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正值壮年的他突然暴毙 ?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06:46:00 来源:戏说三国

雍正皇帝之死,向来是清史中的一个迷。58岁就去世了,与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的长寿形成鲜明对比。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年青时中过暑,特别怕热,登基后常在较为凉爽的圆明园内办公起居。

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在圆明园内生了病,但这病症应该不太严重,因为雍正还可以照常办事。离奇的是,二十三日子时,雍正驾崩了!奇在哪里?奇在史料中没有他病情加重的记录,也没说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反正就是突然死了。

古代的医疗条件的确比较落后,人均寿命不是很高,但雍正可是皇帝,有一个庞大的团队专门维护他的身体健康,享受当时最高的医疗服务。就算病死,通常也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死得这么快。

临终之前,雍正召见心腹大臣张廷玉,交代了哪些后事咱们不知道,但张廷玉的私人记录中说,看到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

怎么看,这都不像正常死亡,于是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雍正的死亡进行了多种猜测,这里分别说一说。

一种说法是被吕四娘斩去头颅。

吕四娘的祖父是明末清初极为出名的学者大儒吕留良,在士林中很有影响力。他虽是文人,却怀着反清复明之志,在著作中有所体现。

俗话说得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且满清已渐渐坐稳了天下,吕留良虽有复明之心,奈何无计可施,康熙二十二年郁郁而终。但吕留良死了,事儿却还没完。多年后,湖南学子曾静读到吕留良的书籍,引为良师知己,越发坚定了反清的信念。

可这曾静,是个迂腐的书生。雍正继位后,民间有一些他阴谋夺位、残害兄弟的传闻,曾静错误地判断清朝国运将终,派门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岳钟琪具折上奏,曾静立刻被抓捕,他骨头挺硬,对自己的谋划供认不讳,却牵连了早已过世的吕留良。

雍正借此事兴起“文字狱”,这是满清对汉人由武力镇压转向思想禁锢的开始。吕留良的学生、朋友以及收藏吕氏书的家族都株连坐罪,死者甚众。

吕家更是遭遇了残酷的对待,吕留良及已死的儿子吕葆中被挖出来戮尸示众,其著作被列为禁书,全部焚毁。家中十六岁以上男子斩立决,十五以下者及女眷发配宁古塔,拨给宁古塔将军都赉部下驻防旗人为奴。直到1909年,清朝颁发新律禁止蓄奴,吕氏子孙才摆脱了为奴作婢的命运。

吕四娘比较幸运,事发时她还是个小婴儿,被乳母带去家中玩耍,从而躲过一劫。传说中,吕四娘长大后跟着大侠甘凤池学得一身武艺,为报大仇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潜伏多年终于找到机会杀了雍正,还割其头颅,带回去祭奠父、祖。

但这种说法有明显的漏洞,雍正后宫中并没有来历不明的妃嫔,他也不是恋爱脑,吕四娘很难接近他。而且一国之君,这种死法也未免太儿戏了,大家当故事看就好。

另一种说法是雍正死于丹毒。

通过对史料档案的研究,历史学家们发现雍正有服丹的习惯。早在皇子时期,雍正就表现出了对丹药的极大兴趣,跟康熙说自己不想当皇帝,只愿安静地炼丹,还写了首名为《烧丹》的诗。

当然,这很可能是他夺嫡的一种策略,以此迷惑康熙和兄弟们,营造淡泊权势、无心帝位的形象。

但坐上龙椅后,雍正是真的爱上了丹药,和会炼丹的道士们十分亲近,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位痴迷此道的皇帝。尤其宠幸龙虎山驻京道士封娄近垣,封其为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并加封“妙正真人”。

不过,说句公道话,雍正爱丹药,倒不是为了长生,因为无数前辈已经证明了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仙丹,强如秦始皇,最终也是归于尘土。雍正不可能连这点见识都没有。

那他为啥还要服丹呢?为了强身健体、提神醒脑。

雍正是史上少见的勤政君王,一生批阅了大量的奏折,仅收录于《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朱批奏折就有约35000余件,另外还有未公布的满文朱批奏折约6000余件。

据说他一年只休息3天,一天只睡4个小时,其他时间全用于处理政务。这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雍正是真的很忙。像巡幸热河、木兰围猎等清朝皇室传统娱乐活动,雍正从没举办过。

还忙得后宫都少去。雍正有过10个儿子、4个女儿,只有2个儿子是在当皇帝后出生,其他的全出生于皇子时期。很多雍正朝的宫斗剧都是虚的,因为他根本没放多少时间在后宫,斗不起来。

然而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难免有疲惫的时候,怎么办呢?服食丹药。但服丹一时爽,一直服丹,就会积累大量的丹毒,最终死于非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是被仇人刺杀而死还是丹药中毒而死?
雍正皇帝一生背负众多骂名以及历史谜团,上一期咱们说过了他的皇位来的是否光明磊落,今天来说说他的死因,同样也很值得人细细探究。据史料记载,雍正一生身体都非常健康。却在雍正十三年农历
2023-06-26 10:32:00
批阅诸多的奏折将会占用他绝大多数时间。雍正即位后,根本没有闲情雅致出游,所闻天下事多是从奏折中来。雍正在位的13年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紫禁城和圆明园中度过的,而这其中批阅奏折又占
2024-07-06 21:30:00
...面上在位60年,实际上近63年,而唯独承接康熙与乾隆的雍正皇帝,其在位时间却只有13年。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是雍正继位时已是中年,年逾四十(而康熙继位时仅8岁
2023-03-07 22:22:00
说到清朝最勤政的皇帝,当属雍正。雍正在位时素以铁腕政客著称,为了肃清康熙朝遗留的腐,败吏治,雍正一年到头都在忙工作,很少有个人娱乐时间,执政十三年间,批阅的奏折竟达四万件之多!除
2023-08-29 10:16:00
雍正曾经留下过哪些气死大臣的朱批
...息,在他们递上来的折子上作批示。而清朝知名的段子手雍正,留下的朱批比其他皇帝都特别一些,不仅出现了许多“知道了”、“你放心”之类的大白话,而且还经常运用自己的毒舌功力,试图气
2024-05-21 20:41:00
雍正是劳累过度而早逝吗
...朝只有137名官员有权写奏折,所以康熙的烦恼还算少的。雍正登基后将此制度全面放开,每天都要亲自阅读数万字的奏折,还要进行大量回复,将意见落实下去,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那么,一
2023-04-25 14:59: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皇帝的亲信才能使用,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使用。当雍正皇帝即位之后,随即对这种制度表示了肯定与赞同。在雍正元年的时候,雍正帝在给各级官员的谕旨中就有说道:朕仰承大统,一切遵守
2024-06-27 22:06:00
雍正帝:超越康熙,缔造清王朝辉煌
电视剧《雍正王朝》插曲中,那句借以表白雍正帝心迹的歌词“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每每听来都深觉震撼。不无偏见的说,雍正帝应当是大清王朝最出色的皇帝,即使不是
2024-02-08 15:32:00
聊聊那些年皇帝批过的奇葩奏折
...风是不是?)“知道了” 是康熙常用的朱批用语,儿子雍正,以及最崇拜他的孙子乾隆,也有样学样,喜欢在朱批上写“知道了”▼当然有时候奏折太多对于一些“没营养”的奏折“知道了”都
2024-05-21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