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开原市高家窝棚村党总支书记王孝民二十年奋斗路——
村里事当自家事 落后村变示范村
本报记者 曲 宏
“集体的大棚,不精心侍弄咋能挣钱。”1月30日,铁岭开原市庆云堡镇高家窝棚村党总支书记王孝民一早就来到村集体的两栋草莓大棚,查看草莓长势,并拿着工具修理有故障的卷帘机。
高家窝棚村除了村集体的这两栋草莓大棚,村民还承包了110多栋草莓大棚,是远近闻名的草莓村。王孝民把服务草莓产业发展、服务村民增收致富作为总抓手。这几年,仅两栋草莓大棚,村集体一年就收入8万元,这是以前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2005年,当王孝民放弃自己的钢材生意回村时,高家窝棚村是全市垫底的落后村,欠债就有530多万元。
这些年,最让村民佩服的是,王孝民不但勇于接下这个担子,带领村班子还上了530多万元债务,而且带领村民一步步走上了富裕路。
王孝民常说:“村党总支书记要没私心,要把村集体的事当自家事去干。”王孝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初,在严冬里,他带头一身泥水地把500多亩机动地改造好,用土地承包顶账了300多万元债务。后来又陆续通过发展产业、土地承包等方式,一点点把村集体债务还完了。
王孝民在还债过程中,就琢磨村里产业发展问题。除了草莓,他还发展水稻等产业。高家窝棚村旱改水改造了2000亩水田,把原来的烂泥洼变成了丰产田。村里筹建了富硒水稻专业合作社,发展富硒水稻3000亩,保护地蔬菜500亩。同时,高家窝棚村向“旅游+现代农业”“互联网销售+现代农业”靠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他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烘干塔、水泥杆、玉米加工等5家企业。“我们村里没闲人。”村民在村里就能就业,对此,王孝民很骄傲。
为了把村里的好事办好,王孝民建立了村“两委”成员工作制度,要求党员做到的,“两委”班子先做到,要求“两委”班子做到的,党支部书记必须做到。村内修路、栽树、安装路灯、招商引资等重大经济事项均由村民代表集体讨论决定,通过村务展板公开公示。村里成立了为民代办服务室,专人接待群众,办结代办事项1000多件。
如今,高家窝棚村448户村民中,150户村民有了轿车。村民不但有收割机十多台,而且家家有插秧机。村民富了,王孝民开始带领村民美化环境。植树6000棵、栽花8万株,实现绿化无死角,户户门前有树有花,改厕339户,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全村有15户被评为开原市“最美庭院”,黑色路面达到27.5公里,大棚小区、村内主要路段全部实现硬覆盖。村里安了300多盏路灯,修整田间农机作业路3条12公里,完成村外农田作业路与邻村孤家子衔接处路基修建4.5公里。村里新建办公楼暨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2个……
与此同时,高家窝棚村村民的文明素养也相应提高。制定了村规民约、创作了村歌,评选身边好人36人。王孝民带头移风易俗,这些年村里除了结婚,其他大事小情从来不收礼金,也不大操大办。村里没有“光棍”,没有打架斗殴和上访的现象发生。
高家窝棚村现已成为人人羡慕的富裕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多年来,高家窝棚村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省文化先进村等荣誉。王孝民也被授予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铁岭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