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国在投靠了晋国后,为何又偷偷和楚国眉来眼去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6: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孟明视一看,原来想偷袭,现在看来不成了

郑国在投靠了晋国后,为何又偷偷和楚国眉来眼去的

郑国在投靠了晋国后,又偷偷和楚国眉来眼去的,惹了霸主晋文公的怒气,引来秦、晋联军的讨伐。

联军列阵城下,郑君自是慌乱不已,这时,臣下说,有能人能退秦师,便推荐了养马的小官烛之武。

能够有知人的臣子,郑伯何其幸也!

烛之武其人,一直怀才不遇,连名字都没有。烛是地名,烛之武,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烛地来的小武子。在《东周列国志》中,干脆叫他为烛武,也没错。

烛之武这个养马的小官,和大师兄在闹天宫以前的弼马温这个职位相当,而且,一干几十年,换了几任国君,没有任何职务变动,放在现在,不过是个老不中用的等死的人。

郑君找到他布置工作的时候,他还是有怨气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人家,现在老了,更加无能为力了”。郑君无奈,说些好话,说:“我平时不用你,事急才想到你,这是寡人的不对。”

烛之武也无奈,只得说:“我去吧。”

一个郑国,临危时,却只能由七十老人出马。可见不善用人,就是个被欺负的相!

烛之武同志不顾七旬高龄,从城墙垂绳而下,直奔秦营,一番言辞,不但说退秦师,而且,让秦穆公派了几个将领,带了几千人马帮郑国守北门。

烛之武入秦营的那一番话,核心思想就是四个字:分析利害。替秦国分析利害,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向秦穆公说明,灭了郑,晋的好处多过秦,相比之下,秦国灭郑不划算!

烛之武让秦穆公知道,灭了郑国,对秦不利,整个说辞中,没有提到半句郑国的利益,而是全部站在秦国的立场。不知而今战略忽悠局的局长有这等纵横术没?

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叫《烛之武退秦师》。“东道主”这个词就是这番说辞中来的。

要不说,高手就是高手呢,语言的力量,原来是真能胜过千军万马的。

要说这郑国的国君,也是个善于得罪人的,这边,才签了晋国的小弟,熄了晋国的怒火,那边,又惹了秦国的肝火。正好遇上晋文公死了,秦国人认为机会来了,在郑国守北门的将领派人来说,大王您偷偷派兵过来,我们开了城门,拿下郑国,轻松!就算晋国知道,他们在搞内部权力再分配的大事,也莫可奈何。

秦军的偷袭大军,由名将之花孟明视领兵。才走到半路,被一个牛贩子知道了。

弦高,牛贩子,郑国商人。在低买高卖的路上,得遇秦军。弦高想,秦军千里奔袭,几次经过他国不入,看样子是要袭击郑国啊。一般偷袭,都是趁人不备,如果假装郑国已经知道了,应该就能解郑国之危。

于是,弦高假装是郑国的使者,前来犒军,对孟明视说:我国国君知道秦军要去郑国,这么远跑来,一定很辛苦,国君要我带了点薄礼来犒劳军士。于是,献上十二头牛和几张牛皮。

孟明视一看,原来想偷袭,现在看来不成了。强攻的话,郑国有准备,稍遇反抗,晋军必动。偷袭失去意义,孟明视也就兴趣寥寥,说几句不是要去郑国的客套话,就班师回朝了。

这就是“弦高犒师”的故事。

烛之武,以一人之智敌一师;弦高,以匹夫之智救一国。千载不息,流传至今,现在想来,犹心向往之。

从弦高救国这件事来说,郑国的国君虽然昏庸无能,却不是很扰民,能让老百姓主动舍财救国,却也不容易。

有个成语叫“债台高筑”。说的是在战国末期,周天子虽然名义上富有天下,实际上已经沦落到政令不出城门的地步了。某次,周王因为要出兵伐秦,借了商人地主的钱,募集六千人去打仗,最后,仗没打成,战利品就更没得了。但是,钱借了要还啊,债主们就追着要债。周天子没法,就跑到了一座高台上躲债。

这事在当时是个笑谈,这个台子,被当时人叫为“逃债台”。故事的主角是周赧王,这个“赧”字好,是够让周室先王们赧颜的。

说这个故事,不是要笑话周赧王,是说这些商人地主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借贷行为,自秦以后,何曾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20:36: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晋国,楚国,郑国的资讯:
郑国夹缝求生:晋楚争霸下的外交风云
...为郑国的一个痛点。因为郑国正好处于晋楚两国之间。1.晋国称霸时期早在齐桓公称霸时期,位居南蛮的楚国自恃国大兵强,不尊王室,也不遵从齐国,经常出兵中原,欲与齐国争夺中原的霸主之
2024-03-07 12:25:00
郑悼公执政期间,郑国是怎么衰弱的
...,只是随着春秋乱战力量逐渐削弱而已。郑襄公即位之时晋国楚国之间的百年称霸之战已经开始,此时的楚庄王占据上风,数次出兵攻打郑国,郑襄公成为楚国的附庸。但是郑国的君主们大多有个毛
2022-12-23 17:21:00
晋楚争霸背后的传奇:晋景公的一生
春秋末年,晋国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遍及整个中原,其疆域之广,不仅涵盖了现今的山西全境,还横跨至陕西东北、河北中南、河南西北以及山东西北部和内蒙古的大片区域。这个时代,列国
2024-03-03 14:33:00
雄主楚穆王杀父继位,谋求楚国霸业
...。楚穆王在位后,继续奉行父亲楚成王的战略,即北上和晋国争霸。此时晋国因为崤之战与秦国结仇,于是楚穆王和秦穆公这两位谥号都是“穆”的国君开始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对手晋国。但是秦
2023-04-28 11:31:00
邲之战:春秋时期战争文明的典范
...,春秋则是为了争霸,以及一些堪称奇葩的理由。楚国和晋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楚军战胜晋军之后,还手把手教晋军怎么逃跑,属实是战争中文明的典范了。\"邲之战\"的背景\
2024-02-05 05:09:00
郑国两立新君:内乱与外交策略的博弈
...前582年)的年底,由于受到晋景公欣赏、重视,所以被从晋国释放回国的楚国战俘、‘郢公’钟仪的居中交通和传话,晋楚两国之间早就不约而同想要进行‘和议’的行动发展很顺利;在楚国国
2023-12-05 22:38:00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周匡王六年(前607年),逐渐长大的晋灵公对晋国执政赵盾的擅权专政之举已经越来越不能忍耐,于是准备借助国君的权威,对赵盾下手,以铲除赵氏,夺回大权。不过,赵盾或许是早有准备,或许
2023-12-08 14:26:00
晋景公的霸权策略:从退田伐郯到蒲地会盟
...军将士燮奉命出访鲁国,‘请求’(命令)鲁国君臣配合晋国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一起出兵讨伐东夷小国——郯国;而本年初晋国公族大夫韩穿出使鲁国时,又迫使鲁国将‘汶阳之田’归还给了齐
2023-12-09 06:34:00
郑文公的谥号是什么
...政第三十二年的春天,楚国派出他们的大夫——斗章出使晋国,向晋国请求和解。晋国则派出相对应的大夫阳处父回报楚国愿意和解。由此晋楚之间开始有了正式的沟通。我们说,城濮大战之后板块
2022-12-23 17:27:00
晋景公继位后是如何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
...秦楚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邲之战 公元前599年(景公元年)的春季,陈国大夫夏征舒杀
2024-06-28 14: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