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周学珍:跟着院士种洋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3 09: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本报记者 徐一丹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冬天,阳光正好,周学珍家的20亩马铃薯进入丰收期,她的丈夫驾驶着收获机械来回穿梭,被翻出的马铃薯一垄一垄铺在地上,周学珍跟在身后捡,并把它们装到三轮车上,准备第二天一大早运往市场销售。周学珍是澜沧县上允镇上允村下城一组的村民,她说:“我们一边收一边卖,每天卖马铃薯收入至少有1500元。”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对澜沧县实施定点结对帮扶,并在全国首开院士为农民办班之先河,带领学员到田间地头、禽畜圈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为澜沧县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

听说院士到澜沧县办班,周学珍打听到“院士专家指导班”不仅包吃包住包教种马铃薯的技术,还免费发马铃薯种薯。周学珍一琢磨,这是好事,赶紧报名。最终,她种的马铃薯亩产达到了3吨,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县领导亲自给她发了5000元的奖金。

看着眼前丰收的马铃薯,周学珍回忆:“过去,我家只种了2亩蔬菜,上了‘院士班’后,通过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种植,闲置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马铃薯的产量也提高了,赚的钱也多了起来。”

在交谈的过程中,周学珍还给记者看了参与电影《农民院士》拍摄的剧照。她说:“当时,电影《农民院士》需要拍摄朱有勇院士在‘院士班’上课的场景,我们都是跟着院士、专家学习过的人,没有人比我们更适合了,我就立马报名参加了电影的拍摄。不久前,‘院士班’的老师又给我送来新种薯,并深入田间地头帮我查看种植、防虫、除草有没有做到位,相信明年我家的冬季马铃薯又会获得大丰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民院士》把农业科技种植到农民的心田去 □ 王宏甲
...。当朱有勇的示范田开始收获,一锄头下去,白白黄黄的马铃薯滚了出来,顿时让疑虑重重的村民全变成哑巴。旋即,哑巴又变成了喇叭。刘扎丕家住半山腰,篱笆房,透风透雨。朱有勇在这个半山
2023-02-17 06:36:00
...在村里建起了产业示范基地,帮助农民用冬闲田种上冬季马铃薯,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努力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好收成。“过去从没想过种马铃薯也能增收。我
2023-02-05 07:04:00
云南澜沧:巧解竹塘“共富密码”
...技能型人才、致富带头人,无偿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种植;政府负责完善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合作社鼓励动员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冬季马铃薯,建立示范基地
2022-12-31 18:18:00
...稻,我们村委会试种了450亩,产量高。水稻收了又种冬季马铃薯,今年水稻旱种计划种1200亩,都是多年种植的连片旱地,很多村民来找我想多种些,但名额有限。”2016年以来,中国
2023-06-06 00:50:00
电力赋能 洋芋粉条产量提高
...粉条将从生产线走向千家万户。近年来,寺寨乡积极谋划马铃薯种薯繁育产业,通过“党支部引着走、合作社带着走、农户跟着走”模式,计划打造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产业加工体系。因种植
2023-11-30 02:05:00
“洋芋蛋”成为实实在在的“金疙瘩” 青海马铃薯喜获丰收
...干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自然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种植。洋芋是青海当地对马铃薯的叫法,眼下又到了洋芋丰收的时节,一起去看一看。 农机开过,一颗颗圆滚滚的洋芋从地里翻出
2023-09-22 14:43:00
鲁甸万亩洋芋陆续进入盛花期
...头,美不胜收,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洋芋,学名“马铃薯”“土豆”,昭通人习惯叫洋芋。鲁甸县水磨镇是“中国南方马铃薯种薯之乡”,气候环境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今年,水磨镇马铃薯
2023-07-17 00:12:00
澜沧:科技助力旱地优质稻提质增效
...我们村是旱地优质稻种植的核心区之一,刚刚采收了冬季马铃薯,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接茬进行旱地优质稻种植,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
2024-06-03 10:37:00
“河湟洋芋宴”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巴迎桂)为顺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做活做强马铃薯产业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
2023-06-25 00: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春季口腔溃疡高发,如何平息这场“口腔内战”?
喝水痛,吃东西痛,就连呼吸都痛袁颖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春日来临,万物复苏,本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可35岁的刘先生(化名)却被口腔溃疡折磨得苦不堪言
2025-04-05 11:45:00
“六十年一遇”的清明养生局别错过 这样做顺应春气,调养身心
昨日是清明,你知道吗?今年的清明极为特殊,是60年才一遇的“三月闰月双春清明”,而且气候变幻莫测,堪称养生的关键转折点
2025-04-05 12:16:00
一天狂卖1000斤!杭州人爱的这口“鲜”上市
随着春日的到来,毛笋新鲜上市,它以“鲜、嫩、脆”的独特品质受到青睐,近期正成为杭州市民餐桌上的“新宠”。杭州有摊主透露
2025-04-05 09:12:00
春笋、荠菜、马兰头……“菜篮子”拎出春天味道
肉禽蛋批发市场,市民采购鹅肉。清明时节,正是春季品鲜的好时机。各类春菜、传统糕点等集中上市,将春天的鲜味装进了市民的“菜篮子”里
2025-04-05 09:13:00
马拉松比赛前后饮食指南:为你的奔跑助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康岩2025济宁马拉松开赛在即,参与马拉松,无一是一场对跑者体力与耐力的极致挑战。而合理的饮食,就如同为这场征程注入强大动力的燃料
2025-04-05 09:27:00
专访高春花 肩负使命 传承高氏三绝针法的中医传承人
在中医针灸的广袤天地中,高春花宛如一颗璀璨之星,闪耀着传承与创新的光芒。作为非遗高氏六合脉针第四代传人、专业中医执业医师
2025-04-05 10:07:00
3月份,济宁市蔬菜批发价格稳中有升
资料图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4月5日,记者从济宁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3月份,全市蔬菜批发价格稳中有升。根据对定点批发市场3月份蔬菜批发价格统计
2025-04-05 10:43:00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6个零成本妙招,助你轻松降糖!
餐后血糖升高,不仅会加重胰岛负担,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今天世颐堂为大家分享6个零成本的妙招
2025-04-05 10:44:00
研究发现:每周吃2次鱼,可防糖尿病肾病!正确吃法看过来!
据统计,超过1/3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肾病。且肾脏一旦受损,几乎无法逆转!然而,一项发表在《美国肾病期刊》的研究发现,每周吃2次鱼
2025-04-05 11:08:00
清明时期,青团这样吃更健康!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融合而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重大春祭节日。悠久的祭祖文化与饮食密不可分,在清明节吃冷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2025-04-05 12:16:00
近日,“49岁男子被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据了解,该男子此前突发持续高热
2025-04-05 07:41:00
体检发现脾胃不好? 这三种水果要少吃!
随着一年一度体检季的到来,不少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了脾胃功能不佳的问题。脾胃作为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营养摄入和免疫力
2025-04-05 07:10:00
肩关节里放气球? 这项技术修好了他的“折翼”
“咔嗒”一声闷响后,51岁的徐先生(化名)右肩彻底“罢工”了。不久前,骑电动车被撞的那一瞬间,这位家庭“顶梁柱”当即就感觉到肩膀剧痛
2025-04-05 07:10:00
杭州人超爱的这些花,观赏药用两不误
最近,你去赏花了吗?当下,太子湾公园的郁金香、法喜寺的网红玉兰都已竞相绽放,西湖边游人如织,连落脚的地方都难寻。随着桃花
2025-04-05 07:10:00
一口糯叽叽,黄油年糕香上头! 肿瘤患者能尝鲜不?
最近,甜品界掀起一阵“黄油年糕”热潮。凭借“外脆里糯+奶香暴击”的独特口感,黄油年糕迅速成为吃货们的新宠。不过,它到底是“快乐源泉”还是“健康负担”
2025-04-05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