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养生消费群体年轻化,Z世代成为药食同源产品创新主力。从草本茶饮到功能性零食,这类产品快速渗透多领域,但标准化缺失、同质化等问题凸显。目前,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超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加速规范化建设是产业破圈发展关键。(10月28日《工人日报》)
当养生成为Z世代的生活日常,枸杞、黄芪等中药材频繁现身休闲零食、乳品饮品,药食同源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超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突破2万亿元,这既体现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也展现了产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然而,标准缺失、产品同质化、虚假宣传等问题随之而来,若想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建设迫在眉睫。
从“药材”到“食材”的跨界,实则需打通生产、加工、宣传、监管全链条。当前市场乱象频出:部分企业盲目跟风,既不研究药材与食材适配性,也不遵循生产标准,致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产品为博眼球随意添加药材,剂量失控,健康价值难显,还可能引发药性冲突;另一些则陷入同质化竞争,盲目模仿热门产品,缺乏配方、口感与功效创新,最终只能以低价恶性竞争,严重制约产业长远发展。
更需警惕宣传乱象。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对药食同源知识的认知盲区,夸大产品功效,将普通食品包装成“治病神药”,编造“零副作用”“全家适用”等虚假话术。此类过度营销不仅误导消费、破坏市场信任,更违背药食同源“药食兼顾、健康辅助”的定位,一旦引发纠纷或健康问题,将重创行业口碑。
事实上,药食同源赛道规范发展,需“顶层设计”与“行业自律”双轮驱动。政策层面,应尽快完善标准体系,明确中药材使用范围、添加剂量、生产工艺等核心指标,为企业提供清晰规范。监管上,执法部门需严打虚假宣传、违规添加等行为,以抽检曝光、行政处罚等手段强化震慑,倒逼企业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从行业自身来看,企业应摒弃“赚快钱”的短视思维,回归“健康赋能”初心。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深挖中药材营养与食疗价值,结合现代技术开发创新产品,如低糖中药茶饮、温和药膳零食等,以品质塑造竞争力;另一方面坚守诚信,如实标注成分、功效与适用人群,杜绝夸大误导,以透明信息赢取消费者信任。
消费者需理性看待药食同源产品,谨记“食品≠药品”,警惕夸大治疗功效的宣传,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科学选购。唯有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协同共治,药食同源产业方能行稳致远。中药材跨界食品是健康消费趋势下的创新融合,但新兴赛道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保障。期待通过标准完善、严格监管与行业自律,实现药食同源产业“健康”与“市场”双赢,让消费者吃得美味又健康。(吴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