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现在有种书,叫“桥梁书”——从图画书向文字书过渡的一类儿童读物。我看,《红楼梦》就是一本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桥梁书。
我建议小学生读《红楼梦》,现在就读,读原文。别读缩写版,好好的一顿大餐,营养被删掉,变成盒饭了。读不懂原文,没关系,《红楼梦》的读法可大可小。往“大”里读,小学生年纪小,读不懂,可以往“小”里读,把它当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来读。
先来说《红楼梦》的“大”。
《红楼梦》了不起!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只有《红楼梦》发展成一门学问——红学,每年都要召开世界级的红学研讨会,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红楼梦》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大家见面唠嗑,在一起吃饭、打牌、作诗,东一句西一句地说话,然后散了,各回各屋,又聊一阵子,睡了。第二天,来客人了,又是吃饭唠嗑,或者在一起吟吟诗。一般读者,会觉得很无聊。很多人读小说看电影,寻求的是刺激,激烈的矛盾冲突、你死我活的斗争才提神呢。这些东西,《红楼梦》里都有,但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来,你要有慧眼才行。这就是《红楼梦》的一个厉害之处,因此值得研究。高级的文学作品,平中见奇,含而不露,《红楼梦》就是这样的。
《红楼梦》这部一百多万字的大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千头万绪,锻炼脑细胞。但是,小学生毕竟还小,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生命运的起伏归宿,我们可以暂时不管,我们只读里面的小故事、小情趣、小片段。
再来说说《红楼梦》的“小”。
好的长篇小说,可以随意翻开一页就读。小学生只读一页就行,一页是七八百字,就像一篇优秀作文。每天一页,积累起来,了不得呀!平时,我是把《红楼梦》当做案头书的,闲来读一章,收获不小。《红楼梦》距离今天两百多年,我看语言比四百多年前的《西游记》原文好懂。
在一次课堂上,我从《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选取八百字的片段,请中高年级小学生读一读,看他们能读出什么来。这段写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饭桌上的一个片段。刘姥姥是个农村老太太、贾府的穷亲戚,到贾府串门,想讨要点穿用和银两。我请同学们详读刘姥姥作完诗大家哄堂大笑的场面。这里一共写了八个人笑的样子,描写每个人仅用十字左右,却贴着人物写,一人一个样儿。即使你不了解他们的特点,仅读这十几个字,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也会理解个八九不离十。
史湘云反应最快,笑得最狠,“一口饭都喷了出来”,直爽外向的脾气。《红楼梦》写史湘云出场,没按常规写她的外貌,而是说她“大说大笑”地走了过来,和她一听笑话,就第一个喷饭,完全一致;林黛玉“笑岔了气”,身体的虚弱,性格的娇气,都有了;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谁敢随便往贾母怀里滚呀?仅七个字,随意、自由,备受宠爱的特点,就出来了。这些人里,属贾母控制得当,她还能说话呢,“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慈爱、沉稳,跃然纸上。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不一一说了,课堂上,学生基本都分析得差不离。大人要相信孩子的智慧,孩子们也要肯动脑,有自信。
我又引导同学们往深处想:“刘姥姥知不知道凤姐儿让她作诗是在耍笑她?”书中没明说,但是根据“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的自嘲诗推断,她是知道的,无非就是给大家取个乐子,目的是让贾母开心、凤姐儿高兴,自己也好得到更多的施舍。我佩服刘姥姥!她是个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她用尽了搞笑的才能,吃鸽子蛋“满碗里闹了好一阵子”,又是一个欢乐的高潮。
我又问同学们:“透过这个片段,你觉得贾府平时的生活快乐吗?”许多同学马上就作出结论,不快乐!有学生说:“贾府这些人,笑点太低,这么点儿事就把他们逗成这样,平时肯定没什么可笑的。”贾府有钱,却买不来快乐。
仅仅八百字,人物特点、社会经验、大户人家的苦闷,全读出来了。我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孩子们就顺藤摸瓜,深入文本,读出了含而不露的东西。其实,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在讲故事,无论它多么经典。既然是故事,谁都能读。小学生与其追逐流行童书,不如深研经典好书。
有副对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挺合我的想法。这副对联好在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读好书,写好文,做好人”,也是这个意思。《红楼梦》是一本好书,有生动故事,有鲜活人物,有传统文化,耐心读,可以读一辈子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