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冬至、猪油与压舱石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2-12-21 05: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冬至、猪油与压舱石

□静嘉

午后的冬阳,像薄薄的煎饼。大北屋里,热气缭绕,如无声的海浪,把人的脸庞吞噬殆尽。被柴火熏得黑乎乎的钢筋锅刚放到地上,西屋里便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曾外祖母挪着小脚,飞快地走到大锅跟前,掀开锅盖,沸腾的海浪瞬间搅起漩涡,变成激越的海啸,把她的整个轮廊淹没。她提起大铁勺舀菜,粗瓷碗里堆得像座小山,又顺势拿两个黑面馒头,转身离开时,她在旁边的方桌上挖两勺猪油,有时她会环顾四周,再多挖一勺,好像生怕被人发现了遭嫌弃。白花花的板油,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晶状体的光,温软,又慈祥。

这是三十多年前在乡下姥姥家吃午饭时的一幕,深深拓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到冬天,那些稀薄的记忆就如锦鲤般蹿了出来,在太阳底下一点一点复活。说来惭愧,在城里长大的我,对家族辈分和亲戚称呼向来一塌糊涂。记得舅舅刚结婚那会儿,我经常把妗子叫成婶子。宅院的墙角里,至今飘荡着我羞赧的记忆。第一次见到曾外祖母是在冬天,她高个,裹着小脚,穿着黑棉衣裳,银发绾在后面,抿得一丝不苟,脸上的褶子如奶油蛋糕的裱花,层层叠叠漾出时间的秘密,目光里涌动着一丝威严。我怕她,拽着衣襟躲在母亲身后,或从门缝里窥视,看她的行踪。入冬后,屋里清冷,一旦玻璃结了冰,她就钻进被窝,抱着汤壶,除了吃饭,几乎不动。当然,午后升温时,她会坐在床沿上,对着镜子,用布满油腻的缺齿梳子理头发。当她把头发散下来,一如银白的瀑布流泻而下,射出摄人心魄的光,令我小声啧啧称赞。有时,她看到我的身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或是自言自语几句,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记得她张嘴笑的时候,露出粉红的牙床,可爱得让人想亲近她。

曾外祖母生养了两个孩子,她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姥爷在大队民兵连当过队长,她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姥姥在民办学校当老师,他们都通笔墨、爱读书。听母亲说,姑姥姥的子女后来都当了公务员或老师,吃文化饭。我对姑姥姥没有任何印象,包括在曾外祖母的葬礼上,好像她始终缺席。曾外祖母去世的那天是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接到亲人离世的消息,不啻冰水浇头,体内灌入噬骨的凉意。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乡下,回到那个拥挤破旧的宅院里,正屋里的棺材格外惹眼,我依然是拽着衣襟藏在母亲身后,望见曾外祖母躺在棺材里面,脸上似乎还盈着一抹笑容。几乎转眼之间,阳光掠过,笑容又不见了。院子里,陆续有乡邻过来磕头、随礼、送帐子,说着安慰体己的客套话,台子上的香烛不停歇地制造着浓烟,仿佛在缓缓地诉说曾外祖母的坎坷一生。烟味四散,云游天空,捎走地上人的心愿。

那几天,天空低沉,家人们的脸上就像起了雾的模样,难掩心中的悲戚。只有看家的小笨狗陪着我玩儿,看我在地上用树枝乱画一气。我尚不知何谓生死,尽管离着棺材只有一步之遥,我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多了些许说不清的亲切。直到出殡那天,主事人扬起头喊话,哭泣声、哀乐声、唢呐声交织,在小院上空刺破云霄,我不禁也跟着哭了起来,好像哭的不是曾外祖母,而是内心失去的那一部分。那一天,阳光出奇的好,空气清冽如雪,好像多呼吸一口就会冻在胸间,参加葬礼的人都裹得臃肿至极。从山上回来,已经快天黑了,村里的厨师大牛叔已经做好宴席,酬谢帮忙的乡邻和亲戚。分量极大的盆菜端上来,场面壮观,但自家人根本咽不下,任由食物在嘴里打转,眼角的泪痕尚未风干,心里像压着秤砣般沉重。我记得姥爷没动筷子,闷头不语,一口接一口地猛抽旱烟,溅起的火星在黑袄上烧出小小的破洞。多少年后,我才懂得,他的压舱石没了,内心的伤口在流血。

曾外祖母是姥爷的压舱石,爷爷是父亲的压舱石,父亲是我的压舱石。一代一代人,就是这样互相关照、彼此依赖,又不断目送、不断聚散,如此慢慢活下来的。我想到蔡崇达的小说《命运》。很少有能打动我的故事,他的小说是个例外。冬日的下午,我抱着书看,看到双腿冰凉失去知觉,哭得稀里哗啦,哭书中的阿太,也是哭曾外祖母。阿太名叫蔡屋楼,十五岁起,生在渔村的她就失去了压舱石,同时被预言无子无孙、无儿送终。后来,她却成了神婆的儿媳妇。婚后,她迟迟没有生育孩子,四处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阿妹蔡屋阁婚后把与王双喜的头生子给了她,后来她又收养了北来、西来、百花三个孩子。社会动荡,丈夫杨万流跑到台湾后音讯中断,神婆撒手人间,阿太靠囤地瓜干和鱼干养活一大家人。日子再艰难,阿太也活了下来,把西来、北来送到在马来西亚经商的丈夫身边,为患小儿麻痹的百花张罗婚事。阿太没有生育,子女们却生养了一堆孩子,西来、北来一路打拼成立贸易公司,分别娶妻生子,百花也成家立业,生了六个孩子。孩子长大,大人老去,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关隘。眼看西来患癌症走了,北来因钱庄经营不善跳楼自杀,百花瘫痪多年去世,阿太也走到了日暮时分,跟着“死亡观摩团”四处奔走,见习他人的死亡。

阿太活到99岁,曾外祖母活到84岁,她们的离开,带走的是记忆,留下的是故事。这故事,就是关于压舱石的内涵,就是后人活下去的意义,每一代人都是靠着口口相传的故事活下去的,正如书中所说,“说不定,人的灵魂就是这故事长出来的。人用了一辈子又一辈子,以这一身皮囊,去装这一个又一个故事。”说到底,这故事就是命运本身,如同秋天的道路,来不及打扫落叶,又被新的落叶覆盖。但是,只要活着,命运最终赢不了我们。由此,我理解了曾外祖母的从容,理解了母亲的忍耐和坚韧,以及她正在经历的苦痛。

那个冬天,曾外祖母颠着小脚端碗盛菜、拿馍,顺手挖了两勺猪板油。回到屋里,她吧唧着嘴,吃得满嘴油香。阳光浅浅地照进屋里,落在碗沿上、臂弯里、鬓发上,金飒飒的,她像极了一尊佛,那么动人,那么美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06:10: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压舱石,猪油的资讯:
吃了上千年的猪油,为什么被专家口诛笔伐?猪油有那么可怕吗?
一提起猪油,相信有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对于一些居住在农村地区的朋友们来说。用猪油炒菜香味特别浓郁明显。在农村,如果用猪油来炒菜,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多吃菜肴。就好像猪油炒的菜
2024-06-25 13:25:00
熬猪油,只放盐是外行,记得做2步、加2样,久放不坏,又白又香
熬猪油,只知道加盐可不够,还有两步关键步骤和两样必备材料得记住,这样熬出来的猪油不仅耐放,还又白又香。首先,选对材料是第一步。得选那种肥瘦相间的猪肉,这样熬出来的猪油才更香。把猪
2024-05-17 17:12:00
牢记这3点,保证您熬的猪油白如雪,味不腥,放1年不坏
导读:俗话说“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记得小时候,每年只要天冷后,爷爷就会去集市上买一大块猪油,回到家后,奶奶会把猪油全部洗净,然后经过半天的制作,家里的老坛中就有一大罐子猪油,
2023-11-14 22:08:00
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糖尿病人常吃猪油是好是坏?告诉你答案
关于猪油的前史记载,可谓是源远流长,它不只仅是一种烹饪食材,更是中华文化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猪油便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人们日常日子中不行或缺的调味品
2024-06-07 11:35:00
猪油是最健康的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否吃猪油?
吃过猪油的朋友们都知道,猪油炒出来的菜确实要比普通的油炒出来菜更香一些,而且猪油本身就是天然动物油脂,相对于植物来说是不是更加健康呢?其实对这个说法还有待确定。猪油的好处有哪些?
2024-11-10 09:01:00
医生:猪油好不好,关键看你怎么吃
猪油作为人类的主要饮食之一,一直备受争议。过去,人们食用猪油很常见,但是现代医学认为猪油的脂肪含量很高,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那么,以前吃猪油多,为什么很少心血管疾病呢?猪油
2023-05-18 22:53:00
熬猪油秘籍大公开:加盐?不加盐?解锁你的味蕾新境界!
熬猪油是许多家庭厨房中常见的一项烹饪活动。猪油不仅可以用来炒菜,还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香味。然而,关于熬猪油时是否应该放盐,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熬猪油时放盐与
2024-08-15 13:49:00
猪油健不健康,是吃还是不吃?关于吃猪油的问题,一文了解清楚
“妈,早就告诉你了,吃猪油对身体不好吗,你咋还用它来炒菜呢?”“我还听说一勺猪油十副药呢,以前我们就是吃猪油过来的,不也好好的”自从我国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之后,植物油的出现,健
2022-12-23 19:57:00
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猪油是心血管疾病的加速剂吗?看完涨知识了
猪油,又称为猪脂肪,是从猪肉中提炼出来的油脂。在中国烹饪中,猪油是一种常用的食用油脂,因其共同的口感和香气而备受喜欢。猪油之所以遭到人们的喜欢,与其共同的成分和性质密不可分。与其
2024-02-22 10:5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