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猪场进楼房,产“绿色肉”还发“生态电”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4 05: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从家庭生态农场到楼房养猪场,金山区廊下镇发展微生物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猪场进楼房,产“绿色肉”还发“生态电”

猪场进楼房,产“绿色肉”还发“生态电”

采用立体式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松林万春生态农场。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记者 周辰

一畦菜地,两幢厂房,三四个奇形怪状“黑盒子”,一湾浅水像臂弯,将它们拢在一处。金山区廊下镇,万亩良田之间有这样一片厂房,不难猜出大约是与农业相关,具体经营什么,恐怕需要“列文虎克式”的观察力。

列文虎克,17世纪荷兰商人,用自制显微镜持续观察日常,开辟了“一沙一世界”的微生物学科,原来在动物与植物之外,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维度还有海量生物存在。

微生物在那片“猜不出名堂”的厂房中,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廊下镇松林养猪场是上海第一座楼房养猪场,每年出栏8万头肉猪,节约土地超八成,更重要的是:粪污经微生物发酵后可全部转换为能源与肥料,形成微生物能源、有机肥和可销售产品,实现能源自给与零排放。传统养猪场挥之不去的异味、排放和污染,在这里被名为“猪-沼-菜”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所取代。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大都市农业,质效是关键考量。特别是以种植与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向微生物界要资源的意识”。当下,微生物产业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度仅次于生物医药,其中能源、肥料是主要内容之一,“微生物农业的崛起,代表着农业科技革命的方向,符合生态大农业的发展要求”,专家们这样预判。

尝到甜头后,农户竞争上岗

出生27天的小猪,体重达8公斤左右,就会集体搬入位于廊下镇的新家。

在这里,小猪喝的是小分子水,吃的是从东北运来的优质豆粕、玉米;拉了粑粑、撒了尿,有全自动刮粪系统来清理,环境控制系统实时送风除臭;住的是4层楼房,不仅遮风挡雨,且全年恒温,天气寒冷时还会启用地暖来保温……

吃喝拉撒样样讲究的松林养猪场,诞生了上海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冷鲜猪肉绿色食品证书。如果说“第一”代表了领先,那么“唯一”无疑意味着取得这张证的难度。

以对产地环境的要求为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等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均需符合国家标准;然而,传统养猪方式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通常是负面影响。上海松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峰介绍说,为了处理好养猪场与环境的关系,松林公司早在十余年前就开始了探索。

起初尝试发展家庭生态农场,将现代化猪舍建在稻田中,猪粪经处理后通过管道直接放入田中。原来难以处理的污染物变身肥料,种粮农户减少了一半的化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有机肥相较于化学肥料,更能增强土壤肥力,优化大米品质。既富了农民的钱袋子,也让消费者吃到更美味营养的大米和猪肉。

为了使分散的家庭生态农场形成标准化的生产与产品,松林公司又先后对其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补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规模经营链。91个家庭生态农场,每个猪舍年均出栏1500头肉猪,加之150亩水稻产值,农户年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尝到甜头后,大家积极性很高,需要竞争上岗”。

动物植物微生物精妙循环

赵峰记忆里,传统养猪模式,是永远割不完的猪草,以及臭气熏天的猪栏。

如今,走近廊下镇农业园区的松林养猪场,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40个人就能兜住4万只猪的吃喝拉撒。科技加持下,养猪已从生计变为产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价值来看,这座3年前启用的楼房养猪场,和家庭生态农场相比,更上一层楼。

赵峰打开“上海松林生态农业数字看板”,每日肉猪存栏数量和饲料、水电用量一览无余,这样一种基于数字底座建设的智能化数字化养殖厂并不少见,稀奇的是另一组数据:发电量、沼气产量、沼液产量和有机肥产量。

这座养猪场竟还在发电、产肥。

赵峰常说,猪粪尿是“放错位置的资源”,4万只猪一年可产生9万吨排泄物,松林养猪场对这些猪粪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了百分之百,充分挖掘了微生物的神奇转化作用,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经由自动系统收集的猪粪尿,进入多级厌氧反应器,经微生物发酵转化产生沼气,沼气产量每天达1万至1.5万立方米,可发电1万多度,足够供养猪场自用,富余的沼气通过建设中的提纯设备加工生产天然气,未来有望接入天然气市政管网。微生物发酵转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有机液态肥料(沼液),通过自动管网实现有机液肥还田,从松林养猪场延伸出去的有机肥管道总长度约2万米,每年还田沼液8万吨,可减少化肥用量30%至50%,覆盖廊下镇1.2万亩良田,蔬菜、水稻和果树均从中受益。松林公司正在研发瓶装和袋装高端浓缩液态肥料产品,成熟后可流通入市场销售,是设施农业和都市居民莳花弄草不可多得的优质有机肥。

“发酵后的沼渣也有用处”,赵峰介绍,可进一步发酵腐熟成为粉状有机肥。

在专家眼里,“松林模式”精妙之处可概括为:猪-沼-菜,就是微生物参与种植、养殖,促成动物、植物、微生物循环利用的典型案例。

农业应用“见微知著”

结合相关调研,市政府参事赵卫星建议,大力发展微生物农业,要利用好科技集聚优势,全面提升核心微生物技术,特别是和微生物医药等的结合。

这样一种集聚融合,在廊下镇初具雏形。譬如,以养猪场为核心的农业园区,聚集了多家种植业企业,走进蔬菜大棚,自动化管道悬于棚顶,精准滴灌的同时也精准施肥,而肥料正是从松林养猪场有机肥管道中输送出来的。

在廊下镇观察微生物农业的应用,恰有这种沿着管道一路畅行的感觉,另一个“弹眼落睛”的应用是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当前,廊下镇共有蘑菇生产单位28家,98%以上实现工厂化种植,去年全镇蘑菇年产量达1.98万吨。廊下镇产的双孢蘑菇,占全市地产份额的95%以上,全年实现年产值2.35亿元,亩均产值达200万元。借由微生物,蘑菇种植业也形成了“木腐菌-草腐菌-有机肥”资源梯次利用体系,制成培养料的同时,菇渣可用于有机肥还田,其三次发酵的培养料也可外销。

乡间田埂中,对于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产业的创新探索,正为上海发展微生物农业进一步探路,也在实践中琢磨出发力点——提升微生物技术,发挥微生物农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见微知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猪猪住楼房 苗苗睡机床
...。而在金山区廊下镇上海松林生态农业园的现代化楼房养猪场,空气中却闻不到异味。这里的2栋猪舍,有4层楼高。一改人们以往对养猪场的固有印象,这里的猪猪们“坐”着电梯,“住”进了小
2024-04-08 15:03:00
猪粪化废为宝变生物天然气
...位于金山区廊下镇现代农业园区的松林楼房规模化生态养猪场是上海最大的规模化楼房养猪场,该养猪场生猪年存栏量45000余头,养殖量居上海第一。但在规模化养殖的背后,畜禽废弃物的处
2024-05-16 15:16:00
农业机器人、楼房养猪场、“中央厨房”、智能温室……来看金山以科技引领的现代农业
农业机器人、楼房养猪场、“中央厨房”、智能温室……金山区立足自身农业资源禀赋,依托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平台,不仅成功引进了一批瓜果蔬菜品种,培育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还打造了一批科
2023-09-12 11:31:00
好山好水好猪肉,健康安全放心头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智能楼房猪场。扬翔股份供图“住的是别墅,吃的定制餐,喝的是山泉水”,为了保障猪只健康成长、产出优质猪肉,扬翔股份在生长环境、生产管理等方面可谓“费尽苦心
2023-06-05 11:26:00
数字化养猪:1个人管5000头猪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新上海人赵峰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养猪场”——数字化养猪:1个人管5000头猪采访当天,赵峰特地穿了一套灰蓝色的西装,可古铜色的皮肤,还是农业人的底色。2021
2024-05-09 14:46:00
智能化助力 广西高质量端稳端牢百姓“肉盘子”
...区亚计山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扬翔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广西农业农村厅供图广西是畜牧业大省区,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2023年,广西生猪产能稳定,重要畜产品供给充足,其
2024-05-31 13:39:00
...芝介绍,大屏幕集自动化控制与数字化管理于一体,让养猪场尽可能减少人力等方面的开支。记者在总控室看到,管理者只需点击按钮,就能根据猪的重量和饲养天数,投喂合适的饲料。5至10分
2024-04-16 06:11:00
科技改变养猪业 探访扬翔集群式楼房智能化养猪场
...是如何科技养猪呢?近日,记者走进集群式楼房智能化养猪场,探访扬翔是如何用科技养猪的。经过多次严格的洗消程序后,记者乘着转运车来到位于贵港市港南区的亚计山上,数栋整齐宾馆式楼房
2022-12-22 16:11
...不具备发展农业产业先天优势。然而,记者近日在兴义市猪场坪镇采访时发现,这个地处石漠化山区的乡镇转变发展观念,充分盘活闲置资产,主动拥抱互联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盘活低效资
2023-10-17 06: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省胸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鞘内药物输注装置脑池内置管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25日,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二科成功为一位晚期肺癌伴脑膜转移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了省内首例鞘内药物输注装置脑池内置管术
2025-04-01 17:26:00
科学验证功效 循证评价RCT助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规模稳步增长、产品质量连续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循证评价功不可没
2025-04-01 17:45: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木薯美食风靡,食用风险需警惕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琥珀色汤汁晶莹剔透,咬一口薯块儿粉糯拉丝。最近,木薯糖水在社交媒体和外卖平台上出镜率颇高。木薯糖水作为一些“吃货们”心里的“甜品白月光”
2025-04-01 17:45:00
就医帮 |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上线
来源 | 北京积水潭医院编辑 | 李冬梅4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推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通过空间重构与服务流程再造
2025-04-01 17:58:00
4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宝宝巴士”正式开通
4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就医公交专线”B61路启动仪式在医院住院部门前隆重举行。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2025-04-01 18:07:00
河北邯郸:春灌正忙 麦田生机旺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田间地头迎来了春耕春灌的繁忙时节。当前,河北省冬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期,苗情长势良好
2025-04-01 18:40:00
深化医教协同创新 共筑医学教育新生态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基地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二临床学院分中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在师资培训、课程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04-01 19:46:00
袜子脱了先闻一闻?男子肺部真菌感染进了医院
4月1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呼吸内科近日接诊了一名日常生活中习惯袜子脱了放入洗衣机前先闻一闻
2025-04-01 19:46:00
湖南道县:早稻插秧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4月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东进村和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农民在起秧苗
2025-04-01 15:20:00
书亦烧仙草“鲜梨”系列推出,传递健康理念
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新式茶饮消费场景愈发多元化,品类不断创新与拓宽,消费者对健康、时尚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式茶饮需求也持续增长
2025-04-01 16:23:00
潼南区中医院魏宗彬:以中医为根,探索男科发展新路径
“你现在的情况,建议中药内服结合坐浴治疗,再看恢复情况进行调整……”走进潼南区中医院男科诊室,魏宗彬医师正专注地为患者把脉问诊
2025-04-01 16:40:00
乳制品、粮谷中食品安全隐患测定两项团体标准发布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陈冬东 记者任震宇)近日,由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的两项中国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5-04-01 16:45:00
国家医保局发布中医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划定重复收费等4类违规行为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中医(灸法、拔罐、推拿)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等五批中医类立项指南
2025-04-01 16:45:00
莒南县第三小学开展“清明尝春”主题活动
鲁网4月1日讯清明时节,春意正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莒南县第三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清明尝春”主题活动
2025-04-01 16:58:00
吃方便面会胖吗
会,而且极度缺乏营养。患贫血率极高,常吃泡面没有营养,会让人胖。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和油脂,此外调味包内还有些味精、食盐
2025-04-01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