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功勋卓著的吴起是怎么死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1 16: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吴起是战国前期一个很著名的军事家,他帮助魏国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并镇守此地,创造了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皆平的出色战绩,还曾经一度以五万兵力击败十倍于己的军队,吴起在军事上的造诣可谓出神入化,在历史上他所著的《吴子》与《孙子兵法》并列,世称《孙吴兵法》。

吴起不仅能征战沙场,他还能出将入相,在楚国为相期间,雷厉风行的进行改革,让楚国在一年间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灭陈、蔡二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秦国。

但是这样功勋卓著的一个人为何却死于非命,探究其根本乃源于他是一个不成熟的政客。

吴起是卫国人,家里颇有资产。年轻的吴起为了一展抱负,散尽钱财四处求官,结果家财散尽之后仍然没有获得一官半职。这一费力不讨好的举动引来了众多乡邻的嘲笑,在暗地里没少调侃诋毁他。

结果他一气之下,杀死了三十几个诽谤他的人,事了之后,出逃国外。

在鲁国期间,齐国进攻鲁国,吴起为了得到鲁公的信任,求得将军之位,不惜杀害了自己齐国籍妻子,以表明对鲁国忠心无二。虽然结果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辉煌,战胜了齐国。不过也因杀妻被他人所诟病,最终被鲁公抛弃,黯然离开鲁国。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吴起的极端个性为日后不得好死埋下了伏笔。

吴起离开鲁国之后,改投魏国,魏文侯对他大加重用,吴起在魏国的十几年可以说是魏国发展崛起最迅猛的时候。

首先吴起率军战胜秦军,尽占秦之河西地。为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再者吴起又首创士卒考试制度,为魏国培养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适逢魏国选相,此时的吴起自以为功劳颇大,国相之位必定属于他,结果田文当了国相。不高兴的吴起竟然耿直到直接质问田文谁的功劳本事更大,为什么你的职位比我高?吴起此举丝毫没有一点政治家的风范,反而是有些显得不成熟和自负。幸好田文没有和他计较。

但是田文死后,国相的继承者公叔痤的心胸可就没有田文那么豁达宽广了,他一直都很忌惮吴起,早想排挤他了。于是公叔痤向武侯献计,提议把公主嫁给吴起,以此试探他。

公叔痤的妻子也是魏国公主,他故意让妻子在吴起面前羞辱自己,让吴起对魏国的公主们怀有不好的印象。吴起果然就中计了,还真的拒绝了魏武候的婚约。

魏武侯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不再信任他。吴起怎么会迟钝到察觉不出当中的伎俩?很明显,他对政治权谋的敏锐度极差。

几年后吴起又转投了楚国,而他此时已经年过半百了。

由于几十年间吴起在中原各地早已声名鹊起,楚悼王听说吴起的贤明,就立即封他做楚国令尹。

吴起便开始了在楚国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主要内容是裁撤不需要的官吏,废除了较疏远贵族们的爵禄,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军事作战的将士。吴起似乎恨不得一下子将旧有的贵族势力全部扫清,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改革效果虽然显著但是很容易被保守势力复辟。

结果是楚国贵族们对吴起恨之入骨,等到楚悼王一死,吴起就被贵族们迫不及待的追杀射死并车裂。吴起的死,多少有些咎由自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2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起被称为战神是不是夸张了呢?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前440年,吴起出生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卫国。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国力弱小却国运绵长,是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而且是当时最大的
2023-07-10 07:52:00
揭秘“兵圣”吴起:文武双全,事业却总是碰壁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与“兵圣”孙武齐名,后世将二人合称为“孙吴”。除了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外,吴起在内政治理方面也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中最值
2024-04-13 07:25:00
这位战神帮鲁国败齐国,又帮魏国败秦国,最后被杀
...”,一方面是其军功,另一方面又是他的著作,这人就是吴起。为了更加直观的评议,我们不妨先只看吴起的战绩: 公元前412年,吴起28岁,齐国率领大军攻打鲁国,时鲁国国君为鲁穆公
2023-02-14 20:04:00
战国时期吴起都经历了些什么
...举措大部分都是照搬这位大师的手笔。这位变法先驱就是吴起。那么吴起是何许人?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呢?一、南奔魏国,明珠暗投。吴起本是卫国人,出生于一个家财万贯的大户人家,年幼时父
2024-06-28 15:01:00
历史上著名的“杀妻求将”故事
吴起,生于卫国,先后效力于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将才和相才。他仕鲁则击退齐国入侵,仕魏则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仕楚则大力改革,史称
2023-08-05 17:48:00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变法献身的改革家
魏文侯死后,智商极高但情商极低的著名军事家吴起失去了靠山。虽然功勋卓著,但没了魏文侯的支持,国内反对变法的势力明枪暗箭齐发,吴起只好逃往楚国。这不是他第一次逃亡,却是他最后一次逃
2023-07-08 14:49:00
道德污点与军事天才:吴起的复杂人生与传奇战绩
...敌一网打尽,堪称经典的死后算计、报仇雪恨。道德污身吴起,姜姓,吴氏,名起,史书记载他家是“家累万金”,可是吴起并不满足现有的生活,他希望能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大的影响力。可
2024-03-13 13:20:00
名将吴起,为何先后投奔鲁国、魏国、楚国?
吴起的能力无疑是十分强大的。他在鲁国的时候,经常以弱小的兵力来战胜强大的齐国。在魏国的时候进行军事改革,为魏文侯训练出一只让诸国闻风色变的魏武卒。在楚国,吴起实行变法,楚国的疆域
2023-06-08 21:03:00
春秋战乱,吴起为什么要离开鲁国?
...乱世之中,英雄辈出。很多人在这个时代里找到了机会。吴起本来是卫国人,可是为什么要离开卫国去鲁国呢?春秋五霸,加上几个没有列入霸主的,手指头也数得过来。可惜的是,其中就是没有卫
2023-01-15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