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内升外引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副中心将实施五项教育提升工程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北京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昨天举行,通州区教委主任刘中阁透露,该区将实施五项教育提升工程——深化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分层分类提升干部教师素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双师课堂”,带动农村学校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而整体提升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水平。
刘中阁介绍,通州区坚持内升外引,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城市副中心自规划建设以来,已引进人大附中、景山学校、黄城根小学、北海幼儿园等17所市级优质学校,一批优质资源校先后到通州区办学,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内升”方面,依托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该区实施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速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该区8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本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范围,与结对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一系列结对活动,实现全域覆盖。
下一步,通州区将深化实施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全域范围内“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整体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学段、长链条、组团式发展。该区还将分层分类实施干部教师培养行动,启动培养优秀校级干部的“头雁工程”、培养教育家型教师的“名师工程”、面向全员教师的“强师工程”。同时,依托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打造学科基地、教科研基地,促进区域教研水平整体提升。
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工程将在城市副中心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州区将加大对5G、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课堂、未来教室等新技术与教学管理融合模式的探索应用,推进“数据中枢”教育大数据平台、“智慧+”教学研评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建设覆盖城乡的“双师课堂”。
今后,通州区将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集团化、共同体、手拉手合作等方式,加快农村学校质量整体提升。同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成立区级创新学院,建立小初高跨学段贯通培养机制,建设一批科学教育实验校,创建科学教育实验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