姥姥去惨多了,她没法管于情于理也不会让巧姐跟着他们受苦。
下回讲李纨母子时再说,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优质作者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