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0 10:53:00 来源:戏说三国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需要多大力气?很多人进行过计算,也给出了不同的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一:树高为十二米左右,直径为二十李密,树的密度为一,则树重三千斤,要拔起来,需要五千到七千斤力气。

计算结果二:树直径五十厘米、高度五米,也有近四立方米,密度零点五,树重两吨,考量到树的根系和手与树的摩擦系数,鲁智深没有五万斤力气拔不起来。

计算结果三:鲁智深的力气比十吨吊车还大,这个结果是笔者几年前计算出来的,现在想来根本就不靠谱,所以计算方式就不复述了。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因为对垂杨柳重量的计算方式不同,所以鲁智深力量的计算结果也不一致,咱们今天的话题可能有人会生气,有人生气之后才会心一笑,当然也有人会一直气得翻白眼,说咱们指桑骂槐——如果林黛玉也能拔出垂杨柳,谁看了脸上会发烧?

河南大相国寺菜园子边上的垂杨柳,应该就是杨柳科的旱柳——杨柳之名并非得自隋炀帝杨广,春秋和南北朝时期就有“杨柳依依”、“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的诗句,那里面的杨柳,就是枝条披拂的垂柳,也就是鲁智深拔的垂杨柳。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有多轻松:“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既没有先用“靠山背”或“铁山靠”先把树根撞松,拔的时候也没有连晃带摇,他就是凭着两臂的力量,像薅草一样把垂杨柳拔了出来。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在水浒原著中,鲁智深力量很大,但觉没有超出人类的范围,他的能量也需要来自食物,饿着肚子就打不赢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吃饱喝足也没打败青面兽杨志和宝光和尚邓元觉。

如果鲁智深真有数吨力气,一拳就能把镇关西的脑袋打成一颗保熟的西瓜,武松在景阳冈累得脱力才打死的吊睛白额斑斓猛虎,在他手里也能撸成小猫咪。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力气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直到看了新版《水浒》,笔者才恍然大悟:鲁智深把树扳倒后,又扶起来栽了回去——大相国寺菜园子负责人,还是很有环保意识的,他很急切地命令偷菜泼皮“快接住鸟窝”,不知是张三还是李四接住的鸟窝,一看就是人工编织的柳条筐。

鲁智深的环保意识让人脑洞大开:这株垂杨柳来历非凡,鲁智深深通其中奥妙,所以拔出再栽回,那都是有说法的。按照这种说法,看这篇稿子的读者诸君,也能把鲁智深栽回去的垂杨柳再拔出来。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看到鲁智深的环保意识,我们就可以复原出这株驰名天下声飘海外的柳树的前世今生了。

话说那是在北宋宣和,也就是公元1119年,皇帝老儿赵佶忽发奇想,要到大相国寺烧香还愿。

读者诸君都知道,赵佶是很喜欢假山奇石花花草草的,听说这位崇信道家的“道君天子”要来佛家寺庙巡幸,智清禅师兴奋得脑门儿都直冒金光,在准备好“功德簿”、清空“功德箱”之后,还命令全寺广种奇花异草,风流天子隋炀帝喜欢的垂杨柳,更是要遍地栽种,连鲁智深掌管的菜园子都不例外:万一皇帝到菜园小憩,总得有个遮阴的地方,皇帝中暑,光头搬家,那可不是耍的!

鲁智深杀人在行,种树外行,对智清长老的命令不屑一顾:我这满园子蔬菜还不够他吃的?不行我再浇点粪水,保证新鲜,种什么劳什子杨柳树?

智深菜头不肯种树,智清长老只好找人代劳,从原处的山路旁边,挖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垂杨柳回来,挖了个一尺的浅坑就埋了进去。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智清长老嘱咐智深菜头:“须记得每天三遍水,即使活不成,十天半月也不会枯萎,只要‘官家(宋朝特有的对皇帝称呼)’来的时候,还有绿叶就行了!”

智清长老的算盘打得很精:万一赵佶对杨柳下的菜园风光大感兴趣并赋诗一首,那么大相国寺就会香火旺盛,就是每个香客收一两银子门票,五百两金子烧一柱头香,达官显贵也会趋之若鹜,黄缎子包裹的垂杨柳,也会成为一个知名景点,你智深菜头也就有酒有肉有吃有喝了!

即使那株垂杨柳死掉了也不要紧,趁着月黑风高,再挖一株同样大小的补上就行了,大家看的是皇帝亲临手摸之树,谁还在乎真假?

为了表明这棵柳树已经在大相国寺生长了数十年,智清长老还很周到地编了一个柳条乌鸦窝安在上面,柳树原本的一家乌鸦,也被捉住带回,小乌鸦绑在窝里,大乌鸦也不会远离。

大相国寺左盼右盼,终于等来了皇帝亲临,蔡京高俅杨戬童贯前呼后拥,在大相国寺转了一圈满意而去,大相国寺的声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智清长老每天抱着功德箱做梦都会笑醒。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道君皇帝和宠臣们根本没到菜园子瞄上一眼,智清长老也忘了菜园子还有一棵新“栽”的垂杨柳,智深菜头连菜都懒得浇,就更别提浇树了,于是乌鸦父母每天为绑住的小乌鸦觅食,看着日渐枯萎摇摇欲倒的柳树心惊肉跳怨气冲天聒噪不止。

乌鸦的聒噪,搅了鲁智深的酒兴,张三李四众泼皮扛来梯子就要往上爬,这可把鲁智深吓得够呛:风吹能倒的柳树,还经得起你们这群撮鸟折腾?树倒砸人,洒家又得吃官司!

鲁智深大块头有大智慧,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且看洒家拔了它!

那棵好几天没浇水,叶落枝枯的柳树,就是林黛玉也能用葬花的锄头刨倒,就更别说身高八尺腰大十围的鲁智深了。

水浒原著没说鲁智深取下乌鸦窝后又把垂杨柳栽回去,但是却比电视剧演得还轻松,好像那棵垂杨柳根本就没有树根——事实上也不可能有树根,如果有树根,鲁智深拔树,就等于自己坐在椅子上,再双手把自己端起来,这跟薅着头发把自己提离地面是一个道理。

鲁智深不会武当派的“梯云纵”,左脚踩右脚面,右脚踩左脚面,交替踩着一飞冲天,也只有张三丰和郭靖等少数几人在武侠小说里才能做到——那比太极门的“雀不飞”还难做到。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鲁智深一拔惊人,留下了千古佳话,这一招在千年以后也有人在用,两三年前,就有一个比菜头地位还高的人,单手就拔出了一棵小树,但是他没有受到任何赞扬,好像还挨了一个警告处分。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应该明白为什么林黛玉也能倒拔垂杨柳了:只有您想不到,没有聪明人做不到,计算树的重量和树根的抓地力,还是落了下乘,只要弄清其中奥妙,您就能和林黛玉、鲁智深一样,不费吹灰之力拔出那棵看起来很高大的垂杨柳了!

说鲁智深拔出的垂杨柳是新栽上去的,这也并非笔者首创的说法,三国时期孔融说武王伐纣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姬旦,曹操遍翻典籍找不到出处,孔融的那番解释,想必读者诸君还记得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体弱多病到6块腹肌,20岁姑娘把“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具象化了!网友:反差好大
...。她在网上晒出自己健身练出的麒麟臂,网友看后直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具象化了。读书时体弱多病决定健身改变自己这个诸暨女孩叫小许今年20多岁,视频里,小许甜美的外表和硬汉的麒麟
2024-10-28 11:50:00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上一秒还是孙悟空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的经典桥段,下一秒悟空就变身飞船扬长而去。近日,各类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不少让观众觉得既熟悉又错愕的短视频,乍一看都是
2024-12-09 20:25:00
古代大力王排名,项羽只排第3,第1顶天立地无人能比
...,他的力气大这一点还是得到了大家一致公认的。No.4:鲁智深。水浒第一神力当属此人,鲁智深的神力表现为倒拔垂杨柳。鲁智深之神力大于武松、也大于以上诸位的原因在于,一棵树露在地
2023-01-15 18:14:00
武松与鲁智深二人力量相当,那么谁才是步战之王?
武松和鲁智深,究竟谁才是水浒传中的步战之王,倘若他们两个实打实的进行一次武力比拼,谁又能更胜一筹呢?我们就来深度分析一下这个让大家饱受争论的话题。首先在水浒传全书中,我们找不到任
2022-12-18 11:24:00
他是水浒传中第一高手,武艺绝佳但名声不显
...教头的林冲,有人说酒醉打虎的武松,还是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呢? 其实小说的作者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表明,梁山第一猛将就是人称玉麒麟的卢俊义,这个人可谓是文武双全,长得还是仪表堂堂
2023-06-04 17:38:00
...史上,读者们对于水浒好汉里力气最大的几个人,无非是鲁智深、武松、李逵、燕青和焦挺了。然而,水浒中力气最大的人,并不是以上这几位。一般印象中,力气最大的是鲁智深,原因很简单——
2023-08-29 10:13:00
水浒传十大高手排名:鲁智深勉强挤进前十,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水浒传十大高手排名,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力竟然才勉强挤进前十,那么谁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呢?水浒传里面人物众多,他们无论是梁山好汉,还是梁山好汉的绊脚石,都曾在战斗中留下自己的赫赫
2023-10-11 18:38:00
追轰到底,奔向小康
...防守,要求步行者做好防守会有种“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含泪葬落花”的违和感。防守是不会防守的,这辈子都不会防守,只有继续打追轰才能维持生活的样子。难怪上赛季球队场均输出12
2024-09-24 12:48:00
武松与鲁智深,谁的武力更高?
...湖人士,大家萍水相逢,能够聚集一起,全凭一个义字。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义字当头,是江湖上很有名望的人物,就连青面兽杨志也屈居其下,做了第二把交椅。但是自从武松上山之后,很多山寨
2023-05-13 19: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