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9 18:54:00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讯 1月19日上午,为积极响应“国家急救日”倡议,不断满足社会对医疗急救的需求,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党委办公室及医务处牵头,公共卫生科联合急救部线下组织的“1·20国家急救日”暨五项先锋宽仁急救“第一目击者”行动健康科普活动在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魁星楼九楼顺利开展。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活动合影。院方供图

据悉,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科普行动,重医附二院党委特别启动“宽仁医声”健康科普活动,并开展了线上线下科普工作。此次科普活动正是“宽仁医声”系列健康科普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提高“现场第一目击者”主动施救率和抢救成功率,持续加大对公众的急救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培育全民健康意识,让广大市民朋友在面临急救时刻能够做到敢救、会救、能救。

本次活动由重医附二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王玉廷主持,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副处长于圣杰、急救部主任王晓龙教授、副护士长龚静及罗成琴等近10名医疗专家参与义诊及科普活动。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副处长于圣杰教授致辞。院方供图

活动现场,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副处长于圣杰教授表示,现代急救理念是立足于“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就是突出一个“早”字。具备了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患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减轻患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希望通过本次国家急救日的活动,提高群众对于急救的认识和了解,也希望通过急救知识的传递,能让更多的人学会自救和互救,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王晓龙主任讲话。院方供图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晓龙教授表示,明天是1月20日,日期正好对应着急救电话“120”,也是国家急救日。据统计,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天有150人死于溺水,异物卡喉的死亡率高居不下,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但因为第一时间自救、互救的技能普及率低,导致能够被抢救过来的人很少,所以增强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迫在眉睫。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龚静副护士长与朱敬护士为市民演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互动。院方供图

当天,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副护士长龚静与朱敬护士为广大市民朋友演示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将心肺复苏急救技巧的要点、难点逐一拆开,细致讲解,以确保参与的市民朋友都能掌握基本要领。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刘可医生为市民讲解简单外伤、烧烫伤处理的相关知识。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副护士长罗成琴与孔庆雨护士演示气道异物清除术。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互动。院方供图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副护士长罗成琴与孔庆雨护士为广大市民朋友演示了气道异物清除术,针对气道梗阻的成人,现场教学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市民朋友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帮助施救。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柯为医生与杨龙超护士为市民讲解演示脑卒中的早期识别。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科普活动现场。院方供图

活动现场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提出心中疑惑,讲解人员都耐心细致逐一解答。不少市民朋友跃跃欲试,在讲解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单人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的实际操作。除了现场示范科普外,活动现场重医附二院公卫科公卫医师邓渊也为市民朋友们发放了科普宣传资料,让现场学习的市民朋友也可以将急救知识“带回家”。市民朋友纷纷表示,这样的急救培训实用性强,有价值、有意义,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突发状况自己也能够出一份力,挽救他人生命。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义诊现场。院方供图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多措施迎“1·20”国家急救日 助力“第一目击者”敢救、会救、能救

义诊现场。院方供图

通过开展本次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急救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了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使参与活动的市民朋友掌握了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同时还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敬畏和主动施于援手的社会责任感。重医附二院医护人员特别提醒,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希望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人人都可以成为施救者。未来医院也将持续开展“宽仁医声”科普活动,为广大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 邓晶晶 罗成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海市开展“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
...急医学救援队党支部联合急诊科党支部,共同发起“第一目击者‘救’在身边”公益活动。100名医护人员加入此次活动,为自驾车辆贴上了显眼标识,方便群众及时辨识和求助。参与活动的车辆
2023-06-30 22:08:00
市中医医院急救小屋志愿者团队在该院门诊部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
...医院急救小屋志愿者团队在该院门诊部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医护志愿者,现场讲解救护的基本原则、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2024-01-04 09:50:00
...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在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否把握4至6分钟的抢救生命黄金时间,在救护车到来前正确施救,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因此,第一目击者是否具备急救能力十
2024-11-13 07:18:00
练“救”真本领 邵阳大祥区“救在身边”第一目击者培训走进校园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实地演练现场。伍艳群摄为广泛宣传和普及急救知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升学校教职工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紧急处理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邵阳大祥区红十字协
2024-04-11 18:00:00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4月12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杭州临平区顺达路和海蓝弄交会处一临街小区,一名男孩坠楼。有目击商户介绍,急救人员当场宣布孩子已无生命体征,坠楼原因尚不清楚。事发
2025-04-12 21:58:00
重医二院·宽仁医事丨别让病耻感耽误治疗 重医附二院癫痫与脑功能疾病中心来了
...正常的生活能力。四、癫痫发作怎么办?作为亲属或现场目击者,看见癫痫发作,首先应保持患者侧卧位或平卧位偏头,清理周围,留出安全空间;其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禁止向患者口中塞任何物体
2024-02-04 23:18:00
一男子疑因吃“驴打滚”窒息身亡 目击者:急救后无法吐出食物 医院称未能抢救成功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帖称,11月27日在北京天坛公园,一男子疑因吃“驴打滚”(老北京传统小吃)时噎住喉咙后窒息。该网友称,当时热心群众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但是男子始终未能
2024-11-30 15:39:00
贵州千户苗寨大火目击者:几分钟里火势瞬间变强,小楼很快烧得只剩空壳
...出动了,半个小时不到火势就变小了。”王刚说。另一名目击者称,消防将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中,并没有波及到周边建筑;直到目前,除开发生火灾的建筑外,周围店铺均正常营业。截至发稿时,
2023-07-11 13:54:00
...跑的救援,我们之前参加过嘉禾县人民医院组织的‘第一目击者’培训,掌握了心肺复苏术,没想到刚好就派上用场了。”现场施救人员李华军说道。从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施救到120急救
2024-01-05 02: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
“转氨酶高”到底多危险?看懂2个关键数值就够了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
2025-11-12 06:42:00
糖尿病药物全解析: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
2025-11-12 06:42:00
分娩护理:守护母婴健康“最后一公里”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确保母亲和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分娩护理不仅包括对孕妇的支持与照顾
2025-11-12 06:42:00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