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究竟有没有被该女子刺杀,最后连头颅都没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16: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庄严雄伟的皇宫渐渐淹没在夜色中,雍正像往常一样选美人侍寝。虽说皇帝有着三宫六院,可是喜新厌旧是连皇帝也不能例外的。他看着盘中的绿头牌,一个新的名字,突然引起了雍正的兴趣,于是便翻了该女子的牌子。

雍正究竟有没有被该女子刺杀,最后连头颅都没了

不久,一名模样俊俏的女子,向雍正款款走来。操劳一天的雍正,看着年轻貌美的姑娘,正心悦之,谁料这名女子,拔出剑来,刺向雍正。雍正本来只是就寝来着,哪知会被该女子刺杀,所以,他并无防备全无。

那么雍正究竟有没有被该女子刺杀,最后连头颅都没了?而这名女子到底是谁?为何要刺杀雍正?这件事又是否属实呢?我们不妨来探究一番。

雍正是清朝非常勤政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雍正虽以勤于政事著称,但他却大兴文字狱,令全国上下官员和百姓心惊胆战,书写文书或文字,但凡和反清复明有关系的,统统都是重罪。

据传,一名文士曾写信劝岳飞的后裔岳钟琪反叛,事情败露,牵扯到吕留良。虽然吕留良已死多年,但雍正仍将其家族后代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甚至还觉得不解气,下令将吕留良剖官戮尸。

雍正以为整个吕留良家族均被处置,而实际上呢,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因在乳娘家中而幸免于难。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留下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

雍正究竟有没有被该女子刺杀,最后连头颅都没了

吕四娘怀着灭族之恨,只身前往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凤池传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便有了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的传闻。后来民间又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葬于今河北省易州泰陵。

实际上,清朝宫廷,为了防止有后妃刺杀皇帝,妃嫔侍寝,都是赤裸裸的被用被子之类的包裹起来,送到皇帝就寝之初的。而且,行房完毕之后,妃嫔是不能跟皇帝一起睡的,还要被送回自己的宫中安寝。因此,吕四娘根本没有机会装作妃嫔,刺杀雍正。

吕四娘想要飞檐走壁,夜入皇宫,伺机刺杀雍正,这也根本很难发生。皇帝周围,随时都有太监、护卫守护的,刺客在皇宫内很难有机会下手。

那雍正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清朝的官方资料并没有记载其原因,这自然就引起了人们的疑惑。

时为雍正心腹大臣的张廷玉,在其私人笔记中记录,当时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而古代很多皇帝毕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他们服食的长生不老药,又称“金丹”,不仅不会令人长生不老,反而会因为汞等重金属引起中毒。由此推测,雍正最大的可能就是死于服食“金丹”中毒猝死。

雍正因为长期不断地服食丹药,致使体内毒素大量积聚。而雍正登基后,又是勤政操劳,费心费力,继而导致了身体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越是如此,雍正就更是大剂量的服食丹药,希望强健身体,却最终导致了中毒猝死。

雍正究竟有没有被该女子刺杀,最后连头颅都没了

历史学家们近年来对清宫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

原本,考古工作者曾经准备发掘安葬了雍正的泰陵,当雍正遗体重见天日之时,应该就可以解开是否是“金头”之谜了。可是,后来发现泰陵并没有被盗,考古发掘就戛然而止了。所以,雍正的死因之谜真正揭开,还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清朝皇帝雍正的死因之谜
说到清宫几大谜案,雍正皇帝的死因就是最扑朔迷离的一个。相对于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58岁的雍正皇帝算相当短命了~~就因为他几乎是毫无征兆的暴毙,所以他的死因一直是个谜!都有哪些说法
2023-04-21 08:09:00
清朝皇帝召幸妃嫔的规矩,据说与明朝嘉靖皇帝有关
...了明朝的做法,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其二,始自雍正皇帝被刺。吕留良是清初学者,因为不满清朝的统治,不肯出仕。他著书立说,有意识地宣传民族意识,危害了清政府的利益。雍正六年
2024-01-23 20:15:00
雍正帝暴毙疑点重重,吕四娘刺杀却是谣言
...省易县清西陵中,有一座名为泰陵的帝王陵,它的主人是雍正皇帝。众所周知,雍正是一位在后世引起很大争议的皇帝,且不说继位方式争议不断,仅他的暴毙,更是让后世争议了两百多年。关于雍
2022-12-24 16:46:00
乾隆为什么要隐藏雍正死因真相
围绕着雍正的谜团很多,从他登基到死亡无不充满了重重的疑点,其中他的死亡之谜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根据史书记载,那日雍正在圆明园行宫忽然病重,服侍雍正的近臣张廷玉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2023-07-23 16:34:00
雍正皇帝之死,向来是清史中的一个迷。58岁就去世了,与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的长寿形成鲜明对比。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年青时中过暑,特别怕热,登基后常在较为凉爽的圆明园内办公起居
2024-05-23 06:46:00
雍正暴毙原因揭秘,金头葬传闻是否属实
...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篇轰动一时的考古报道:为了证明清雍正皇帝胤禛的西陵没有被盗,考古工作者即将对清西陵进行考古发掘,雍正皇帝胤禛驾崩时的金头葬之谜即将解开......清泰陵的发
2024-04-28 11:28:00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皇帝,这除了他自带热点外,也得力于《雍正王朝》《甄嬛传》等“清宫戏”热播。代雍正十三年,也是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猝死
2024-05-23 06:44:00
据说雍正死后没有头颅,铸成了一个黄金头颅下葬,是真的吗?
雍正皇帝死后头颅去哪了?其实,究竟存不存在这个问题都还是一个问题。我们假设这个问题是存在的,那就按照民间流传的传说,雍正皇帝是被吕四娘给刺杀了,雍正被杀后吕四娘带着雍正的头颅回了
2023-04-17 10:07:00
雍正的死因探究与清宫密档的发现
在清朝具有争议的事件极多,其中雍正身上的争议与谜团更是不少,比如他是清朝“九子夺嫡”唯一的获胜者,此事在影视剧中有众多的版本。比如说是他笼络大臣和舅舅隆科多秘密篡改遗诏,另外便是
2023-10-24 1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