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14:26:00 来源:戏说三国

周匡王六年(前607年),逐渐长大的晋灵公对晋国执政赵盾的擅权专政之举已经越来越不能忍耐,于是准备借助国君的权威,对赵盾下手,以铲除赵氏,夺回大权。不过,赵盾或许是早有准备,或许是神灵庇佑,总之数次躲过了晋灵公指使的暗杀、大难不死,最终逃出了绛都,躲到晋国边境避祸。

此后,自以为大功告成的晋灵公放松了警惕,没有将赵氏势力彻底清除,还继续重用赵氏子弟赵穿(晋襄公女婿、晋灵公姐夫),终于导致被赵氏反戈一击。

周匡王六年(前607年)九月二十六,晋灵公由赵穿护卫,出游桃园,结果半途中赵穿突然发动了对国君的袭击,晋灵公毫无防备、当场被杀;赵穿随即派出使者,将赵盾接回了绛都,继续以晋中军将兼执政大夫的身份主持国政。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赵盾继续掌权后,派赵穿到王都雒邑,将此时担任天子卿士的晋文公幼子(晋襄公之弟、晋灵公叔父)、公子黑臀接回国,继承晋侯之位,即晋成公。

在晋国的这一场君臣对抗政变中,魏氏家族成员都严守中立(或者说骑墙),没有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

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晋国的实际统治者、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夏日之阳”赵盾去世,赵盾的心腹、上军将郤缺越过了排名第二的中军佐荀林父,继任中军将。郤缺能力虽然不如赵盾强,但为人忠直、行事稳健、侍奉国君勤勉,晋国由他来协助执政,大体上保持了赵盾时期的稳定和强盛地位。

但郤缺性格不如赵盾那么强势,无法完全压制其他卿士家族,在控制朝堂方面,郤缺稍显不足。而且,郤缺是越过了中军佐荀林父成为晋国新执政的,这个越级的升迁,确实是触动了晋国其他卿族的既得利益,六卿之间保持了二十年的平衡,也将出现动摇,晋国的历史走向,由此开始改变。

赵盾去世第二年,晋成公也薨逝了,太子獳继位,即晋景公。晋国从国君到执政都换了人,朝堂上的位置需要进行调整,以重新分配利益。而趁着晋国内部权力更替、无暇多顾外部的好时机,被晋国压制了三十年的死敌楚国,在雄才大略的国君楚庄王带领下,先平定国内豪族“斗氏之乱”,再任用贤臣、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大兴农耕,使得楚国的国力迅猛增长,重新恢复了和晋国展开“制霸天下”的竞争局面。

从周定王七年(前600年)开始,楚庄王趁晋国内部调整权力位置的机会,连续率楚军北上,攻伐晋国在中原地区的重要盟友郑国。虽然晋国也很快派兵南下救郑,和楚军展开了柳棼之战、颖北之战,并两次小胜楚军遏制了楚国的扩张企图;但楚庄王毫不气馁,决心继续进攻晋国的盟友郑、陈,逐步动摇晋国的霸权,把楚国的影响力推进到大河以北,寻机与晋国进行会战,直至打败晋军、重登诸侯霸主的称号。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周定王九年(前598年),楚庄王趁陈国发生内乱、陈灵公被弑杀的机会,率军出兵伐陈,诛杀叛臣夏徵舒;当时陈太子午避难至晋国,楚庄王在楚大夫申叔时的规劝下,放弃吞并陈国,而是从从晋国接回太子午,立为国君,即陈成公,恢复了陈国社稷。

平定陈国内乱、恢复陈国社稷之后,楚国在诸侯间的形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强横无礼,而有所改观。因此,楚庄王决心再次出兵讨伐之前“背盟”的郑国(在楚军的压力下,郑国一度附楚,不过楚军撤退后、郑国又改附晋),通过伐郑而引诱晋国出兵,随之与其进行大规模野外会战、并击败晋军,夺取(或者削弱)其诸侯霸主地位。

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春,楚军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整、战备,后勤粮秣以及军械物资都准备充足,且军队士气高昂,积极求战;于是,楚庄王亲率楚国三军出征,向郑国发起了再一次进攻。

在楚军大规模攻郑的同时,晋中军将兼执政大夫、老臣郤缺去突然世了,晋国朝堂上下都在手忙脚乱地重新调整人事、进行权力分配,诸卿家族也都在趁机扩大家族利益、占据有利位置;因此,晋国还暂时顾不上出兵援郑,郑襄公向晋国派出求援的使者无功而返。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楚军已经兵临城下,但晋国援军却迟迟不到,郑襄公无奈之下、只有坚守国都新郑,以待援军;楚军包围了新郑三个月,期间曾经稍稍退兵,想让郑国主动投降,但郑襄公并没有归降,而是继续坚守。楚庄王于是加紧了攻城,终于击破新郑,从皇门冲进了城内。郑襄公走投无路,只得‘肉袒牵羊’,向楚国表示臣服。

楚庄王接见了郑襄公,先客客气气地让他穿好衣服,以诸侯会相见之礼对待,然后让他回宫休息。随后的军事会议中,楚国大夫们都劝楚庄王不要轻易放过郑国,但楚庄王不同意大夫们的意见,力排众议,决定和郑国订立新盟约、两国议和。

楚庄王这么做,一方面使楚国可以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另一方面,楚庄王也是考虑到楚军远征国外,历经近四个月的征战,士卒已疲惫不堪,假如一意孤行“灭郑”,事后的地方弹压行动,疲惫不堪的楚军恐怕没那么多精力去执行,搞不好弄巧成拙,到时候楚国可就被动了。

因此,楚庄王在决定和郑国议和后,便率楚军主力退出郑新郑,留下大夫潘尪和郑襄公协商重新订立盟约事宜,楚国伐郑之役暂时结束;但楚庄王率楚军撤离新郑后,仅仅只后退了一舍之地(三十里),大军依旧驻扎在郑国境内,就地休整,等待着(即将出兵救郑的)晋军到来。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在楚国迫使郑国最终屈服、重新盟誓归附的时候,晋国的朝堂权力分配行动也终于完成,经过激烈的博弈和利益交换后,当了二十多年晋国朝堂二把手的荀林父总算得以再进一步,从中军佐升为中军将兼执政大夫,成为继赵盾、郤缺之后的晋国第七任执政。

而晋国其余五卿的位置,则被中军佐先觳(晋国第二任正卿先轸之孙)、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晋国第六任正卿郤缺之子)、下军将赵朔(晋国第五任正卿赵盾之子)、下军佐栾书所占据。

当时,在郤缺去世后的晋国朝堂权力分配中,晋国各卿士家族相互激烈争斗,除了没有刀兵相向外,其他的手段都用尽了;而在这一场新的朝堂调整中,赵氏的旁支、晋国邯郸大夫赵旃(赵穿之子、此时赵穿已经去世)用尽了心思也没能获得一个卿位,只能继任父亲的邯郸大夫之职。

另外,魏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下军大夫魏錡(即吕錡,魏寿余之子),自认为不去争取卿士位置、主动让贤,怎么也能获得一个“公族大夫”的位置;但事与愿违,魏氏人微言轻,分量不足,魏錡的“公族大夫”希望也泡了汤,只得继续留任下军大夫。

因为各自的“晋升”希望都被以中军将荀林父为首的六卿们所驳回,所以赵旃、魏锜心中对现有的晋国朝堂人事安排充满了怨恨,对执政的六卿也一肚子的牢骚,总想着朝堂上出点意外,导致卿位有所变动,自己也好趁机上位,为家族争取利益和荣耀。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带着这种“期盼出事”、甚至有“故意闹事”想法的赵旃和魏锜,将在接下来的晋楚“邲之战”中,以一种轻狂、滑稽、不负责任的冒犯举动,主动挑衅本来已经准备议和的楚国君臣,终于挑动晋楚两军在并没有完全准备好的状态下进行了大规模会战,晋军因此失去了战场主动权,被迫撤退,还因此蒙受重大损失。

虽然赵旃、魏锜两人惹出了这么大的祸端,但事后晋国出来背锅的,却是中军佐先縠(先縠确实是导致晋军失败第一责任人),中军将荀林父也主动承担了责任,赵旃、魏锜两人得以躲过一劫,没有遭受重大的处罚,家族得保平安(当然,卿士和公族大夫的位置,赵旃和魏锜就不要再想了)。

而晋国老牌功臣卿士家族先氏(先轸的后裔),因为这一次的战争失败,被国君晋景公以“勾结外人、图谋国家”的罪名,以及追论先縠“邲之战”时的失败责任,将先氏全族诛灭。晋国卿士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先氏,就此彻底消失于历史之中(其他卿族在此期间,也多有落井下石、推波助澜,以瓜分先氏被诛灭后所留下的封地、财物、仆役等利益)。

再回到之前的内容在内部权力、利益好不容易重新分配完毕后,晋国君臣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盟友郑国正在被死敌楚国围攻,再不发兵救援的话,郑国将被楚国再次拿下,那晋国就太有失“诸侯霸主”的颜面了。

于是,在奏报晋景公同意之后,晋中军将荀林父率晋三军出征,援救盟友郑国。晋中军佐先觳、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下军将赵朔、下军佐栾书等五卿也全部出动,随同主帅荀林父一起出征。身为下军大夫的魏锜,以及赵氏邯郸大夫的赵旃,也各自率军随同出征。

荀林父刚刚率晋军抵达大河(黄河)北岸、还没来得及渡河,就得到了楚国已击败郑国、并和郑国订立新盟约的消息。为了不至于师出无功,白白耗费物资、军力,荀林父准备暂时退兵,等楚国离开郑国后,再行出兵收拾局面(之前几次,晋国就是这么做的)。

另外几位卿士中,上军将士会同意主帅荀林父的意见,赞同退兵以待来日。但年轻气盛的中军佐先觳却坚决不同意,还讽刺荀林父遇强敌就退却,不是大丈夫;自己身为先氏之后,不能给祖先蒙羞,做出不是大丈夫所作的事。

于是,先觳不顾劝解,带着自己所属的军队、以及先氏私兵,和晋军主力分开,自行渡过大河,准备独自发起对楚军的作战。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先觳率先先渡河后,荀林父很是尴尬,拿不定主意接下来该如何进军。后来,在其弟荀首(晋国智氏的先祖),以及三军司马韩厥(日后晋国韩氏的先祖)的谏言下,荀林父下定决心,率剩余军队全部渡河,与先觳的军队会合,准备和楚军正面接战。

晋军渡河的消息,很快被楚庄王得知,于是楚庄王召集大夫,商议应对。令尹孙叔敖不建议和晋军直接对抗,劝楚庄王班师。但楚大夫伍参(伍子胥曾祖父)对楚庄王进言说目前晋国内部军令不统一、将佐不和,晋军此次必败。何况楚王是君,晋国诸卿是臣,“君避臣”,楚国的颜面何在。

在伍参的谏言激励下,楚庄王决定不退兵避让,而是正面迎击晋军、维护楚国的声誉和自己的尊严,当即下令楚军“北辕、正旆”,北上和晋军交战。

楚军北上后,驻军管地(河南郑州附近),晋军渡河后,驻军敖、鄗二山之间(河南荥阳三皇山),两军相距很近、展开对峙。此时,为了报复楚国的压迫,和和洗刷心中的耻辱,郑襄公也暗中派皇戌出使晋军大营,鼓动晋军向楚军作战。

皇戌入晋营后,鼓动荀林父出兵和楚军交战,并承诺郑军愿意作为后援,内外夹击楚军。中军佐先觳当即表态要立即出兵打败楚国的挑衅、恢复晋国的威严;晋中军大夫赵括、下军大夫赵同(都是赵盾异母弟)也赞同先觳的意见,赞同出兵,恢复和郑国的盟约。

下军佐栾书、下军将赵朔(赵盾之子)却看出了郑国君臣的“择胜者而附”心思,于是反对和楚军立即开战,指出郑国鼓动晋军和楚军开战,其实是拿晋军当做占卜用的龟甲,不能上当,应该以议和为上。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在大敌当前之际,晋国诸卿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对于和楚军是开战还是和议展开了激烈地争论,谁都不能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晋军内部的意见始终没有统一;面对两难局面,荀林父久久不能决断,到底是开战还是议和。

为了麻痹、误导晋军将佐,楚庄王又派出楚国少宰出使晋营,求见荀林父,“请求”晋国撤军,声称楚国此次出兵,都是为了教导、安抚郑国,不敢得罪大国(指晋国),还请晋军早些撤军,不必在此地久留(客气地表达了让晋军滚蛋的诉求)。

荀林父自然不会降低身份亲自接见楚使,便委派上军将士会暂时以“行人”的身份(行人,即春秋时期的外交官)接待并回答楚使,说周天子曾命晋国先君‘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现在寡君(指晋景公)派下臣们来质问郑国为何不遵守王命,不敢劳动贵国官员前来迎送,恭敬拜谢贵国国君的命令(也是很客气地让楚国使者哪里凉快回哪里去)。

士会客客气气地完成了和楚国使者的“废话外交”,然后将楚使送出军营,遣送回楚营。可自信心爆棚的中军佐先縠得知士会和楚国使者的“外交谈判”答复内容后,觉得士会的回答一点都不霸气,过于尊重楚国、且有自灭威风之嫌。

于是,先縠自作主张,让中军大夫赵括追上楚使,擅自更改了晋国的外交回复,毫不客气地训斥楚使说,之前我们行人的答复有误,现在重新回复贵使我们寡君(晋景公)的命令是让我们将大国(楚国)的痕迹移出郑国(代指打败楚军、并将其赶出郑国),我们做臣子的,没有办法逃避我们寡君的命令,谨以此回复贵国国君!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楚使面对赵括的重新答复哭笑不得,又因此知道了晋军内部的矛盾分歧不可调和,于是在回到楚营后,立即将两份内容大相径庭的回辞交给了楚庄王审阅;楚庄王据此更加明白,晋国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相互拆台、军令不能统一,晋军实力将因此而大大削弱,楚军可以一战而胜之。

楚庄王于是假装畏惧晋军,再次派使者向晋国“求和”,以使晋军将佐思想更加松懈麻痹,放松仅有的警惕。此时,荀林父正因先觳擅自更改对楚国的外交答辞而气恼不已、又没有更好办法约束先縠的骄纵自大、不听军令。见楚国第二次派使者主动请和后,荀林父决心就此顺势罢兵、退回国内,稳住外部环境后,再寻机收拾不听号令的先縠。因此,荀林父当即同意了楚国的“议和”请求,并让士会和楚使约定好盟誓的日期。

但楚庄王的议和本意是麻痹、欺骗晋军,又不是真的要和晋军达成和议,为了激怒晋军中的主战派,使晋军内部的分歧更加明显,楚庄王故意派楚大夫许伯、乐伯、摄叔三人驾车向晋军邀战、挑衅晋军;三人驾车直冲入因“即将达成议和”而没有严密防备的晋军大营、杀晋军一人、生俘一人,带回车上,胜利返回楚营。

本来已经快要达成盟誓,但楚军却“不讲武德”,突然来挑衅,这让晋军上下都很没有面子,不但主战派一片“坚决请战”的要求,就连士会、栾书等主和派也气愤不已,想要带人去质问楚庄王,询问其为何出尔反尔,袭击晋军。

身为下军大夫的魏锜,当初就因为想要当公族大夫而没能如愿,所以对六卿们心怀怨恨,这一次随军出征时,心里就盼望晋军在战场上最好遭遇失败,六卿之中有人将因此而承担责任、丢失卿位,自己也好趁机取而代之、登上朝堂,成为卿士。

邯郸大夫赵旃,和魏锜的心思一样,都是因为当初在朝堂人事调整时,争夺卿士位置而没有成功,因此对六卿怀恨在心,同样期待着晋军失利,自己能借机上位;

于是,魏锜、赵旃怀着共同的目的,以“楚军欺人太甚”为由,向荀林父提出出战请求,也要单车攻击楚军、回敬楚国的挑衅。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这不是魏锜和赵旃是要逞英雄、冒着高风险去进行决死突击,而是以此故意破坏晋国和楚国即将达成的盟约,并让晋军在随后的战场上失利,导致六卿中有人会因此承担责任,然后达成自己趁机上位、进入卿位的目的。

接下来,晋楚邲之战的结果,全因为魏锜和赵旃的私心、头铁,彻底改变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晋楚之争看春秋时期的权力游戏
...联姻的盛举也。”晋国史料以此为始,辅佐晋文公灭楚。楚庄王也把“国之力者,以诚为先”挂在嘴边,说楚献公已经老矣,身体或许不大好,要求晋献公去照顾他。晋献公答应了楚献公,于是楚献
2024-03-27 06:23:00
晋楚百年争霸,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长期对抗
...楚大夫范看到了晋国灵公即位后的衰落迹象,对楚穆王(楚庄王父亲)说“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楚庄王称霸与楚国的霸业公元前618年,楚穆王伐郑,逼迫郑国归附与楚讲和,次
2023-05-21 10:43:00
楚庄王与夏姬的纠葛与纷争
...伐郑之役、成功逼迫郑国签订了辰陵之盟、收伏了郑国的楚庄王觉得可以借机会对陈国动手了,于是用‘夏氏作乱、陈国不宁’为由,再率大军向处于内乱中的陈国发起了进攻,讨伐弑君自立的陈国
2023-12-16 22:10:00
一代雄主晋景公跌入粪坑而亡,被嘲弄了两千余年
...的霸主地位。在南面,云梦泽的周围,由另一位春秋霸主楚庄王领导的楚国,正在日益强大起来,并且野心勃勃,垂涎于北方的郑、宋等小而富庶的国家。而对这些国家下手,就必然威胁到晋国的利
2023-05-02 05:50:00
...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
2023-09-02 13:56:00
“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的成语,不熟悉历史的可能觉得当时楚国的实力很强盛,楚庄王想凭此一统天下,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01:楚庄王为什么要到洛阳去?在此之前二十多年,秦、晋将大批戎人迁到洛阳周边,严重
2024-04-22 15:27:00
楚庄王怎样使的内忧外患的楚国得以强大,自己又成为霸主的呢
楚庄王熊旅,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穆王之子,春秋战国时期五大霸主之一。当时的楚庄王继位时还不足二十岁,此时的楚国国内矛盾重重,在复杂的形式下,年轻的楚庄王以怎样的对策来面对呢?在
2024-04-22 10:33:00
春秋五霸揭秘:齐桓公、晋文公领衔的霸权纷争
...种的说法,其中齐桓公、晋文公是毫无争议的,秦穆公、楚庄王也是大概率成为五霸之一,而宋襄公、郑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则争议极大。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乃姜氏齐
2024-03-12 13:42:00
聊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史记》,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上台之后贪图享乐,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从来不过问政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国之将灭的时候,楚庄王却以迅雷不及耳之势,问鼎中
2023-02-08 11: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