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禁令满一月,通红的“生鲜灯”退场了吗?有商家换上了“粉光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3 15:58:00 来源:新黄河

2023年12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明确“市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被视为对传统生鲜灯说“不”的这一规定实施已满一月,市面上使用生鲜灯的情况有改善了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去市场上走了走……

禁令满一月,通红的“生鲜灯”退场了吗?有商家换上了“粉光灯”

多数商家已主动更换,个别仍在观望

长期以来,使用生鲜灯曾是食用农产品销售业内心照不宣的惯例:红光灯照生肉,让肉类看起来更多汁;蓝光灯照海鲜,让水产品看起来更新鲜;绿光灯照蔬菜,让蔬菜看着更健康;黄光灯照水果,可以让水果看着更诱人……在各色光源照射下,农产品都蒙上了一层“滤镜”,掩盖了瑕疵,也蒙蔽了不少消费者。

禁令的出台打破了这一惯例。记者走访发现,生鲜商家们大多赶在禁令施行前夕“淘汰”了传统生鲜灯。在浦东新区北艾路上的“双汇冷鲜肉”店里,猪肉柜台上方的两盏红色吊灯已经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崭新的白色射灯,柜台里的猪肉去掉“滤镜”后,露出了肉本来的颜色;乳山路上,接连几家售卖牛羊肉、海鲜水产的店铺也都改换了白色灯光。除了个人商家外,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市里,管理方也做了统一更换:例如严镇路的博文集市里,摊位前一律使用了纯白光吊灯……

对于这一变化,不少摊主都表示支持。“禁用生鲜灯目的就是恢复猪肉的本色,来买肉的都明白,”北艾路南汇生鲜的摊主说,“这次买的肉不好,下次就不来了。”在她看来,消费者更看重店家的口碑,为了一时的销量铤而走险并不值当。不少摊主认为,只要品质过硬,就不怕去掉“美颜”。乳山路锦德市场一名摊主直言:“红灯下待久了眼睛也不舒服,而且换成白灯后更加考验肉的品质,对主打品质的商家来说,是件好事。”

不过,记者走访时发现,仍有商家“顶风作案”。在乳山路一家“老队长生鲜超市”里,买菜的人络绎不绝。仔细留意会发现,超市里一角闪烁着红光。记者走进去一看,摊位前红彤彤的生鲜灯照旧,灯光照得生肉格外鲜嫩。“你们怎么还在用生鲜灯呢?”听到记者的疑问,摊主连忙表示“马上换,已经在采购了”,但说到具体更换日期时,却又有些含糊不清。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不远处,“苏食肉品批零中心”店铺内也是红彤彤一片,店内工作人员先是称“要等公司统一安排”,后又向记者解释:“实际上,无论哪种灯,变质的肉一眼就能看出来,换不换影响不大的。”

影响究竟大不大,消费者最有发言权。记者在摊位前遇到了前来买肉的王阿婆,她坦言买菜已然几十年,肉好不好一眼就看得出。以前还要拿着肉往后退一步到白光灯下看,现在换成白灯,看起来更方便了。但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刚褪去生鲜灯的滤镜后,免不了产生“品质不好”的第一印象,章女士每次都得“脑筋转个弯”,但她还是非常支持禁用生鲜灯。“用白光灯的讲诚信,我对它印象就好。”她笑着说。

新型彩灯“补位”,还有一些“小心机”

主动换下生鲜灯,“滤镜”就真的不存在了吗?记者留意到,更多生鲜摊主只是调整了滤镜数值,改用了“粉光灯”:在白色灯珠中,或多或少地掺杂了些红光,或者使用的灯管或者射灯本身就带有偏粉光。在不少摊主看来,这是符合规定的“白光灯”。

在昌里东路的众多店家中,鲜肉摊上方普遍挂着粉光灯,给肉品加了层淡淡的“美颜”。在一家生鲜超市内,商家一个月前将红光灯换成了粉光灯,红光虽经过了其中的白色灯珠调和,但仍十分瞩目。“市场监管的人经常来查,我们这个灯都是合规的。而且你看,这个只是让肉看上去好看一些,拿出去看也是一样的,并没有明显的误导效果。”店内的工作人员说道。

“实话说,纯白灯光下,肉的确‘不好看’。”在锦德市场里,装设粉灯的摊主不在少数,这让换了纯白灯的摊主也有些心动,“毕竟禁令已经实施一个月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来明确告诉我们究竟哪种属于合规。”她说。还有些店家干脆打起了“擦边球”,在纯白光灯上做起了手脚。在北艾路的91生鲜超市内,店家在鲜肉冰柜上方的白色射灯上另加了一层红色薄膜,在橙子摊上方的灯上,则套了一个红色塑料袋,“自己动手”改造成了红光灯。

五花八门的操作背后,还是“标尺”的缺失。走访中,一位鲜肉摊主还向记者吐露了心声:“为什么大家目光只局限在肉类呢?熟食店、水果摊其实也都有所谓的‘美颜灯’,他们不用换的吗?到底怎么规范?”

根据相关规定,海鲜、蔬菜、水果摊也是此次禁令的涉及范围,但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蔬果、熟食店的有色灯具似乎并没有参与换灯,使用不同颜色的灯照着不同的货品,依然是生鲜经营者们的惯用做法。例如,位于北艾路的鲜丰水果、福山菜场的水果摊贩统一使用了黄色暖光灯,店员均称目前没有接到公司的换灯通知。在昌里东路的热气海鲜水产店内,店主安装了黄色和白色两种射灯,白灯用来照射带鱼,黄灯负责照射黄鱼。两相对比下,黄鱼显得格外鲜艳。店主说,他们一直都用这个灯,没有换灯的打算。在马路对面的一家生鲜超市里,安装在同一轨道的射灯也“各有乾坤”,颜色明显不同。冷白光的灯照射着盒装的新鲜豆腐,暖黄色的灯照着普通豆腐干,粉红色的灯则照着深色的香干。各色射灯交错,各司其职。

可见,在为期一月的实践中,面对禁令,商家们“整改”的步调并不一致。要真正维护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或许还需要像不少摊主所希望的,尽快明确界定灯光对食用农产品的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标尺”。

来源:上观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1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鲜灯”禁令后合肥有商家出奇招:灯泡上套上红色纸壳
...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禁令”实施后,“生鲜灯”已完全退出农产品销售场所了吗?连日来,大皖新闻记者走访合肥多家农贸市场发现,光线真实的普通灯成了市场
2023-12-07 09:20:00
“生鲜灯”禁用首日:大部分摊位已撤下,新规灯具尚无具体标准
...也陆续将“生鲜灯”替换。“生鲜灯”为何被禁?如何让禁令真正落地?新京报记者于新规生效的前一天、当天,走访了多个北京市的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开展调查。新规实施前一天,店铺陆续撤换
2023-12-02 09:27:00
网友热议!武汉部分水果蔬菜摊点也在使用这款“美颜神器”
...报记者探访发现,不少水果摊也在使用生鲜灯。还有蔬菜摊主自制“绿光灯”,让蔬菜看起来更加青翠。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获悉,按照新规要求,生鲜灯将从包括农贸市场、生鲜市场、果蔬市场、
2023-08-11 15:28:00
去“滤镜”•换新灯•探市场|福建福州:商家已提前更换“生鲜灯”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2月1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明确禁用“生鲜灯”。当天上午,记者探访了福建省福州市区4家生鲜超市、3家农贸市场、2家
2023-12-01 16:23:00
菜市场里给肉类开的“美颜滤镜”你见过吗?这种“生鲜灯”12月1日起全面禁用
...,在这种灯的照射下,肉类显得格外红润。我询问了一家摊主,是否知道这种灯12月1日起禁用的消息,这位傅大姐表示,知道的,市场工作人员已经通知了。他们还在挑选新的灯,会按照要求更
2023-11-16 13:27:00
禁用“美颜”,违者最高罚三万?
...称作“生鲜灯”。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由于商家使用“生鲜灯”,导致无法看出肉质是否新鲜,最后买到不新鲜的产品。甚至还有网友总结出了“避坑攻略”——使用手机闪光灯照射,
2023-08-24 21:02:00
...不符合标准。买卖双方对“换灯”怎么看?永红市场蔬菜摊主贾丽敏说:“我一直用的都是白光灯,照着蔬菜也没显得不好看、不新鲜,没耽误卖。”市民孙秀英表示,换成自然灯光挺好,在市场里
2023-12-12 06:06:00
去“滤镜”•换新灯•探市场 | 黑龙江哈尔滨:生鲜灯“大店”摘得干净 “小店”偶有在用
...柜台前,服务员告诉记者,一周前商场就把灯全换了,有禁令咱得执行。一位海鲜经营者在这已经经营了好多年,他对换掉“生鲜灯”表示欢迎。一位常在这里买菜的大妈告诉记者,“生鲜灯”照射
2023-12-04 17:03:00
本报记者李姝长沙报道红色暖光一打,肉类便呈现出鲜艳的红色,难以辨别本来的色泽。这种让肉食、海鲜、水果等生鲜产品如同开了“美颜”的特殊照明灯俗称生鲜灯,在农贸市场、生鲜店、商超十分
2023-11-22 14: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