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朱林兴
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蕴含丰富的内涵。商品二重性折射出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劳动对象。
一般认为,关于商品二重性的认识,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他在《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物品具有两种用途,即使用和交换。他还说:“5张床=1间房子”和“5张床=若干货币”没有本质的区别。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别的商品来表示,床和屋可以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具有同一性。不过,他没有能够揭示这种同一性是什么,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实,我国思想家墨子在更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商品二重性。墨子提出过不少颇有特色的经济思想,如兼爱交利论、劳动与人口思想、社会分工思想、节用思想和财政思想等。史料记载,他还专门论述过商品二重性,即“为履以买,不为履”,意思是把制成的鞋用来交换别的东西,对鞋匠来说已不再作为鞋来使用了。
在这里,墨子看到了商品二重性。但其局限性在于,他没有继续向前走,没有触及商品二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决定不同商品可以交换的共同因素。由此,影响到了其在“商品价格由什么决定”问题上的唯心看法。墨子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买卖双方的主观欲望。
对商品二重性的认识加以完善并深刻揭露其本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提出,商品是一种二重性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也就是商品的价值,它表现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从历史发展脉络可见,任何真理和科学发明都是由许多人前仆后继、不断开拓和共同努力的结果。俗话说:“砻糠搓绳起头难。”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起初有了粗浅认识,也不显眼。但正是这个不显眼,为后人悄悄推开了一扇新窗户,为最终获得巨大成就架起了梯子。
人类对商品二重性的认识和运用,概不例外。墨子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那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能敏锐地发现商品二重性,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折射了中华先贤的伟大创造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