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王雪京,中日医院中医肺病一部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医师协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肿瘤、肺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疾病、哮喘、慢性咳嗽、鼻炎、鼻窦炎、咽炎、支气管扩张、急慢性支气管炎。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尤其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等)。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气血充盈的时机,通过温补阳气、散寒祛湿等方法,调整体质,减少冬季发病或减轻症状。以下是呼吸病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
1. 三伏贴(穴位贴敷)
原理: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盛时),将辛温散寒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生姜等)贴敷于特定穴位(如肺俞、大椎、膻中等),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适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copd等。
时间:每年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疗程,连续3年效果更佳。
2. 中药内服调理
温阳补气方:针对肺脾肾阳虚者(怕冷、易感冒、痰白清稀),常用方如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补肺汤等。
个性化用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避免自行服药。
3. 艾灸疗法
-穴位选择:大椎(散寒)、肺俞(补肺)、足三里(健脾)、关元(温肾)。
- 方法:用艾条悬灸或隔姜灸,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
- 作用: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
4. 食疗调理
- 温补食材:生姜、红枣、山药、核桃、羊肉(适量)、黄芪炖鸡。
- 祛湿化痰:薏米、赤小豆、陈皮、茯苓(可煮粥或煲汤)。
- 禁忌:夏季避免过度贪凉(如冷饮、空调直吹),以免加重体内寒湿。
5. 运动与养生
- 适度运动:夏季可选择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促进阳气升发。
-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适合慢阻肺患者)。
- 晒背:早晨或傍晚晒背部(督脉),吸收自然阳气,每次15~20分钟。
6. 其他外治法
- 拔罐:背部膀胱经走罐,帮助排寒湿。
- 泡脚: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驱寒通络。
注意事项
1.辨证施治:冬病夏治需根据个人体质(如阳虚、气虚、痰湿等)选择方法,建议先咨询中医师。
2.坚持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夏季治疗才能巩固效果。
3. 禁忌人群:孕妇、阴虚火旺(口干舌燥、易上火)、皮肤过敏者慎用贴敷或艾灸。
夏季是调理呼吸病的黄金期,通过综合干预可显著提升冬季的抗病能力。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