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3 06:0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原历朝历代的君王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微寒,地位低微,从未受过任何教育熏陶,却凭着一己之力在乱世之中与各方诸侯生死相搏,逐鹿中原。

雄才大略的他最终凭借一身顶尖的天赋从历史的洪流中脱颖而出,这个人就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他结束了对中原百姓暴虐统治长达几十年的元朝,使得备受欺凌的汉人重归王朝正统。他是带着对元朝绝对的恨意才起兵推翻了暴元,建立了新朝大明。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然而谁也没想到,对元朝有着刻骨仇恨的朱元璋,却在之后释放了一位元朝皇族之人,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改朝换代,追击前朝余孽

一切还要从朱元璋派兵攻打元朝大都,逼得元朝末代皇帝带领皇族溃逃北方说起。

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同时攻克山东,河南等华北战略要地,元朝的最后防守线一退再退,以至于国都元大都无险可守,被朱元璋成功拿下,元帝与其亲眷仓皇出逃。

朱元璋于城破后顺利建朝称帝,是为明太祖洪武皇帝。为了巩固新生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决心剿灭元朝余孽,于是派兵全力追击北逃的元朝皇族。

明朝将领李文忠奉旨率领骑兵深入北方,一支骑兵在他的带领下直插草原腹地。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蒙元军队惊慌之下被明军死死围困,曾经横行欧亚大陆的蒙元铁骑在应昌一战被明军打得丢盔卸甲,残兵败将四散而去。

统治中原长达97年的蒙元王朝在此时宣告彻底灭亡,元朝的残存皇室俱被明军俘虏,其中就包括了一位年仅八岁的男孩儿。

这位年仅八岁的男孩儿不是别人,正是元惠宗之孙买的里巴剌。作为前朝皇室的正统后孙,买的里巴剌的身份使得他被俘之后有了特殊的意义,明朝官员认为他将是最好的可以用来以儆效尤的祭品,于是将他送往南京进献给洪武皇帝朱元璋。

当年蒙元王朝以铁血的统治手段治理中原百姓,导致中原几十年来民不聊生,许多跟随朱元璋起兵造反的臣子也对蒙元王朝恨得咬牙切齿。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当听闻元顺帝的孙子将被押送入境时,满朝文武都向朱元璋请命,请求朱元璋下旨处死买的里巴剌。然而当此子入京面见朱元璋后,朱元璋却改变了处死他的想法。

深谋远虑,前朝余孽绝境逢生

这并不是因为朱元璋突然发了恻隐之心,而是面前的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用他的言行让朱元璋改变了想法。

买的里巴剌此时虽然已是身份卑贱的俘虏,但他的骨子里仍有身为成吉思汗后人的骄傲。

面对大明王朝的建立者,买的里巴剌丝毫不惧,对满朝文武的杀意也视而不见,这让朱元璋感到好奇和惊叹。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几番问答之下,朱元璋越发觉得面前这个小孩气度不凡。不仅在两人对话时对答如流,甚至还敢于自信地与朱元璋谈起了条件。

买的里巴剌虽然年纪幼小,但是该懂的一点儿不少。他甚至非常清楚自己在朱元璋眼中的价值,并且很敏锐地察觉到了朱元璋有所思虑,于是大胆地与朱元璋展开谈判。

当朱元璋流露出对他的杀意时,买的里巴剌也很坦然,他知道朱元璋给了他两条路选,一条路就是受死,而第二条路是活命。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文武百官都认为这个男孩儿在异想天开,痴心妄想。但朱元璋却看出了男孩的聪明之处,甚至让他说出自己的条件。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买的里巴剌也打蛇随棍上,他大胆地对朱元璋说出自己的计划,表示自己愿意为朱元璋效力回到草原后统一蒙古,甚至愿意接受明王朝的赐封,放下前朝的覆灭之恨,与明朝重修秦晋之好。

朱元璋听后,果然龙颜大悦,当即对买的里巴剌赐下爵位,并许诺准其归蒙继承汗位,要他重整蒙古,归附大明。

深谋远虑,一代雄主的高瞻远瞩

当时满朝文武都劝谏朱元璋,认为这是放虎归山。但是对朱元璋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来说,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的乞丐爬到九五至尊的位置,对于未来实事的把握和眼光绝对高于他人,他非常清楚这件事的本质。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朱元璋难道不知道将他放出去等于放虎归山吗?他当然知道。但是朱元璋有绝对的底气,能将放虎归山后的虎再次擒回。

更何况朱元璋的王朝正处于新生期,还有待稳固,此时造反无济于事。

因此他需要一个人去到他暂时不能涉足的疆域代他行使权力,而对于草原各部来说,蒙古王室的后裔是最好的选择。

恰好这个时候八岁的里巴剌展现出了他的价值,于是这个任务就顺理成章地被朱元璋赋予到了男孩身上。

朱元璋能做下这个决定,也并非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相反,这是他经过了理性思考之后才拍板定下的。

一来是国家必须要完成重整,二是对未归顺的地区大明还缺少熟悉度。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在当下治理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个人代为行使天子之责。

他而选择买的里巴剌也有两个原因,一是买的里巴剌本身的身份,比起大明人更适合治理草原各部。

二是买的里巴剌的年纪,虽然幼小但是已经能够明辨是非,清楚自己的处境。

对于买的里巴剌来说,虽然是元王朝后裔,但尚未享受到元王朝的皇室权力,如今更是被明朝俘虏。

像他这种情况,更容易在之后的相处中倾向于明朝,也

有利于明朝对他的掌控。

虽然这个方法在后世的我们看来,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于一个新生的王朝来说,战争带来的创伤还未愈合,百废待兴,朝廷需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该用的地方。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要想短时间内整合蒙古各部是一件还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就需要借助他人之手远程控制蒙古。

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能够从诸多乱世枭雄当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偶然。

大明王朝虽然在后期统治混乱,但是能够屹立在历史的潮流中近四百多年,离不开他早期建国的策略和努力,他对历史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岁男孩被俘虏后,淡定地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八岁男孩“狂言”,却让朱元璋放人:背后藏着怎样的权谋和气度?“一个八岁小毛孩,竟然敢在朝堂上放狂话,说自己能统一蒙古?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朝堂之上,愤怒的大臣们纷纷喊着要杀了这
2024-12-18 09:44:00
朱元璋俘虏了一个8岁男孩,男孩对他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贵族难以应对,最终导致元朝末期各地起义爆发,其中以朱元璋带领的红巾军最终笑到了最后,建立了明朝,将元朝统治者赶至北方。元朝的统治始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其孙忽必烈在1260
2024-12-16 12:33:00
朱元璋性格残暴,元朝覆灭后他是怎样处理蒙古俘虏的呢?
在我国古代所有皇帝中,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是最差的,不过,艰难的环境却并未击败他,反而让他奋起斗争。在成为皇帝后,朱元璋为明朝的统治付出了所有精力,他也创造了极高的成就。不过,朱元璋
2023-06-25 11:28:00
朱元璋抓了十万女俘虏,想了一个处置办法实在高明
...“摔头胎”。这样被压迫的苦难,一直持续了百年,直到朱元璋重新改朝换代,建立汉家王朝才真正结束。朱元璋出身贫苦,开局一个破碗起家,加入红巾军,在种种机缘之下,朱元璋的才华得到了
2023-02-08 20:59:00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般张狂的话语,可其他的官员却接连开始向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进谏。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进言:“陛下,臣以为绝不能放过此人,倘若放其离去,必定会遗患无穷,莫如当下就把他解决掉,从而消
2024-12-07 09:51:00
朱元璋灭元后,如何处置被俘虏的数十万蒙古女人?只一招彻底征服
1368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攻破元都,在历经数十年征战之后,终于开创了属于他老朱家的大明王朝。昔日的乞丐、游僧、小混混……摇身一变已是大明王朝的统治者了。不过,饶是这种“开局一
2024-08-20 14:29:00
刘邦、司马炎、朱元璋为何要在开国后强行推动皇族分封制?
...著名动荡时期。这三个朝代的创始皇帝,刘邦、司马炎、朱元璋都是极富智慧的君主,他们明白分封皇族至各地将赋予他们权力和财富必然导致混乱。然而,他们采取这一举措的原因并非别无选择,
2024-11-10 10:07:00
为何说古代帝王,朱元璋最能打仗
从作战对手,以及作战难度角度看:明太祖朱元璋最能打仗,也最会打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如朱元璋。老朱的全盘谋划能力,以及心思之缜密,令人敬佩。一、对手实力,自身情况:朱元璋处
2024-07-12 15:52:00
朱元璋VS汉武帝,谁的能力更强,眼光更长远?从两次漠北决战看,汉武帝不如朱元璋,两人不是一个重量级。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精兵出征,各自率5万人,去漠北寻找匈奴
2024-07-15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