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7 09:51:00 来源:戏说三国

“要是你不杀我,日后我必然会统一蒙古,促进蒙汉交好……”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居然在大殿之上说出这般张狂的话语,可其他的官员却接连开始向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进谏。

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进言:“陛下,臣以为绝不能放过此人,倘若放其离去,必定会遗患无穷,莫如当下就把他解决掉,从而消除隐患。”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朝中诸大臣纷纷随声附和。朱元璋听着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众人皆言不可留那个八岁的孩子,然而朱元璋最终却决意饶他一命,这让大臣们甚是忧虑。

那么这个八岁的孩子究竟是何人呢?元璋缘何放其离去?这个孩子之后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统一蒙古了吗?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一、清除元朝余孽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元朝当属国土面积最为广袤的朝代。然而到了元朝末年,朝廷内部变得腐败不堪,民众深陷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于这支起义队伍里,当各路势力渐渐式微之际,仅余朱元璋统领的起义军留存下来,这支军队最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且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明朝。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但在那个时候,实际上是明朝与元朝共处的时期。彼时,朱元璋虽已在南京登基称帝,坐上了皇位,可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被剿灭干净,唯有将元朝的余孽全部肃清,朱元璋才算得上是真正坐稳了大明王朝的皇位。

于是在1368年的时候,元璋就派遣自己极为信任的大将徐达等将领率领士兵向北方进发,攻克了元朝的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朱元璋麾下的徐达等人同样久经沙场,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很快,在后续的数场战争里都斩获了颇为显著的战绩。

朱元璋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获知了这一消息。他意识到如今这天下已经被朱元璋所占据,也清楚当下的局势对自己极为不利,于是赶忙带着眷属与亲信大臣逃往蒙古躲避灾祸。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元顺帝败退后,元朝便宣告灭亡。元顺帝亲眼目睹元朝在自己的统治下走向覆灭,心中不甘,于是妄图东山再起。

于是屡屡进犯明朝的边境地带,彼时边境之地也深受其害,难以忍受,于是把这件事情奏报给朝廷,朱元璋知悉这一情况后,下达命令平定边境的叛乱。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1370年春,为消除元朝残部对明朝构成的威胁,徐达、冯胜和李文忠三路出兵进击内蒙古。

彼时,徐达与冯胜充作主力部队,徐达自西安出发,冯胜从居庸启程,他们先后平定了定西与应昌这两个地方,之后李文忠担任辅助之职。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徐达与冯胜所率的军队在前方与元军的主力部队交战,作战勇猛,杀敌众多。而李文忠呢,在前方大军把敌军差不多消灭殆尽的时候,统领11万大军自野狐岭朝着草原进发,进而对元军展开围攻。

三路大军把元军打得狼狈不堪,到此,这场战役取得了圆满胜利,元朝的残余势力也被彻底剿灭,并且抓获了将近四万的俘虏,在这些俘虏当中,有元顺帝的妃子,还有与元顺帝相关的皇亲国戚,这些人总共达两千人之多。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元顺帝有众多亲属,其中有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此男孩乃是元顺帝的亲孙子,在众人当中的地位自是极为尊崇的,这个小男孩名叫买的里八剌。二、优待元顺帝的孙子

李文忠能抓到这位元主之子,自是极为欣喜,当下就派遣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把买的里八剌送往南京。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于南京的朱元璋获悉元主的这个儿子已被掌控,便不再担忧元朝有再度崛起之日。其余大臣亦接连提议应将其处决。

在把买的里八剌送往南京的途中,宝玺也一并被送去了,这算得上是弥补了朱元璋的憾事。自从朱元璋登基那日起,他就宣称自己有两大憾事,其一是未能得到传国玉玺,其二便是没有寻获元主的这个儿子。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他这个皇帝当得本就不是名正言顺的,所以此刻听闻买的里八剌被带回来了,而且一同被带回来的还有宝玺,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抑制。

当众多大臣都觉得应当把买的里八剌处死之际,朱元璋却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极为困惑的事情,不但没杀他,还优待了他,这究竟是为何呢?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那时中书省的杨宪等人皆提议把买的里八剌送到太庙,举办“献俘礼”。在古代军事范畴内,“献俘礼”是一种特殊的仪式,当大臣取得胜利,得胜归来之时,会把所擒获的俘虏经由这种仪式献给君主。

在唐朝那个时期,李世民把枭雄王世充击败了,而后借助“献俘礼”这一仪式,将王世充呈献给了唐高祖李渊。

于是,“献俘礼”也满是对俘虏的侮辱之举。杨宪自然是把元主之子当作俘虏而对其加以羞辱,可朱元璋却拒绝了这种做法。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毕竟当初李世民羞辱的仅仅是王世充一人,而买的里八剌属于元朝皇室成员,因此对于前朝君主,不可轻易加以羞辱。要知道,他们往昔也曾统治中原多年,朝廷里也还有当初的旧臣。

倘若真的对这些人进行羞辱,不但很难让天下之人归服,而且无法获取民心。于是,有大臣提议将这些人杀掉,如此还能够鼓舞士气,然而朱元璋并未作出回应。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他很想见见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当买的里八剌现身于朝堂之上时,朱元璋朝着下方的买的里八剌讲道:“朝中诸位大臣皆以为你是元顺帝的孙子,应当将你处死,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面前这个年仅八岁的男孩,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惶不安,反倒神色镇定地讲道:“要是你不杀我,我日后必然会统一蒙古,构建蒙汉友好关系,永远不再侵扰明朝的边境。”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众多大臣听闻那男孩所言,更是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皆向朱元璋进谏,说无论如何也绝不能放走这个孩子,这就好比是纵虎归山啊。三、放走买的里八剌

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臣以为绝不能放他一马,要是放他离去,日后必定会带来无尽的祸患,还不如当下就把他解决了,从而消除这个后患。”

诸多大臣也都接连随声附和,可朱元璋并未顺遂这些大臣的心意,不但饶恕了这个年仅八岁的孩童,还以礼相待。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不但准许他身着蒙古服饰前来朝见,而且还赠予他汉族服饰,此外,买的里八剌被封为崇礼侯,其在龙光山的住宅也是被赏赐所得,同时还有人照料他的饮食起居。

如果买的里八剌想要返回蒙古,那就派人将他送回去。众多大臣都不明白朱元璋这么做有何意义,毕竟当时的朱元璋就是打算凭借一种怀柔的策略来收复蒙古。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这个八岁的孩子,居然能说出“修蒙汉之好”这样的话,这让他对这个少年满心欣赏。封其为王,目的是想让少年在中原体验几年,待回去之后,或许就能对同族进行同化。果真如此的话,要是真能达成蒙汉修好,那天下就不会再有战乱了,百姓也无需再经受颠沛流离的痛苦了。

过了五年的时间,朱元璋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差人把买的里八剌送回了蒙古,不过,关于买的里八剌其后的结局,并没有清晰的记载。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后来继位,有人觉得买的里八剌改了名字才成为他。他未能实现蒙汉交好,反倒与明朝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战事。最终,他不但被明军打败,还丧生于同族之人手中。

还有一种说法是,买的里八剌在返程途中就离世了。不管是哪种情形,都能够表明当时的朱元璋极具野心,他期望蒙汉之间能友好往来。

八岁男孩被俘后,从容地对朱元璋说:你不要杀我,我能让蒙古统一

古往今来,民心所向乃是得天下的关键所在,唯有心系民众,才堪称一个国家坚不可摧的根基。朱元璋释放买的里八剌回蒙古这一事件便足以表明,朱元璋具备长远的目光,其欲通过修好蒙汉关系,来达成天下安定,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位8岁男孩被俘时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道惊雷,劈开了历史的长空。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元璋,这位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正带领着他的军队,与蒙古残余势力进行着殊死的较量。在一次战役中,朱元璋的军队捕获了一批俘虏,
2024-03-17 19:40:00
朱元璋俘虏元朝皇族,不但不杀还指望他统一蒙古
...赋从历史的洪流中脱颖而出,这个人就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他结束了对中原百姓暴虐统治长达几十年的元朝,使得备受欺凌的汉人重归王朝正统。他是带着对元朝绝对的恨意才起兵推翻了暴元
2024-03-23 06:00:00
朱元璋俘虏了一个8岁男孩,男孩对他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贵族难以应对,最终导致元朝末期各地起义爆发,其中以朱元璋带领的红巾军最终笑到了最后,建立了明朝,将元朝统治者赶至北方。元朝的统治始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其孙忽必烈在1260
2024-12-16 12:33:00
八岁男孩被俘虏后,淡定地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八岁男孩“狂言”,却让朱元璋放人:背后藏着怎样的权谋和气度?“一个八岁小毛孩,竟然敢在朝堂上放狂话,说自己能统一蒙古?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朝堂之上,愤怒的大臣们纷纷喊着要杀了这
2024-12-18 09:44:00
元亡后,百万蒙古女子被俘,朱元璋是如何处置的
...避免地灭亡了,打败元朝的正是出身农民的“草根”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建立起大明王朝之后,全国还残留了许多蒙古族的百姓,那么他是如何处置这些人的呢?朱元璋之所以能够起义成功、坐上皇
2024-06-19 21:46:00
朱元璋灭了元朝后,如何对待俘虏的数10万蒙古女人?方法很简单
元朝末年,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军,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他们互相攻伐。最后,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大明成立了。大明建国后,朱元璋颁布了《谕中原檄》,其核心内容是“驱逐
2024-10-17 10:46:00
朱元璋的仁政:放走元顺帝之孙,买的里八剌的未来命运如何?
...上口出狂言,然而其他官员却纷纷开始劝谏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微臣认为万万不能放过他,若是放走他,必是后患无穷,不如现在就将其解决掉,以除后患。”朝中
2024-04-12 18:37:00
朱元璋性格残暴,元朝覆灭后他是怎样处理蒙古俘虏的呢?
在我国古代所有皇帝中,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是最差的,不过,艰难的环境却并未击败他,反而让他奋起斗争。在成为皇帝后,朱元璋为明朝的统治付出了所有精力,他也创造了极高的成就。不过,朱元璋
2023-06-25 11:28:00
朱祁镇为什么能够重返明朝呢
...实力悬殊在政治上,明朝有着明确的统治制度,经过初期朱元璋、朱棣等几个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力已经起来了。而蒙古内部长期内斗、分裂,看似强大,实则内部四分五裂,势力早已不强。正统初
2023-05-04 1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