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宜春一科研团队攻克定向栽培技术难题
脚板薯长得不像脚板像萝卜
本报宜春讯 (全媒体记者邹海斌)11月2日,记者在宜春市科学院科研基地看到,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脚板薯,又长又光滑,不像脚板却像大萝卜,完全改变了脚板薯常见的脚板状。据悉,宜春一科研团队多年潜心研究,攻克了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难题。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作物,北方有铁棍山药,江西也有特色品种,如宜春紫山药、安远紫山药、瑞昌山药、泰和竹篙薯、南城淮山等。紫山药因其外形酷似脚板状,又称为脚板薯。
宜春市科学院正高级农艺师陈晓蓉告诉记者,农民千百年来种植的脚板薯易感病,分叉率高,品相不好,采收过程易断且效率低下,烹饪时不易刮皮。这些都制约了脚板薯的规模化种植和经济效益。
为解决紫山药病害问题,陈晓蓉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我省山药主产区种植基地,找出不同区域不同发病症状植株和土样近千份,对病害样本的致病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详细的分离鉴定研究,率先明确了江西山药主要病害,厘清了镰刀菌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建立了山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同时,陈晓蓉团队探索6年,确定了脚板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即在脚板薯播种时,在地里预埋浅生槽,促使脚板薯定向生长,因而长得像萝卜。
浅生定向栽培的脚板薯,薯型更规整,商品性好,有效解决了脚板薯传统种植的“脚板状”外观,还破解了脚板薯采收深挖费力费工、易挖断等痛点问题。该项技术入选2023年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宜春、贵溪等地进行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