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北有冬虫夏草,南有金蝉花
金蝉花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被人们当成滋补贡品所青睐
时下也正值金蝉花生长和采挖的旺季
但食用金蝉花要注意!
金蝉花盛宴变“毒宴”
有人甚至住进ICU
台州27岁的王先生(化名)
喝过金蝉花煲汤
对其鲜美的味道念念不忘
近日,王先生特地去附近山上寻找
还真被他发现了一大片
一下子用木棍撬了一百多朵
王先生手机拍下当天的“战利品”
↓↓↓
当天挖到的金蝉花
网上找到的金蝉花图示
随后王先生兴奋地开始邀约朋友
“有野味,快过来,晚上我们聚聚。”
当天晚上,王先生和亲朋好友共8人共享美味、共同滋补,直到深夜才结束。当时有2位觉得吃的时候口感有些苦就没有吃。不曾想,其余6人齐刷刷地全部被这碗鲜美“野味”放倒,2人住进ICU,2人住院,还有2人门诊随访 。
第二天清晨,醒来的小李(化名)发现自己的四肢开始不自主抖动伴随无力感,恶心呕吐还心慌,家人见状立即拨打了120。与此同时,同桌的其他朋友也相继在难受中醒来。陆陆续续得,食用量大点的4人首先被送到了台州恩泽医院急诊科。
急诊室内,症状最重的小李精神萎靡,全身不受控制地一直抖动,眼球不自主震颤,说话、吞咽口水都出现了问题,同时频繁的恶心、呕吐。结合病史,明确小李为金蝉花中毒、中毒性脑病。考虑进食已超6小时,已过洗胃的最佳时间,给予护胃、护肝、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一步行血液灌流联合CRRT等对症治疗,以此清除体内毒素。
所幸来院及时,在监护室2天治疗后,症状好转。小李和另一朋友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目前,4人都还在继续治疗中。
近年来,食用金蝉花中毒的报道时见报端。台州恩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麻贤辉温馨提醒:
金蝉花作为一种和冬虫夏草比较类似的药材,原本物质就是蝉,经过了青霉菌感染之后,就会形成蝉花。它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名贵中药材。但是蝉花品种很多,感染源不同,感染的真菌种类不同,可以出现十几种易与金蝉花混淆的类蝉花,市民很可能误食其他种类的蝉花中毒。还有一种可能,野生的金蝉花没有人为控制采摘时间,容易腐烂霉变,食用后也可能导致中毒,所以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外的东西。
金蝉花中毒,常常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类似菌菇类中毒的症状,严重的还可能继发脑水肿和肝肾功能的损害,更有甚者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而前些天
居住在台州路桥的3位云南籍工人
在水库边发现了一种植物
以为是“金蝉花”
于是采回家后洗净吃
数小时后他们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抽搐、手足发麻等症状,住进了医院ICU,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经鉴定,3人所采摘的并非金蝉花,而是类似蝉花的一种具有毒性的真菌复合体。
众所周知,蝉在地上孵化后不久就转入地下生活,此过程可能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直到羽化。在土壤中的蝉若虫可能会被子囊科真菌感染,真菌吸收营养后长出孢梗束,最终形成虫草复合体。蝉花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区域广泛分布。
蝉花与冬虫夏草属于同属,同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统计,300多种蝉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品种(竹蝉、山蝉、蟪蛄、黑蚱、小鸣蝉等)可以形成药用蝉花。
但并非所有的真菌、蝉复合体都是可食用蝉花。有一种被称作雄蝉花的虫草,又被称作独角龙,存在可能食用毒性,在浙江一带有产,在外观上与蝉花有一定的相似性,常常被误认为蝉花。
“误用独角龙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除独角龙外,还存在多种类蝉花或假蝉花,比如蜂虫草,真菌寄生于大黄蜂形成的,与蝉花外形极为相似,凡是食用后会出现麻痹、抽搐等反应。”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州市卫生监督所)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人周潇潇说。
周潇潇提醒,天然蝉花固然珍贵,在野外采摘需要擦亮眼睛。天然蝉花也未必就绝对安全,蝉花性寒,吃多了可能会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到目前为止,蝉花尚未被列入食药物质目录,若食用需要遵循医师的指导,不建议自行食用,更不可随意采摘野外的蝉花。
综合:望潮APP、台州恩泽医疗中心
来源:台州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