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9 18:54:00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讯 1月19日上午,为积极响应“国家急救日”倡议,不断满足社会对医疗急救的需求,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党委办公室及医务处牵头,公共卫生科联合急救部线下组织的“1·20国家急救日”暨五项先锋宽仁急救“第一目击者”行动健康科普活动在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魁星楼九楼顺利开展。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活动合影。院方供图

据悉,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科普行动,重医附二院党委特别启动“宽仁医声”健康科普活动,并开展了线上线下科普工作。此次科普活动正是“宽仁医声”系列健康科普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提高“现场第一目击者”主动施救率和抢救成功率,持续加大对公众的急救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培育全民健康意识,让广大市民朋友在面临急救时刻能够做到敢救、会救、能救。

本次活动由重医附二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王玉廷主持,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副处长于圣杰、急救部主任王晓龙教授、副护士长龚静及罗成琴等近10名医疗专家参与义诊及科普活动。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副处长于圣杰教授致辞。院方供图

活动现场,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副处长于圣杰教授表示,现代急救理念是立足于“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就是突出一个“早”字。具备了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患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减轻患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希望通过本次国家急救日的活动,提高群众对于急救的认识和了解,也希望通过急救知识的传递,能让更多的人学会自救和互救,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王晓龙主任讲话。院方供图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晓龙教授表示,明天是1月20日,日期正好对应着急救电话“120”,也是国家急救日。据统计,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天有150人死于溺水,异物卡喉的死亡率高居不下,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但因为第一时间自救、互救的技能普及率低,导致能够被抢救过来的人很少,所以增强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迫在眉睫。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龚静副护士长与朱敬护士为市民演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互动。院方供图

当天,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副护士长龚静与朱敬护士为广大市民朋友演示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将心肺复苏急救技巧的要点、难点逐一拆开,细致讲解,以确保参与的市民朋友都能掌握基本要领。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刘可医生为市民讲解简单外伤、烧烫伤处理的相关知识。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副护士长罗成琴与孔庆雨护士演示气道异物清除术。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互动。院方供图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副护士长罗成琴与孔庆雨护士为广大市民朋友演示了气道异物清除术,针对气道梗阻的成人,现场教学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市民朋友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帮助施救。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柯为医生与杨龙超护士为市民讲解演示脑卒中的早期识别。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科普活动现场。院方供图

活动现场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提出心中疑惑,讲解人员都耐心细致逐一解答。不少市民朋友跃跃欲试,在讲解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单人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的实际操作。除了现场示范科普外,活动现场重医附二院公卫科公卫医师邓渊也为市民朋友们发放了科普宣传资料,让现场学习的市民朋友也可以将急救知识“带回家”。市民朋友纷纷表示,这样的急救培训实用性强,有价值、有意义,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突发状况自己也能够出一份力,挽救他人生命。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义诊现场。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义诊现场。院方供图

通过开展本次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急救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了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使参与活动的市民朋友掌握了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同时还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敬畏和主动施于援手的社会责任感。重医附二院医护人员特别提醒,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希望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人人都可以成为施救者。未来医院也将持续开展“宽仁医声”科普活动,为广大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 邓晶晶 罗成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海市开展“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
...急医学救援队党支部联合急诊科党支部,共同发起“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100名医护人员加入此次活动,为自驾车辆贴上了显眼标识,方便群众及时辨识和求助。参与活动的车辆
2023-06-30 22:08:00
市中医医院急救小屋志愿者团队在该院门诊部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
...医院急救小屋志愿者团队在该院门诊部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医护志愿者,现场讲解救护的基本原则、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2024-01-04 09:50:00
...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在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否把握4至6分钟的抢救生命黄金时间,在救护车到来前正确施救,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因此,第一目击者是否具备急救能力十
2024-11-13 07:18:00
练“救”真本领 邵阳大祥区“救在身边”第一目击者培训走进校园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实地演练现场。伍艳群摄为广泛宣传和普及急救知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升学校教职工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紧急处理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邵阳大祥区红十字协
2024-04-11 18:00:00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4月12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杭州临平区顺达路和海蓝弄交会处一临街小区,一名男孩坠楼。有目击商户介绍,急救人员当场宣布孩子已无生命体征,坠楼原因尚不清楚。事发
2025-04-12 21:58:00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别让病耻感耽误治疗 重医附二院癫痫与脑功能疾病中心来了
...正常的生活能力。四、癫痫发作怎么办?作为亲属或现场目击者,看见癫痫发作,首先应保持患者侧卧位或平卧位偏头,清理周围,留出安全空间;其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禁止向患者口中塞任何物体
2024-02-04 23:18:00
一男子疑因吃“驴打滚”窒息身亡 目击者:急救后无法吐出食物 医院称未能抢救成功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帖称,11月27日在北京天坛公园,一男子疑因吃“驴打滚”(老北京传统小吃)时噎住喉咙后窒息。该网友称,当时热心群众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但是男子始终未能
2024-11-30 15:39:00
贵州千户苗寨大火目击者:几分钟里火势瞬间变强,小楼很快烧得只剩空壳
...出动了,半个小时不到火势就变小了。”王刚说。另一名目击者称,消防将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中,并没有波及到周边建筑;直到目前,除开发生火灾的建筑外,周围店铺均正常营业。截至发稿时,
2023-07-11 13:54:00
120中暑报警数攀升,中暑后如何急救?专家提示
...。中暑后应如何急救?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意外中暑,第一目击者应该如何帮助患者进行急救?吴俊贤提示,建议参与急救的第一目击者掌握好评估、搬移、降温、补水和转送等方法。具体地说,如果
2023-07-04 17:3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生死逆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多学科合作 成功救治危重症药疹老人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里,74岁的孙女士脸上有了笑容
2025-08-22 10:11:00
杏林伐皱 · 重塑青春 除皱世界纪录8周年后,辽宁杏林4大除皱新技术强势升级
8年前,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以“10年内完成除皱手术量最高的整形医院”创下世界纪录,成为中国医美行业的技术标杆。认证现场8年后
2025-08-21 12:02:00
年度影响力护肝片:十大护肝片口碑排行榜
《实用肝脏病杂志》表明肝脏虽仅占人体体质量2%的器官,却肩挑远超其重量的生理使命,它是人体的“代谢核心”,承担着将食物转换为原动力的重任
2025-08-21 12:02:00
不碰甜食也会得糖尿病?这3个“隐形杀手”正在悄悄盯上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刘琦 实习生 乔佳芮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会认为,只要我不碰甜食,我就会和和糖尿病划清界限
2025-08-21 12:03:00
腹部超声检查前,为什么要空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段慧 实习生 乔佳芮做腹部超声时,医生常要求空腹,甚至如果吃了东西会建议改期,这背后其实是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025-08-21 12:03:00
青岛妇儿医院胃镜精准锁定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精准诊断出一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10岁的丽丽(化名)因阵发性腹痛4天
2025-08-21 12:04:00
排名第一名肝益莱核心成分、需求人群、售后保障有哪些优势?
2025年《实用肝脏病杂志》数据最新出炉!《实用肝脏病杂志》共出版有关肝脏方面的文献4547篇、总被下载464766次
2025-08-21 12:05:00
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打造企业精准帮扶新样式
8月6日,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团连续第9年走进西藏自治区。如今,公益团已圆满完成了他们此次为期10天的公益行程
2025-08-21 13:43:00
2025数字健康创新应用案例揭晓 三诺CGM赋能减重实力上榜
当数字疗法进入临床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资源错配、支付断层、伦理博弈等痛点正深刻制约行业突破。8月15日-16日,以“海纳百‘数’”为主题的2025数字疗法大会在海南海口盛大举行
2025-08-21 15:01:00
“白人中药”卖爆了!但我劝你别……
作者:银枪小白龙最近这种小小瓶的 shot 饮料火了一把,卖得最好的大概就是“生姜+姜黄+柠檬”的配搭,因为饮品宣传的是其“抗炎+促消化+抗氧化”的三重功效
2025-08-21 15:40:00
这些因素可能让你悄悄患上高血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王新梅 实习生 乔佳芮临床资料表明,中国成年人中约1/3患有高血压病,且患病率正趋于年轻化
2025-08-21 16:07:00
高温天警惕血管遭遇“定时炸弹” 做好这几点可预防
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高温之下,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外三科连续接诊了多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2025-08-21 16:14: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小针刀治疗为您“解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慧在日常生活中,颈肩腰腿痛、关节僵硬等“小毛病”十分常见,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一旦发作起来
2025-08-21 16:37:00
无限极入选新华社瞭望智库“透明工厂领航案例”
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浪潮中,“信任”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动能。8月19日-20日,“透明工厂•信筑未来——2025信任生产力高端对话”在广东江门启幕
2025-08-21 16:46: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张骥:“组团式”帮扶 为基层群众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有一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派来帮扶的特殊医学人才,他不同于以往医院派来的帮扶专家,主要为当地百姓看病
2025-08-21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