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庆余年2》: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6-06 08:5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庆余年2》在万众期待中登场,也在万众期待中落幕。第一季挖的坑还没有填完,第二季的收尾又留下了更多悬念。无论广大观众对其评价是褒是贬,都不可否认本剧在流量方面的大获成功。然而,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庆余年2》的口碑下滑,或许也和对流量的过度追逐不无关系。

纵观当下的影视剧,凡是要追求“大火”“出圈”,最有把握的手段无疑就是紧盯受众的情绪价值。从霸道总裁的甜宠剧到大女主的职场剧,形式千变万化,但套路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受众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抚慰,影视剧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双手奉上。

就此而言,脱胎于网络文学的本剧具有先天的优势——还有谁能比网文作者更懂得观众的心理呢?但和一般单纯强调“爽感”,只会用升级打怪一招鲜的网络文学作品相比,《庆余年》还有一定的人文性追求,这突出体现在主人公范闲对所谓“公平”“正义”等价值观的追求。这当然是《庆余年》的可贵之处,可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流量已经逐渐压倒甚至湮没了文本中思想性的探索。

首先,《庆余年》有没有必要拍得那么长?第二季的结尾处,就连剧中的人物也忍不住发问:下一季不会又要等好几年吧。已经有网友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本剧能把一本小说的容量压缩到一季以内,无论口碑和评分都能更上一层楼。

而《庆余年》之所以越拍越长的原因,大家显然是心知肚明的。事实上,本季开播后,“每一集里夹杂了多少广告”的话题就冲上热搜话题。既然有陈道明、吴刚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的坐镇,本剧的营收压力可想而知。剧集拍得越长,收益自然也就越多,但相应的,创作者不得不持续“注水”,这也是为什么本季从开播以来就被不少网友吐槽节奏拖沓、枝蔓过多的根本原因。

其次,不少细心的观众都发现,第二季的人设较之上一季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歪曲”。不仅包括林婉儿、叶灵儿在内的一众女性角色逐渐边缘化,就连很多男性角色也开始变得油嘴滑舌,整天忙着插科打诨。如果说上一季的精髓在于范闲所持有的现代社会观念与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碰撞,那么在第二季,登场的人物似乎都有了“现代意识”,以至于本剧像许多观众吐槽的那样,渐渐滑向了“情景喜剧”。

这并不是说,本剧主创的创作功力在第二季出现了下滑,而是为了营造所谓“卖点”,方便所谓“营销”,费尽心思捣鼓出来的新桥段。如今,在社交媒体的短视频里,单独把《庆余年2》的众多片段集锦拿出来,很能吸引眼球,可是当这些桥段组合成一整部剧时,各种支离破碎、东拉西扯的痕迹就掩藏不住了。如果说《庆余年》对观众的一大吸引力就是性格复杂、正邪难辨的人物,那么如今为了凸显所谓“网感”,获得更多流量而让主要角色纷纷趋向平面化、脸谱化,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本剧的主旨也呈现出自我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迹象。范闲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原因就在于他的“二重性”——一方面,他并不是个天生就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正相反,他具有偷懒、圆滑、任性等十分接地气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又看不惯世间一切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这种反差带来的不仅是新鲜感,也拉近了剧中人物与受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容易对范闲产生认同。

然而,在第二季中,为了不断向观众输出情绪价值,范闲的许多行为似乎也有了偏离了轨道的危险。比如,就连播出平台都大大方方地承认,范闲的青云直上,离不开五位“爹”的助力,这就让他对封建王朝权力体制的质疑根本上失去了说服力。又比如,在收复邓子越的过程中,范闲对其直言,他已经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因为缺少靠山,而现在他就是邓子越的“靠山”。也就是说,范闲不过是站在权力的立场反对权力,这显然是一种“虚伪”。

从播出效果来看,范闲在宫廷中的争斗确实很吸睛,极易成为流量的源泉,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范闲在观念上的“精神分裂”似乎也已经越来越明显。进而言之,接下去的第三季到底应该弥合范闲价值观中的一系列裂痕,又应该如何在“流量”与思想性之间求得平衡,确实值得创作者好好思考一番。

无论如何,《庆余年》的大火证明网络文学完全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当年野蛮生长的网络文学也曾经因为格调不高、过度套路化等问题受到质疑,但时间已经证明,经历优胜劣汰、自我更新之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值得期待。因此,《庆余年2》暴露的问题和遭受的批评也并不可怕,公众仍然期待,在复盘之后,本剧可以迎来一个令人激动的完美收尾。

《庆余年2》: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网点评《庆余年2》,言辞犀利,句句说到了观众心坎上
...受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人民网还提到,《庆余年》是网络文学IP运营的又一成功案例,不仅是在国内反响热烈,第一季完播后不久,迪士尼就预购了第二季的海外独家发行权。而近些年来,
2024-05-25 16:48:00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古装题材的网络文学一直都是影视改编的一大来源,近年来其改编数量不断增多,并受到观众的追捧,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趋势。例如近期收官的电视剧《与凤行》,改编自晋
2024-05-07 00:00:00
用短剧跟阅文拼,番茄小说胜算几何
...《红星新文化》的报道,其所援引的一份2022年北京大学网络文学论坛发布的“番茄小说扫文报告”里,则“将番茄小说上的网文概括为‘套路、标题党、无脑爽’”。去年10月25日,据“
2024-06-27 13:40:00
男频文难改大男主剧,《大奉打更人》糊得有理
...是偶像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原因之一。这其实也暴露了网络文学和偶像剧的一个问题——迎合目标群体,量身定制剧情,自然就很难具有普适性。即使像《甄嬛传》那样的经典,女性受众也远超男
2025-01-09 08:43:00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渐趋精品化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内容优质、题材多样、制作精良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渐趋精品化电视剧《卿卿日常》剧照刘 阳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态势越来越蓬勃,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不仅数量题材越
2023-12-06 06:45:00
《庆余年第二季》海外热播,阅文“文化出海”打造国际化IP
...样,而在网文板块上,阅文可谓是沉淀颇丰。《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全行业海外营收规模超40亿元
2024-05-30 16:22:00
网文IP的风,吹到“下饭剧”?
...94%,且获得了8.6分的豆瓣高评分。类似《长相思》这样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如今越来越常见。而网络文学也慢慢洗去了草根气质,从被质疑到产业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当网
2023-09-22 15:47:00
《全职高手》《庆余年》……这些中国IP火到海外了
...产业精英、文化名人及上百位在全球拥有上亿粉丝的知名网络文学作家等。活动现场将发布阅文IP盛典榜单。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秦伊宸 受访者供图编辑:邓晞责编:孙琼英,吴忠
2025-02-26 20:30:00
“大屏”+“小屏”,精品短剧跨界新机遇
...触发精品化创制、融合传播的发展路径。在网文端,七猫网络文学《玉奴娇》在竖屏的付费短剧和横屏的腾讯十分剧场也皆是爆款,不同类型平台的用户均呈现出适配的特征。长剧IP也备受短剧青
2024-10-12 20:1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