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非遗要融入社会习性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1-03 05: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沽上丛话

说说非遗那些事儿(六)

非遗要融入社会习性

张春生

油条不少地方都有,在天津叫“馃子”,从油锅夹出来,吃到嘴里必须“脆生”。这与津沽大众对早点讲究“香咸、酥脆、面馅合一”有关。津门工厂企业林立,码头货栈众多,干活儿的人比比皆是,出力出汗会多吃点儿盐。一早起来吃好吃饱,才能有精神。穷人的“吃好”不是佳肴美酒,而是闻着香咬着脆,饭食简单还要解饱。追求油条炸出来要香脆可口,还要伴以包子、馄饨、锅巴菜。天津人的早点不是点到为止,要吃了干活儿,午饭也不能在量上含糊,需要吃饱还要带点“腥乎”。大饼卷着头肉,烧饼夹上牛杂。没有肉,有炸蚂蚱也行。晚餐倒是可以对付一下。但第二天一早,还要“闻着香、咬着脆,简单解饱”。于是来两根馃子、一角饼、一碗锅巴菜,再喝口豆浆。这就是天津人的早点,津门饮食习惯的一种。若再简单点儿,就是吃一套煎饼馃子。

简单快捷,在津门衍成风气,而市井生活又追求简单不简化,快捷不粗糙,这和津沽颇多水韵,商事讲求细致地道有关。天津人冬天养蝈蝈,用一个葫芦器装着个鸣虫。葫芦上面有个盖儿,这个盖儿对养蝈蝈的人来说需要精巧,在亮出葫芦的时候,相互比一比。而制作这个葫芦盖,就必须精细。用精细制作满足需求,这也是非遗的一个特点,技艺过程每每要关注细节。

蔚县剪纸,从描样子开始就比其他地方的剪纸独特。一沓纸料,把它放在准备刻制的镂空花样的上面,点上一根冒烟的蜡烛,把花样熏到纸料上。所形成的花样子就有不一样的感觉,细节决定了蔚县剪纸的风格。非遗工艺的形成源自开拓与积累,延续发展不能违背自身的独特性,任何手工制作都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不能随意。因此,坚持自己的工艺很重要。手工技艺一定要扎实精细,艺术表演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眼下的京剧确实不如以前味儿足,年轻演员多少受到一个时期遗痕的影响,未能原汁原味地接受传统艺术系统熏陶,和传统科班出身的演员的底蕴有着不同。如果用现代京剧的发音来唱传统戏,滋味会有差异。现在有些京剧演员额头紧绷,鼓着青筋,高声大嗓,看着就很累。传统京剧的演出,上场就凝聚气场,举手投足含韵有致,随着伴奏,体味着角色的个性去唱。推荐读者听听言菊朋老先生的唱片,唱腔苍劲委婉,余音绕梁,深受戏迷喜爱。艺术表演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懂得艺术的着力点。

非遗的着力点着重在技艺过程。一把琴、一粒药、一道菜,不经过制作形不成成品。即便是表演类,如传统节庆时的风俗表演,看着火爆,但演出时一定要注意内涵。艺术类的雕塑和面塑涉及历史人物和传统题材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内在刻画和时代印痕。

风俗包含着很多方面的传统意涵,一方面,风俗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天津经济倚重码头,过去打短工跑码头的很多。和研究天津文化的一位专家交谈,他说,天津的菜品外地人总觉得有点咸,颜色比较重,因为很多老天津人干的是卖力气的活儿,汗流得多,吃饭时菜要咸一些。津沽菜品颜色和味道偏重,也就与清淡的淮扬菜区分开。另一方面,区域风俗还表现在某些场景上。在海河边码头上打短工是计件的,怎么计件呢?天津短工使用竹签,背着沉重的货物又用双手向后托住,竹签就在嘴上叼着,或者插在衣服的脖领子后面,背一趟就把这个竹签放入有着格子的木框内,每位短工各有一格,卸完了货,数一数格子里的竹签,工钱就算出来了。那年头的人普遍文化不高,用竹签记数,是天津码头搬运的一个特色。原天津历史博物馆就有这样一组风俗雕塑。好的非遗艺术品,追求创作的生活化、味道化,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挂钩是不错的途径。

天津过去的老街老巷,碰到婚丧嫁娶、过生日办寿宴,可以请专门服务的一个行当来操持,叫酒席处。比如住胡同平房内,在家里举办宴请,还想多办几桌,就跟这个行当联系,给定金后就来人操办。先在胡同里搭一个凉棚,然后商定摆多少桌,上几道菜,需要什么食材。酒席处派师傅来专门给你做,做完以后再结账。这是天津城市胡同的人生画面,属于市井生活的一道风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选择小面、云南人选择米线、河南人选择胡辣汤,而在天津人的选择里,煎饼馃子总是不时闪现。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绿豆面摊成一个“圆”,鸡蛋在圆上铺开一片金黄,面酱红辣酱负
2024-09-09 17:24:00
二十三糖瓜粘 迎祥纳福游津城 扫码阅读手机版
...动,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天津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和“祭灶”。相传灶君“白人间善恶于玉帝,以行赏罚”,为了不让灶君“打小报告”、说坏话,“置糖
2025-01-22 11:18:00
年后发不发,就看二十八!这些天津面食,你吃过吗?
...发”还有期盼来年财运的意思。“卫嘴子”最爱戗面馒头天津人过年的馒头一般有发面的、半发面的、戗面的、混合面的以及各种馅的。会吃讲吃的“卫嘴子”们常常用有没有嚼头儿来衡量馒头的好
2024-02-07 10:36:00
建设地铁1号线的夫妻档
...问题。但午饭、晚饭难度就大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梁召性格外向,说话直接干脆。“我和小孔是2013年认识的,当时我俩都在东北上大学。”梁召说,2014年大学毕业他就回
2025-02-24 07:14:00
文明新风暖津城 “志愿红”添彩“春节红”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旅游问询等服务,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天津城的温度、天津人的热情。 春节假期“我在岗”,志愿服务“不打烊”。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一次次雪中送炭的指引和帮忙、一
2025-02-06 10:00:00
文明旅游志愿者:津湾畔的热情使者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我们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爱护它,同时也希望天津人在外出旅游时能展现出文明的风采。” 城建大学青协的志愿者也表示:“参与这次活动让我们收获满满,我们会继续积极投身到文明
2024-11-06 12:52:00
馒头打红点儿
...喜乐,很大程度就在香香的面食里。为突出新春特色,老天津人有个习俗,就是待馒头稍凉时给它打上好看的红点儿。打点儿的颜料需可食用的红颜色,早些年,可在年前到杂货店、化工店去买上一
2024-02-07 02:05:00
全国唯一“限制快乐”的城市,遍地8A景区
...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论——天津这座城市的灵魂在于:天津人。(图/unsplash)天津8A级景区:天津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限制快乐”的城市,全国的交通警示牌都严肃板正。唯独
2023-11-20 19:36:00
天津:弘扬女排精神 共筑排球之城
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 刘 晨1月14日晚,天津人民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女排精神薪火传 一起走过二十年》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刚刚夺得2022—2023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冠军
2023-01-18 01:0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