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问心》的故事时刻在身边上演
南京为心梗患者架起一条条“救心高速”
紧急建立绿色通道打通患者“生命线”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近日,央视热播电视剧《问心》中一个个医疗救治故事,引发大众关注与共鸣。老与病是生与死之间温柔的缓冲,是人间百态的窗口;而心脏科的救死扶伤则是医院诊疗的一个缩影。突发心梗、扩心病……剧中的一个个生死时速的抢救,也时刻在百姓身边上演。记者从南京多家医院了解到,自10月以来医院接收救治了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就有30余例。而南京医护为患者架起了一条条“救心高速”。
高危
为超高龄患者量身定制“心”方案
“没想到喝了一碗排骨汤后,身体就不对劲了!”很难想象看来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的郑老爷子,此前却因突发心梗,一度徘徊在“鬼门关”外。作为大学教授的郑老注重锻炼,平时身体少有病痛且至今思维敏捷。据郑老的女儿回忆,不久前的一天老先生喝了一碗排骨汤后,身体突然就不对了:“他跟我们说胃疼,我们没太在意,可是之后他出现了便秘的情况,我们将他送到附近医院一查,发现好几个心脏的指标都高得出奇,赶紧叫120把他送到了省人民医院。”
等到了医院,郑老的病情已极度危险:必须高枕卧位,只有靠着氧气才能得到片刻喘息,就连喝点汤水都可能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当时外院检查提示老先生罹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猝死等情况。面对这种疾病,我们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做急诊手术,但老先生送入院时,已过了急诊手术的黄金时间点,同时已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心内科副主任王连生教授决定,为老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超高龄患者因基础病多、脏器耐受能力差,手术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可谓如履薄冰,团队面临严峻考验。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手术台上的时间越长,对老人的心脏和肾脏功能的挑战越大,最终兼顾抗凝、对治疗中出血及血栓等情况进行应对,团队仅用15分钟便成功实施手术。“当护士告诉我们手术结束了,我们都不敢相信,竟然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郑老的女儿回忆说。
紧急
建立绿色通道打通患者“生命线”
“快!有人晕倒了!”近日,在省中医院等待抽血化验的人群中,一位患者家属焦急地呼喊着。正在值班的急诊医护人员闻讯飞速赶到,发现一位中老年男性患者躺倒在地,已经失去意识,颈动脉波动、自主呼吸都没了,医生证实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持续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将患者迅速送到急诊抢救室,并申请开启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进一步治疗。
作为目前救治心梗的最前沿理念和模式之一,胸痛中心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它是一种胸痛急救网络,在急诊科、心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协助及医院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流程更加优化,实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达到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的目的。据悉,南京多家医院均设有胸痛救治中心,成功高效地救治了一例例急性心梗患者,打通患者“生命线”。
“从预诊开始,我们就帮病人戴上醒目的手环,上面详细记录了患者从急诊、检查到心导管手术室,一直到闭塞血管开通等各个时段具体时间。”省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最快了解病情、病史,医院还建立了胸痛中心工作群,病人所有信息都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便于急诊科、心内科及心导管室快速对接,第一时间完成急诊PCI手术。
“一般病人被送到医院急诊抢救室,十分钟之内就会出一份心电图,医生通过过硬的临床经验结合临床症状快速做出判断。该患者从到导管室至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大约45分钟,胸痛中心无缝对接是医院成功救治心梗患者的保障。”心内科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介绍。
接力
紧密协同救治网络体系与时间赛跑
“这个体检的患者心电图有点异常,会不会是心梗?”24日早上9点,家住秦淮区的赵奶奶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体检时,心电图体检医生发现心电图异常,社区医院立即开展急救。医生询问病史,护士安排好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给患者口服心梗药物,同时拨打120。
当赵奶奶还在120转运过程中,上级转诊医院的胸痛中心已收到患者远程心电图,心内科专家立刻查看心电图,诊断心梗成立,同时做出治疗预案,短短半个小时心导管室已全部准备就绪,就等病人送来。当救护车一路呼啸急驰到达医院急诊门口,心血管内科医师已经在急诊室等候,赵奶奶即刻被推入了心导管室。
患者从发病,到社区诊断、处理,再到医院开通血管仅用时50分钟,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配合的双向联动救治,是区域协同救治网取得的成效,打通了基层“救心高速”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在这场接力赛中,赛跑选手包含120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上级医院等,拿到接力棒的每一个人都要全力冲刺,抢下每一分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京多个医院的胸痛中心与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的胸痛协同救治网络。
“胸痛中心在本地区的辐射范围构建了秦淮区域内胸痛救治网络体系,开设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省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医院胸痛中心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在原有“急诊抢救制度”“急诊绿色通道制度”的基础上,还开展了胸痛患者“先抢救后收费”制度,制定了胸痛患者急诊、住院优先抢救的措施,实现胸痛有效救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