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冬季是大雾多发季节,1月8日15时26分,江苏省气象台再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浓雾给交通带来诸多不便,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却很容易被忽略。南京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葛海波主任医师提醒,此时呼吸道疾病患者千万要注意“大雾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为何会有“秋冬雾,杀人刀”的说法?
雾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但在葛海波看来,现在的“雾”与过去的“水雾”不同。由于空气污染的缘故,雾中的水滴容易吸附灰尘和溶解有害物质。加之大雾发生时,空气停滞少动,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和致病菌的雾滴弥漫,不仅不会阻断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对于有基础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还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所以又有“秋冬雾,杀人刀”之称。
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如PM2.5)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以进入呼吸道,刺激气道黏膜,引发气道炎症,导致咳嗽、喉咙痛、喘息和气息急促等症状,进而可能会导致肺泡弹性降低、功能减弱,甚至诱发肺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这也意味着,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乃至肺癌。
“对于哮喘、慢阻肺患者则更是‘雪上加霜’。”葛海波告诉记者,对于本就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和慢阻肺的急性加重。这些患者的呼吸道已经受损,普通的空气污染物或过敏原更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气道收缩、症状恶化。因此,呼吸道疾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大雾病”,注意防护,安全出行。
特别提醒
出现剧烈咽痛和浓痰,应立即就医
如何减少“雾”对人体健康的侵袭?葛海波支了以下几招。
减少外出:大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和吸收。可以暂时减少晨练,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在10点到14点。出行工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者私家车。
戴好口罩: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如果外出时间短,可选择过滤性好的口罩。而长时间在户外的话,则应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兼顾透气性和过滤性的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并及时更换口罩。
避免开窗通风:大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准备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暂停户外晨练:早晨一般是雾最浓的时候,此时锻炼将吸入大量有害物质。要等太阳出来,雾气散去再去户外运动。另外,雾天湿气重,温度低,肌肉比较紧张,运动时要多热身几分钟,等到身体微微出汗,全身的肌肉有弹性才开始运动。
饮食清淡多喝水:雾天的饮食最宜“清肺”,应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食滋阴润肺之物,如百合、梨、木耳、豆浆、蜂蜜、葡萄、石榴、柑橘、荸荠、银耳等,绿豆、红豆、莲子心等煮水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保护黏膜组织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和富含β胡萝卜素的水果,有效增加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
葛海波总结,无论是否是呼吸道疾病敏感人群,如果出现剧烈咽痛、发热、咳嗽、浓痰、喘息、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他提醒,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恶化,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