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09 20:25:00 来源:缘之心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上一秒还是孙悟空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的经典桥段,下一秒悟空就变身飞船扬长而去。近日,各类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不少让观众觉得既熟悉又错愕的短视频,乍一看都是之前看过的经典影视剧片段,但定睛一看,观众就会发现不对劲:林黛玉和贾宝玉一言不合,竟然打了起来。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其实,这些经典影视剧都被用AI技术“魔改”了。此类魔改东拼西凑,有的跨越时空,有的跨越作品,将不同时代不同作品的主人公凑在一起,以假乱真的程度,以及“魔改”的尺度,引发广泛热议。AI对经典老剧的“魔改”,是创意还是“恶搞”?这背后有没有法律、版权问题?AI改编影视剧,法律和创新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AI“魔改”国产老剧 是创意还是恶搞?

《三国》变成了“枪战片”,曹操举起了机关枪,《红楼梦》被改成了“武打戏”,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骑上了摩托……这些AI生成的短视频、表情包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对此部分网友表示“AI魔改是一种创意表达,可以让老剧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是对原作的调侃,更是新一代观众对于故事的重新解读与自我表达”。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然而,对此部分网友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样的恶搞会混淆观众认知,破坏经典人物形象,甚至会改变年青一代的精神记忆。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市民 陈霏斐:在我看来可能初衷是好的,它只是为了搞笑,但也不能避免有些人为了博眼球而恶搞。这些剧在我心中都是很经典的,而且具有一些历史意义或者是传统意义的,现在青少年上网比较频繁,没有看过原著的话,可能会被这些误导。

市民 钱李晗:有些可能是恶搞,首先违反一些公序良俗,也涉及可能会侵权,可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一些不利的引导,还有一点我觉得会挫伤文学创作者的积极性。

AI“魔改”软件随意使用 没有限制门槛

这些国产老剧为何如此容易就被“魔改”?据记者了解,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市面上出现了非常多的AI视频软件,这些软件使用没有门槛,也没有明显的提示,而制作这些短视频和表情包仅需要短短几分钟,许多自媒体账号因此“涨粉”。

记者打开视频网站,输入“AI魔改”,可以看到界面上出现许多诸如“AI爆改表情包教程”“一分钟学会AI爆改电影”“免费AI制作神器”等视频。这些网站大多以图生视频、文生视频的技术为主,能根据多张图片和文字描述生成几秒到2分钟左右的视频。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视频博主:把这个图片上传进来,输入提示词,让画面里的这两个人对视一下,然后开始疯狂打架,打得很激烈,镜头跟随他们移动,最后点生成。现在排队的人比较多,大概要等好几个小时,当然如果你氪金(充费)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此外,AI还可以模拟人物原声输出,只要把台词字幕输入进去,就可以获得与原型高度相似的人物配音。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AI:哪位林妹妹?是那八十万禁军教头林黛玉。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AI技术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比如人物动作会出现不合常理的扭曲,脸部也会有奇怪的僵硬感,不少观众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异样。但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不难预测,今后的AI“魔改”经典影视剧的视频完全有可能实现以假乱真,让人难以分辨真伪。

法律专家:AI“魔改”行为存在多种侵权问题

这样的AI“魔改”,到底合不合法?背后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在引用影视作品内容并进行原创性评论的情况下,才可以被认定为“构成合理使用”。而魔改视频是否属于该范畴,显然存在一定争议。另外,有法律专家也认为,此事也涉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问题,即一部影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本身就拥有“不能随意被修改、亵渎的保护机制”。如果片方或者创作者认为,这种魔改构成了对作品的“亵渎”,那么也有理由起诉改编者侵犯了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换言之,国产老剧被AI“魔改”,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在有版权授权的情况之下,所谓的AI“魔改”,包括深层次人工智能加入的创作,包括二创,这些是有版权基础的,是合法的。但是有一些选用的题材并不在影视库的授权范围里面,比如说一个新的剧或没有拿到任何版权方授权的剧,“魔改”过程中就可能涉及侵害著作权、版权的问题。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这里面“ 魔改 ”的有一些涉及权利人自己的配音,比如说用演员在别的作品中的一些声音,用AI模板的方式生成了一些新的声音,这个有可能涉及表演者的一些相关权利,比如说声音权等相关问题。

有一些通过“ 魔改 ”的方式加入一些所谓的广告,有点像代言人广告了,或者是“ 魔改 ”之后发布的内容本身是涉及违法违规的内容,那么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违法违规的作品。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国家网信办公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服务提供者应“在视频起始画面和视频播放周边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可在视频末尾和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而从现实情况看,这些“ 魔改 ”视频中很少有主动标识的。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第一权利人要合法,就是你改的作品要有相关的授权。第二改完之后的作品本身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第三条是里面涉及声音权,包括肖像权等,涉及人格权部分的组成方面,需要当事人的同意才可以。

专家:AI技术为新型侵权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魔改”电视剧其实并不是新鲜事,一直以来就有对经典影视剧的改编,但此前更多的是对相关桥段进行剪辑、配音等操作。现在借助AI软件,普通人能够轻松将经典影视剧中的角色和场景“移植”到全新的语境中,带来夸张的变化,冲击感官认知。对于AI技术的使用,相关专家提到了一个词:“新型侵权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赵占领:AI技术现在确实带来很多积极的方面,也有一些负面的效果,它滋生了很多新型的侵权行为,它为这种新型的侵权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当然提供这种工具和手段本身并不构成侵权,因为工具往往是中立的。使用这种软件去“ 魔改 ”视频,就构成了侵权。这种“ 魔改 ”的视频,它往往还会用原来影视剧中的部分片段,未经著作权人的授权就去使用,就构成了侵权。

广电总局再发管理提示 AI“魔改”须有边界

针对AI“魔改”国产老剧这一现象,12月7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指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为营造清朗网络视听空间,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于12月10日反馈工作情况。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AI改编背后 法律和文化的边界在哪儿?

不少网友认为,这些被AI“ 魔改 ”的国产老剧,都是影视经典作品,都丰富的文化内涵,担心“ 魔改 ”视频会误导儿童青少年。那么,AI改编背后,关于法律和文化的边界到底在哪儿?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 孙佳山:影视经典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具体载体。如果像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经典作品的经典人物,被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恶意地肆意地扭曲地篡改的话,那么我们看到的这些所谓的搞笑作品,就与原著的基本精神内核有了很大的出入,是对经典的相当程度上的亵渎。

所以为了流量,为了商业利益,毫无边界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的经典作品、经典IP进行“魔改”,这完全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方向,因为这是对于我们的价值观,对于我们相关作品的具体的创作,包括演职人员这些具体的社会劳动都是非常不尊重的,而且也是背离了相关作品原初的价值内核。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专家认为,老剧中的人物形象、情感以及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反映了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普遍认知。然而,当这些记忆被AI轻易修改并重新播放时,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也有可能被损坏。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 孙佳山: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所谓的“魔改”也是一种创新,但如果这种“魔改”片面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点击率、流量,完全依靠所谓的低俗恶搞,那么就超过了原著所允许的改编的限度和范围,这种“魔改”也就不是创新,不具备任何美感。

专家认为,这种流行文化现象还会不断涌现,只能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的方式来进行规范和引导,才能促进影视领域持续健康的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刘小月 姚文利 夏周)【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很多人算错重量:鲁智深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杨柳,孔融能解其中奥妙
...当然也有人会一直气得翻白眼,说咱们指桑骂槐——如果林黛玉也能拔出垂杨柳,谁看了脸上会发烧?河南大相国寺菜园子边上的垂杨柳,应该就是杨柳科的旱柳——杨柳之名并非得自隋炀帝杨广,
2024-11-20 10:53:00
从体弱多病到6块腹肌,20岁姑娘把“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具象化了!网友:反差好大
...。她在网上晒出自己健身练出的麒麟臂,网友看后直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具象化了。读书时体弱多病决定健身改变自己这个诸暨女孩叫小许今年20多岁,视频里,小许甜美的外表和硬汉的麒麟
2024-10-28 11:50:00
林黛玉大战孙悟空、甄嬛拿枪“崩”四郎......“小作坊”要被清理了!
...“魔改”视频中,《红楼梦》变成了“武打戏”,柔弱的林黛玉变成了林教头,还玩起了“倒拔垂杨柳”;《甄嬛传》则变成了“枪战片”,甄嬛手持冲锋枪,大杀四方......面对这些“魔改
2024-12-10 12:14:00
广电总局要求规范AI“魔改”短视频
...“魔改”视频中,《红楼梦》变成了“武打戏”,柔弱的林黛玉变成了林教头,还玩起了“倒拔垂杨柳”;《甄嬛传》则变成了“枪战片”,甄嬛手持冲锋枪,大杀四方…… 面对这些“魔改
2024-12-10 16:15:00
从“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切条”或“cut”,到“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林黛玉大战孙悟空”等对热门剧集片段的创意改编……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和短视频平台兴起,以影视剧为素材的“
2024-12-22 08:43:00
头小身子大,健康又任性,关晓彤也能演林黛玉?
...没想到,她原本是想让看起来就精气神很足的关晓彤去演林黛玉。 这就更能够说明胡玫根本就没有读懂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对林黛玉的形象气质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曹雪芹在描绘林黛玉这一
2024-08-23 21:18:00
快住手!剑网三的体型被玩坏力
...地”的巨作。首先上场的是,声轻体壮推不倒,膀大腰圆林黛玉,带来的表演节目“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林黛玉拳打镇关西!”什么,觉得第一个一般般?Ok,我们来看第二位上场的选手,穿越到
2023-05-18 23: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昊男垂杨柳医院加开病区,增加高流量吸氧、呼吸机等设备在发热门诊重症患者优先诊疗、轻症患者可快速开药急诊增加输液区和第二留观区 让尽可能多的重症患者得到收
2022-12-28 18:26:00
林黛玉大战孙悟空、甄嬛枪战……AI魔改被指“小作坊下料就是猛”,律师解读法律边界
...上被广泛传播。如《红楼梦》变成了“武打戏”,柔弱的林黛玉变成了林教头,还玩起了“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甄嬛传》成了“枪战片”,甄嬛手持冲锋枪,收拾情敌。甚至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玩
2024-12-09 13: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