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微生物“硒”转化技术为农业产业赋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10 01: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袁建平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科技是力量。连日来,南昌圣朝邦富硒农业科技中心合伙人、富“硒”技术专利发明人——邱桂根一直在为他的微生物“硒”转化技术而忙碌。

如何通过生物工程深层发酵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富硒食用菌,这是邱桂根近年来攻关的头等工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攻关,邱桂根研发出了富硒灵芝、富硒蛹虫草、富硒猴头菇、富硒香菇等富硒系列食品,而且这系列的富硒食品已获得多项富硒发明专利。

日前,笔者走访“邱桂根团队”,了解邱桂根和他的团队攻关富硒技术的幕后故事。

富硒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

硒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不仅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抗衰老,被誉为健康的守护神、生命的保护神。富硒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富含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2005年,国家全民补硒指导委员会根据我国缺硒实际情况,发起以宣传普及硒知识,指导民众正确合理补硒,促进硒资源开发、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全民健康工程,并从2013年起,定于每年5月17日为全民补硒日。

多年来,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在邱桂根带领下,先后开发出即食富硒灵芝粉、富硒蛹虫草、富硒姬松茸猴头菇麦芽冲调粉等代餐营养食品;在食品加工上开发出富硒食盐、富硒灵芝酒、富硒米粉等;用于养殖业代替抗生素添加到饲料里,喂鸡、鸭、猪、牛、羊,已开发出富硒灵芝鸡蛋、富硒灵芝鸡等,正在开发富硒猪肉、富硒牛奶、富硒羊肉、富硒水产品等;应用于种植业前景广阔,正在开发富硒中药材、富硒水稻、富硒蔬菜、富硒水果等。

邱桂根和他的公司应用现代生物深层发酵技术和菌菇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生物硒,再经提取浓缩,成功实现了精准添加智能定量和控制食用菌菇粉的有机硒含量,并获得非转基因、不含重金属、无农残、无激素。随着技术的稳定和成熟,邱桂根正在整合科研优质资产,瞄准高新技术产业目标,注册了“江西新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在四大领域研发富硒产品20多个品种。

富硒技术让农产品的附加值更高

在食用菌的浩瀚海洋里,邱桂根在富硒技术领域可谓是风生水起。邱桂根并不满足于现状,目标是大力发展富硒食用菌。一方面扩大培育,保证足够的硒源;另一方面在工厂扩大产能。目前已形成年产1000吨富硒食用菌粉原粉的生产能力。食用菌菇粉的总硒含量高达2000mg/kg,有机硒占总硒比例达98%以上。检测数据表明,邱桂根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转化来的有机硒,实现精准添加智能定量和控制。

据邱桂根介绍,富硒食用菌粉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硒含量高,色香味俱佳,具有浓浓的菇香味。生产原料非常广泛,可利用大米、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作营养基,不占耕地,一年四季可标准化生产,具有价格优势,并且产品属富硒绿色有机食品。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灵芝,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富硒灵芝认证证书,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目前,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富硒食用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等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食用菌菌包的通气培养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富硒灵芝种植的核心技术入选2020年江西省绿色技术。公司制定了6项江西省富硒食品安全企业标准,2018年被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选定为江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赣西综合试验推广站依托单位。该公司在奉新县、高安市的试验表明,在水稻抽穗期喷洒上硒肥,大米含硒量每公斤可达到100-300微克。用硒肥种出的富硒水稻、富硒蔬菜、富硒水果等,不仅增加了产量,而且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市场反馈这一系列营养产品不仅口感好,无异味,可溯源,而且效果好,深受客户赞誉。富硒食品因其安全、高效、性价比高、应用广泛,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前景无限

富硒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富硒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绿色消费追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我国食用菌生产水平。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生物深层发酵培养、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包方面进行攻关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在行业前列,引领产业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省政府及宜春市政府关于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相关精神,结合宜春市富硒产业的良好基础,邱桂根清晰地描绘出企业发展的远景目标: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在硒功能领域大胆探索正当其时,加强硒文化建设责无旁贷。近年来,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配合政府助推产业振兴,生产香菇、木耳、灵芝菌包,并形成富硒食用菌产业,带动2000多户农民增收,并安排不少就业岗位。随着硒产品效果日益显现,市场对有机硒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安市江西海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国平用富硒饲草饲养生态猪,经检测机构检测,富硒猪肉每公斤含有机硒220微克,硒含量达到甚至优于国家富硒标准。奉新县熊小强在县城开设邱桂根富硒产品体验馆,每天开馆14个小时,体验者络绎不绝。

如今,邱桂根和他的技术团队在食用菌研发方面有了深度研发能力,以富硒灵芝为代表的食用菌技术的应用正不断转换为成果。江西省农业特产企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熊邦云说:“邱桂根攻克的微生物‘硒’转化技术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营养强化剂目录。生物有机硒具有中国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获发明专利10项,有机硒成为富硒产品最新硒源,有机硒含量达到新高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南陵:让科技说话 用智能种养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万泽微生物工程研究院内,研究院正在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惊蛰时分,春意萌动,气温回暖。安徽芜湖云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出菇房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从
2025-03-10 17:11:00
富集“硒”技术  做足“硒”文章
...用富含硒的植物可以提供有机活性硒。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微生物,如酵母菌,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这些有机硒形式可以更容易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富硒技术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2023-11-03 03:07:00
猪场进楼房,产“绿色肉”还发“生态电”
...文汇报从家庭生态农场到楼房养猪场,金山区廊下镇发展微生物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猪场进楼房,产“绿色肉”还发“生态电”采用立体式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松林万春生态农场。 本报记者 邢
2023-10-04 05:51:00
蕉岭猴头菇上榜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托生态资源禀赋和世界长寿乡品牌优势,蕉岭深化与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梅州市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沟通交流与技术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食用
2024-01-01 07:06:00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继续走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创新之路
...种植业的10倍,是养牛业的20倍。“到2050年,用发酵获得微生物蛋白替代全球牛肉消耗的20%,可以使森林砍伐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减半,但替代水平更高后获益会递减。”李玉表示。
2024-12-05 17:24:00
八旬“蘑菇院士”李玉:“食用菌强国梦”近了
...、大食物”的新观念,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在这件事上,李玉已经做了55年。他向记者表示,菌物是微生物的重要组成,与食物
2024-06-24 17:47:00
林芝种出致富灵芝
...海外版 》( 2024年09月26日 第 10 版)图①: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援藏团队与藏族同胞一起在原始森林中采集野生菌菌种。图②: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胡惠萍在
2024-09-26 04:42:00
...在食品杀菌中的突破性应用,该技术在常温下即可实现对微生物的高效灭活,且对食品的营养成分损失极小,能耗仅为传统热杀菌的50%,在果蔬、肉制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南昌大学食品
2024-11-19 14: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力西藏林芝产业振兴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技人才队伍本报记者 贺林平 姜晓丹《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30日 第 18 版)西藏林
2024-08-30 06: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