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新的网购“薅羊毛”套路:引诱商家骂自己,一次赚300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6 00:49:00 来源:VISTA看天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智商税研究中心(id:gh_c55b3561ece1)

原标题 | 网购找骂,一次赚300元

作者 | 原志玲

监制 | 大曼

排版 | 玉琪

双十一即将来临,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有些“聪明过头”的网友们,已经开启了“无底线模式”,网购后,想办法让店家骂自己,然后网购不花钱,还能赚300元。

最新的网购“薅羊毛”套路:引诱商家骂自己,一次赚300块

社交平台上,一些拼多多、淘宝商家发布吐槽帖,评论区里不乏“难兄难弟”。他们遇到的问题相似,不是被“仅退款”,就是被投诉服务态度不好,投诉一旦成立就会被罚款。

这些“仅退款不退货”的消费者,深谙平台退款规则,甚至有人故意激怒商家,引诱商家“上钩”,为的是将商家300元的罚款变成自己口袋里的无门槛消费券。

这些遭遇“仅退款”的商家多数为中小商家,经营规模不大。有的商家咽不下这口气,就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然而,大部分商家则会因为耗费精力而无奈放弃维权,即使损失几千元,也只能自认倒霉。

在这场商家与消费者的对峙中,没有赢家。

01

消费者钻了平台的空子

拼多多、淘宝等平台上,有客服服务相关规定,若商家服务态度不好,则会被罚款300元。

一些消费者趁机钻空子,在商品并无较大的质量问题,但对商品略有不满意时,即使商家表示可以退货退款,他们依旧选择“仅退款”,不愿意主动退货。甚至有些消费者网购的商品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仍然要退款。

在平台同意这些消费者的“仅退款”诉求之后,他们尝到了甜头,开始故技重施。如今,“仅退款”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消费者,甚至有人剑走偏锋,依靠故意辱骂、激怒商家来获得300元赔偿。

“基本上只要顾客执意要退,平台都支持的。我这里已经出现四五单,他们用过不要了,还有用了半年的东西还要退,而且在我拒收之后,平台还是给他们退款了。”在拼多多上售卖电器的商家林峰说道,“平台让我申诉,但是我申诉失败了。”

因被消费者举报服务态度不好,林峰已经被罚多次。林峰所售卖的电器一单在几百元不等,他完全可以选择起诉,但最后还是放弃了。“麻烦得很,太花精力了。”

前段时间,拼多多商家方堃在平台的介入下,被消费者“仅退款”131元。当他要求消费者退回131元时,消费者却不予支付,而且以服务态度不好把他举报了。提及原因,方堃表示,“我让他把131元拿着,他可能觉得我侮辱他了。”

与此同时,平台客服告知方堃,“消费者反馈服务态度不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投诉,辛苦您尽快复制下面这些话发给消费者,‘让您生气了,消消气,这边给您道歉,非常抱歉之前态度不好让您不满了。’”

方堃并未理睬,两天后,他收到了来自平台的《违反客服服务要求赔付现金券扣款通知》,“贵店客服存在违反《拼多多商家客户服务管理规则》中2.3条或2.4条规定的违规行为。现平台对您采取自店铺资金中扣除300元作为消费者赔偿金等处理措施。”

最新的网购“薅羊毛”套路:引诱商家骂自己,一次赚300块

被“仅退款”“罚款300元”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拼多多平台。与拼多多商家相似,一些入驻淘宝的商家也开始抱怨消费者的“仅退款”行为让他们感到头疼。

“顾客买了个玻璃杯,自己承认摔碎了,然后说我们杯子质量不行。”淘宝商家张妍抱怨道,“平台还给我发了一个通知,判定结果是支持消费者仅退款不退货。”

不仅如此,淘宝商家也会被消费者投诉服务态度不好,投诉成立后他们会被罚款300元。同样,这300元,被消费者揣进了腰包。

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商家苦不堪言,开始反抗。

02

商家的反抗

一些消费者“仅退款”的行为,使商家与消费者矛盾升级,有商家不愿再吃亏,选择维权。

“举证,不断地举证。”晓楠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维权,平台终于驳回了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在见识过消费者的一番操作后,晓楠决定提现之后就关店了。

事实上,消费者“仅退款”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红线。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薄云峰律师表示,“对于买方退款不退货的行为是违法的,违反了《民法典》577条规定。买方收货后对货物质量不满要求退货退款,而卖方接受退货退款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个约定。约定内容为买方将货物退还给卖方,卖方要退款给买方。”

若买方坚持不退还商品,“卖方可以找买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商品的价格数额较大的,买方还有可能构成犯罪。”

拼多多、淘宝商家也意识到,除了向平台申诉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诉讼维权。于是一些商家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将“仅退款”的消费者告上法庭。起诉的方法确实奏效,在得知自己被起诉后,有买家主动联系商家,将钱返还。

社交平台上,商家也开始抱团,分享被仅退款之后,商家该如何掰赢一回。甚至,还出现了职业代诉人,辅助商家起诉。

至于如何代诉,工作人员表示,“全程不收费,所有费用我们垫付,起诉成功后返你货款和100元,其它我们得,败诉或者消费者找不到的我们自己承担损失,你只提交订单过来就行。”

“诉讼证据准备列表主要包括买家信息、商品快照、商品交易记录、商品退款记录、商品物流信息。”他特意强调,“尽可能多能够证明买家恶意退款的佐证,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短信截图。”

不过,维权心切的商家,在寻求职业代诉人帮助时也需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03

平台顾此失彼

平台主张维护消费者权益无可厚非,但在通过消费者“仅退款”申请时,也需仔细辨别,以免由于误判给商家带来损失,顾此失彼。

网购平台发展至今,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措施愈发完善。而如今,这种安全感却被一些消费者利用,衍生出“仅退款不退货”的闹剧。如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保障商家的权益,成为平台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实,当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时,平台并未缺席,而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试图解决双方矛盾。在双方的聊天框中,当平台自动识别到商家没有处理好消费者问题,就会主动介入处理。

平台提供的处理方式也并非一种,但其中最显眼的是“全额退款”选项,且消费者可以自行处理商品,“其他退款金额和方案”则由于不明显,通常会被消费者忽略。与此同时,商家则处于禁言状态,无法与消费者及时沟通。

当消费者“同意全额退款”之后,商家解除禁闭,但为时已晚。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再次升级。

最新的网购“薅羊毛”套路:引诱商家骂自己,一次赚300块

不过,除了主观恶意“仅退款”的消费者,也有一些无意“仅退款”的群体。

“我以为是商家同意平台返还退款,谁知道是商家自己却不知道。”经常在拼多多网购的消费者张璐表示,“我看到聊天框里跳出了这个链接,就点了一下。”在发现选择的是“同意全额退款”后,张璐觉得有一些不妥,随即与商家沟通,向其返还了大部分商品费用。

像张璐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一些消费者向商家反馈问题时,并非想要全额退款,只是想要商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也有消费者,因为无意点击“同意全额退款”,被商家起诉。随后双方解开误会,消费者向赔偿商家其所获得的退款,并在社交平台上告诫大家不要轻易点击“同意全额退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平台在介入双方协商的过程中,事先有无责声明,因此若双方不满处理结果,平台不承担责任。

根据拼多多服务协的规定,“拼多多并非司法机构,仅能以普通或非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标准对各方提交的材料信息进行鉴别,若您与相关方之间发生纠纷并希望拼多多介入处理,拼多多对交易纠纷的调处完全是基于您和/或相关方的委托,拼多多无法保证交易纠纷处理结果符合您和/或相关方的期望,也不对交易纠纷调处结果及赔付决定承担责任。”

电商平台为了留存用户为其提供保障无可厚非,但不该接受部分消费者的无理要求。商家作为平台的“羽毛”,也需要被好好珍惜。

最新的网购“薅羊毛”套路:引诱商家骂自己,一次赚300块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恶意退货,真正伤害的是谁?
...由”变成“无理”的套路行为,刺痛了商家、侵害了普通消费者权益,亦违背了平台初心。作者:吕鑫燚 编辑:鹤翔出品:零售商业财经ID:Retail-Finance“恶意退款”群体无
2024-08-03 15:58:00
...见于链接商品的主页、详情页的各个角落中。稍不留神,消费者就容易踩到“坑”。作者:高若瀛封图:IC photo标签虽小,门道不少。通过明确标注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配送方式、
2025-03-14 20:57:00
...,以探店之名混吃霸王餐者也有之……种种行径,让不少消费者和商家对探店博主头疼不已、失去信任。这些探店者不仅让一些消费者交了“智商税”,也让一些本本分分的生意人被“流量裹挟”得
2023-04-17 01:36:00
...朝军从2009年到2023年,“双11”已经走过15个年头。为激发消费者“买买买”热情,今年“双11”各平台不约而同聚焦了“低价”这一最简单的主题。和往年的熬夜等优惠、拼单凑
2023-11-02 05:04:00
海信、美的等品牌双十一前疯狂涨价,部分家电甚至比平时还贵
多个家电品牌节前涨价,“双十一”消费者反被“薅羊毛”。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再次来临。10月24日晚八点,各大平台“双十一”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百亿补贴、满减活动再到全网低价
2023-11-12 21:29:00
福袋是怎样被玩坏的
...为无法预知的神秘感以及低于日常价的诱惑,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一些商家将卖福袋变成了快速清理滞销品库存的手段,在“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下,不少消费者被商家割了“韭菜”。(1
2025-01-14 09:20:00
最低价包围双11③|直播间“杠价”平台,商家在利润和流量间二选一
...自己的应对套路,营造出“最低价”的印象,但实际上,消费者获得的真实折扣相当有限。不少消费者也向记者反映了同一印象:“虽然都说是便宜了,但没感觉便宜多少。”今年是双11走过的这
2023-11-11 16:05:00
...团购背后的套路。第一步,低价引流。用2.5折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第二步,货不对板。说好的八节课时,在体验时变成了两课时兑换一节课。第三步,诱导消费者办理年卡。正当王女士
2025-03-16 20:34:00
积分清零不该成为“年度侵权循环剧”
...易出现假冒三大通讯运营商、兑换的商品质次价高、窃取消费者的隐私信息、营销信息骚扰甚至连环刷单骗局、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在第二种“怕你兑换”的积分清零模式中,商家则容易出现霸王
2023-12-28 00: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把技术留在边疆 把仁心献给患者
在阿图什克孜勒苏中医医院的走廊里,常有患者家属念叨:“多亏了张冰主任,我家人才顺利做上了手术。”话里的张冰,是江西省第三批中医药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
2025-09-22 07:15:00
女孩被诱骗即将出境 江西广西警方联手解救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彭晓华) 近日,遂川县公安局快速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跨省联动、多警种协同,仅在5小时内就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网友诱骗
2025-09-22 07:15:00
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刘宏基收获特殊“入学礼”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邬强、钟剑桥) 九月的南昌,秋风带着凉意,吹拂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校园。19岁的刘宏基把父亲刘生敏安顿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
2025-09-22 07:15:00
“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故宫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职工作品展”,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16件(组)展品展现当代文博人的传承精神与创新力量
2025-09-22 07:26:00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2025-09-22 07:2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从市台办获悉,“鉴往知来·复兴中华”史料展正在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以“屈辱—抗争—复兴”为叙事主轴
2025-09-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都通讯员徐迪慧上周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举办,数百位全球顶级科学家聚首南京江北新区
2025-09-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9月20日上午,由省足协主办的省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南京班)在小营小学正式开班。与以往不同的是
2025-09-22 07:41:00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动力分公司因对事故负有责任被罚51万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公司被柳州市应急管理局罚款51万元。违法事实为
2025-09-22 07:57:00
突破美术馆边界!艺术市集亮相南艺后街
近日,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推出的城市艺术项目在鼓楼水岸·南艺后街望鲸广场举办。该市集以“古都叠影,艺术新生”为主题,打破传统美术馆的局限
2025-09-22 07:41:00
记忆也许褪色,爱却从未消失
研发新技术、全链条照护,南京“探路者”多方发力守护“困在时间里的人”记忆也许褪色,爱却从未消失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2025-09-22 07:40:00
江苏首家华为臻选店亮相德基
9月21日,江苏首家华为臻选店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开业,吸引市民游客打卡。店内以梅花元素装饰,消费者可体验最新款手机、平板、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感受科技、文化与服务融合的消费场景。
2025-09-22 07:40:00
京津冀(涞源)风筝艺术节在保定市涞源县启幕。五彩斑斓的特色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蔚为壮观。活动现场还有“阵式”风筝表演、风筝文化主题展陈和DIY体验,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风筝文化盛宴
2025-09-21 08:06:00
假如有一天,父母生病或受了委屈,而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及时在场,怎么办?失独、丁克老人无儿无女在养老院受到欺凌,怎么办
2025-09-21 08: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刘韵婕)昨日上午,一名外籍船员在船上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身受重伤。厦门边检总站东渡边检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025-09-2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