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梁晓声表达出对于文学形态多元化的理解,同时也不避讳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功利之心。

文学也有功利 你要问清自己
大皖新闻:您的很多作品,包括《人世间》都变成了影视作品。您觉得,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跟文学创作有什么不太一样的地方?
梁晓声:我没有改编过我自己的作品。我自己的作品分为两种影视化的情况,一种是别人改编的;还有一种呢,我直接拿起笔来创作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比如说《年轮》、《知青》和《雪城》;比如说我这个月底要到香港去参加一个电影会议,我也有电影在那里,这个时候是直接创作。
大皖新闻:您为什么不改编自己的作品呢?
梁晓声:因为一部作品是这样,当我决定写小说的时候,它一定是小说的元素会更多一些。小说的元素和影视的元素还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时候就决定了一种写法,小说是要特别在意语言的,而影视剧本可能就不是特别在意语言,(即便)在意也只不过是在意对话。影视剧本就强调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在什么什么情绪下说什么话就够了,它只是要你写得清楚明白,去掉一切的文学语言,这可能就是二者的区别。
大皖新闻:你在座谈会上也谈到写作的功利问题,包括文学创作在不同年代的红利,这是不要避讳的问题。
梁晓声:以前有些省份的作家得奖之后回到本省,在火车站是铺了红地毯的。然后就是有农转工、工转干等红利。但是我在得了三次全国奖之后——两个短篇,一个中篇,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所住的房子,只不过是从11点几平方米转到14点几平方米。它也不是完全有这红利的,你在分房子的时候只能增加2分,2分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你能达到正科级的那种分房的条件。当时全国的短篇小说奖300元。中篇小说奖500元,长篇小说奖,像刘心武他们是5000元。我发一个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稿费是120元,那个时候工资是四十几元,很满足。
大皖新闻:据说那会儿您的作品被改编,不卖版权,还要请人家吃饭。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包括《雪城》改编成影视的时候,都没有版权,我还要请他们吃饭。我就觉得我的作品被他们改编了,对吧?我们承认,文学除了爱好还有功利。对于我们来说,功利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是名,就厂长很关心你了。一有外宾来,就说把编辑室小梁叫来,我们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的动力。那你们现在面对的情况不一样,你们面对的功利市场也很大,远远超出想象。我在讲课的时候,说下面都是网络的作者,我没讲两句就被打断了。说梁老师我们是来听干货的,这个课讲的跟我们毫无关系,我们的时间是金钱。然后别人就提醒了,梁老师,你还真要注意,坐在这里的都是几千万身家的人。说句实在话,你们要问自己,谁写作没有功利,完全凭爱好的?也就是纳兰性德他们这样的人可以,我们多数人都是爱好加功利。在目前的情况下,你要加什么?加多少?加多少够?你要的有多急?你走出去了,还能不能回来?那你把这个解决好了,其他的才是我们来讨论的问题。

成为马伯庸很好 如果你可以的话
大皖新闻:梁老师,在座谈会上,您特别提到了马伯庸,您说年轻作家都成为马伯庸,其实也不错。
梁晓声:那是很好啊,对不对?都成为马伯庸的话,当然,事实上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成为马伯庸。还有一部书很畅销,叫《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叫当年明月,对吧?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成为当年明月,我就成为不了马伯庸,我也成为不了当年明月。当然,他们也成不了我。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我们的作者中有时候成为那样类型的作者,也很好。首先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亲人的生活发生向好的变化。然后呢,大家喜欢看那样的作品,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最早的时候,我们看西方的侦探小说等,都是一个意思。人类还是娱乐的动物,消遣的动物,文学本身和文学的衍生品,戏剧电影等等,这也是功能之一。
大皖新闻:现在短视频很火嘛,短剧比较追求短平快。能不能谈一下您对这个的看法。
梁晓声:我没有看过一集短剧。我也只不过听别人说到过短剧,或者在手机上,我看到过关于短剧的标题,大致是霸道总裁爱上什么什么,或者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多少亿的一个女婿,然后隐藏得很深,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然后跟丈母娘怎么样发生冲突,大致是是这些。如果能够带给人们和看相声看小品一样的欢乐,大家需要休息嘛,那就看一看。但是,如果一个人沉湎于看这些,那我觉得是非常奇怪的。因为我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部书里面好像谈到过这个问题,尤其是我们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儿女,如果把这个当成自己所拥抱的文化,而且长期的拥抱,那你就只有认命,而且你也怨不得别人。
大皖新闻:获得茅盾文学奖,对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吗?它对您的写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梁晓声:获奖肯定是一个肯定和鼓励,大家都对你另眼相看了。但是我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得了三次全国奖了。那时候短篇小说奖就是今天的鲁奖,我已经得了三次了。所以我是一个早早就成名,但是也没有特别得到红利,我就是稿费而已。但这使我的写作可能变得纯粹一些。
大皖新闻:所以没有各种身份,也是您刻意想保持的一个状态。
梁晓声:对。我很喜欢,而且没有身份的话,别人也就不会看你,是那个身份还这么写作,对吧?没有身份就更加剧了我想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跟随自己内心里面的那种愿望。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