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非遗要融入社会习性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1-03 05: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沽上丛话

说说非遗那些事儿(六)

非遗要融入社会习性

张春生

油条不少地方都有,在天津叫“馃子”,从油锅夹出来,吃到嘴里必须“脆生”。这与津沽大众对早点讲究“香咸、酥脆、面馅合一”有关。津门工厂企业林立,码头货栈众多,干活儿的人比比皆是,出力出汗会多吃点儿盐。一早起来吃好吃饱,才能有精神。穷人的“吃好”不是佳肴美酒,而是闻着香咬着脆,饭食简单还要解饱。追求油条炸出来要香脆可口,还要伴以包子、馄饨、锅巴菜。天津人的早点不是点到为止,要吃了干活儿,午饭也不能在量上含糊,需要吃饱还要带点“腥乎”。大饼卷着头肉,烧饼夹上牛杂。没有肉,有炸蚂蚱也行。晚餐倒是可以对付一下。但第二天一早,还要“闻着香、咬着脆,简单解饱”。于是来两根馃子、一角饼、一碗锅巴菜,再喝口豆浆。这就是天津人的早点,津门饮食习惯的一种。若再简单点儿,就是吃一套煎饼馃子。

简单快捷,在津门衍成风气,而市井生活又追求简单不简化,快捷不粗糙,这和津沽颇多水韵,商事讲求细致地道有关。天津人冬天养蝈蝈,用一个葫芦器装着个鸣虫。葫芦上面有个盖儿,这个盖儿对养蝈蝈的人来说需要精巧,在亮出葫芦的时候,相互比一比。而制作这个葫芦盖,就必须精细。用精细制作满足需求,这也是非遗的一个特点,技艺过程每每要关注细节。

蔚县剪纸,从描样子开始就比其他地方的剪纸独特。一沓纸料,把它放在准备刻制的镂空花样的上面,点上一根冒烟的蜡烛,把花样熏到纸料上。所形成的花样子就有不一样的感觉,细节决定了蔚县剪纸的风格。非遗工艺的形成源自开拓与积累,延续发展不能违背自身的独特性,任何手工制作都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不能随意。因此,坚持自己的工艺很重要。手工技艺一定要扎实精细,艺术表演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眼下的京剧确实不如以前味儿足,年轻演员多少受到一个时期遗痕的影响,未能原汁原味地接受传统艺术系统熏陶,和传统科班出身的演员的底蕴有着不同。如果用现代京剧的发音来唱传统戏,滋味会有差异。现在有些京剧演员额头紧绷,鼓着青筋,高声大嗓,看着就很累。传统京剧的演出,上场就凝聚气场,举手投足含韵有致,随着伴奏,体味着角色的个性去唱。推荐读者听听言菊朋老先生的唱片,唱腔苍劲委婉,余音绕梁,深受戏迷喜爱。艺术表演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懂得艺术的着力点。

非遗的着力点着重在技艺过程。一把琴、一粒药、一道菜,不经过制作形不成成品。即便是表演类,如传统节庆时的风俗表演,看着火爆,但演出时一定要注意内涵。艺术类的雕塑和面塑涉及历史人物和传统题材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内在刻画和时代印痕。

风俗包含着很多方面的传统意涵,一方面,风俗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天津经济倚重码头,过去打短工跑码头的很多。和研究天津文化的一位专家交谈,他说,天津的菜品外地人总觉得有点咸,颜色比较重,因为很多老天津人干的是卖力气的活儿,汗流得多,吃饭时菜要咸一些。津沽菜品颜色和味道偏重,也就与清淡的淮扬菜区分开。另一方面,区域风俗还表现在某些场景上。在海河边码头上打短工是计件的,怎么计件呢?天津短工使用竹签,背着沉重的货物又用双手向后托住,竹签就在嘴上叼着,或者插在衣服的脖领子后面,背一趟就把这个竹签放入有着格子的木框内,每位短工各有一格,卸完了货,数一数格子里的竹签,工钱就算出来了。那年头的人普遍文化不高,用竹签记数,是天津码头搬运的一个特色。原天津历史博物馆就有这样一组风俗雕塑。好的非遗艺术品,追求创作的生活化、味道化,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挂钩是不错的途径。

天津过去的老街老巷,碰到婚丧嫁娶、过生日办寿宴,可以请专门服务的一个行当来操持,叫酒席处。比如住胡同平房内,在家里举办宴请,还想多办几桌,就跟这个行当联系,给定金后就来人操办。先在胡同里搭一个凉棚,然后商定摆多少桌,上几道菜,需要什么食材。酒席处派师傅来专门给你做,做完以后再结账。这是天津城市胡同的人生画面,属于市井生活的一道风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选择小面、云南人选择米线、河南人选择胡辣汤,而在天津人的选择里,煎饼馃子总是不时闪现。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绿豆面摊成一个“圆”,鸡蛋在圆上铺开一片金黄,面酱红辣酱负
2024-09-09 17:24:00
二十三糖瓜粘 迎祥纳福游津城 扫码阅读手机版
...动,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天津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和“祭灶”。相传灶君“白人间善恶于玉帝,以行赏罚”,为了不让灶君“打小报告”、说坏话,“置糖
2025-01-22 11:18:00
年后发不发,就看二十八!这些天津面食,你吃过吗?
...发”还有期盼来年财运的意思。“卫嘴子”最爱戗面馒头天津人过年的馒头一般有发面的、半发面的、戗面的、混合面的以及各种馅的。会吃讲吃的“卫嘴子”们常常用有没有嚼头儿来衡量馒头的好
2024-02-07 10:36:00
建设地铁1号线的夫妻档
...问题。但午饭、晚饭难度就大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梁召性格外向,说话直接干脆。“我和小孔是2013年认识的,当时我俩都在东北上大学。”梁召说,2014年大学毕业他就回
2025-02-24 07:14:00
文明新风暖津城 “志愿红”添彩“春节红”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旅游问询等服务,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天津城的温度、天津人的热情。 春节假期“我在岗”,志愿服务“不打烊”。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一次次雪中送炭的指引和帮忙、一
2025-02-06 10:00:00
文明旅游志愿者:津湾畔的热情使者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我们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爱护它,同时也希望天津人在外出旅游时能展现出文明的风采。” 城建大学青协的志愿者也表示:“参与这次活动让我们收获满满,我们会继续积极投身到文明
2024-11-06 12:52:00
馒头打红点儿
...喜乐,很大程度就在香香的面食里。为突出新春特色,老天津人有个习俗,就是待馒头稍凉时给它打上好看的红点儿。打点儿的颜料需可食用的红颜色,早些年,可在年前到杂货店、化工店去买上一
2024-02-07 02:05:00
全国唯一“限制快乐”的城市,遍地8A景区
...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论——天津这座城市的灵魂在于:天津人。(图/unsplash)天津8A级景区:天津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限制快乐”的城市,全国的交通警示牌都严肃板正。唯独
2023-11-20 19:36:00
天津:弘扬女排精神 共筑排球之城
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 刘 晨1月14日晚,天津人民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女排精神薪火传 一起走过二十年》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刚刚夺得2022—2023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冠军
2023-01-18 01:0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