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吴起被称为战神是不是夸张了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0 07:5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部《资治通鉴》,统领国家之术、为人处世之道,这就是史书的魅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前440年,吴起出生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卫国。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国力弱小却国运绵长,是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而且是当时最大的“人才输出国”,为战国提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比如商鞅、吴起、吕不韦、荆轲等等。

吴起是个富二代,但是他的理想可不是当土财主,而是要扬名立业,妥妥的志向远大。他也不是光嘴巴上说说,少时跟着名师曾申(儒家古圣先贤曾参第二子)认真学习儒术,后来辗转三个国家变法打仗,功勋显贵。

说吴起是战神,实在不为过。

吴起被称为战神是不是夸张了呢?

在鲁国,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齐国进攻鲁国。吴起为大将,击退了进犯的齐国,以弱胜强。

在魏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起兵50万讨伐魏国。吴起以五万魏军,在阴晋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还攻取五座城池,以少胜多。

此后,魏国国力大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一枝独秀。

在楚国,吴起担任了令尹(相国)在楚悼王支持下开始吴起变法,很快让楚国恢复了活力。同时,吴起率军大败魏国。

说吴起是恶徒,也似乎有章可循。

最早可以回溯到他儿时求学时代。为了求学,“富二代”吴起投入了大量教育成本,导致家里因教育致贫,原想着“学而优则仕”,结果没找到欣赏自己伯乐,只收获了若干讥讽。吴起一时怒起,杀了那些讥笑他的人,发了句毒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然后仓皇逃窜,浪迹天涯。

最令人诟病的是,他杀妻求将的事。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齐国伐鲁的时候,鲁国人想任用吴起,又不太放心用他,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担心吴起受不住枕边风,立场不坚定。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对鲁国绝无二心,不会受妻子影响,吴起干脆利落的结果了妻子。啥也不说了,你鲁国看着办吧。一条人命,真真比丢掉一件衣服还痛快多了。

所以,吴起究竟是战神还是恶徒呢?其实,貌似多面的他,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工具人,他以身边人为工具,最终自己也成为了功名、帝王的工具人。

吴起把身边人当工具。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吴起做了大将,同最下级的士兵同吃同住,一点不搞特殊化。有个士兵得了毒疮,吴起还为他吮吸出脓血。听到这消息,士兵的母亲大哭了起来,吴起以前替她老公吸过脓血,结果老公作战异常勇猛,战死沙场,现在吴起又替她儿子吸脓血,结果可想而知,估计儿子也活不长了。

吸脓血这种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事,吴起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做。难道是出于礼贤下士、悲悯爱人之心?其实,吴起所做不过是为了让士兵甘心替他卖命,成就自己的野心罢了。

士兵、妻子,都不过是他成就功业路上的工具而已,该用该扔,一切取决于他的需要。

吴起是名利和君主的工具人。《资治通鉴》写到:吴起率领鲁国击退了齐国以后,就有人去鲁君那告状说他残忍鄙薄,而且让小小的鲁国有战胜敌国的大名,会招致诸侯国的联合进攻。鲁君听了,果然心生疑虑不满,吓得吴起这个刚刚完成了鲁国保卫战的功臣为保命赶紧逃去魏国投奔魏文侯。

到了魏国,吴起率兵击退秦军的进攻,本是大功臣一个,结果还没等屁股坐热,又有人使坏。《资治通鉴》记载到:魏国相国公叔嫉妒他,跟魏文侯说吴起这种人才不可能安心留在魏国这种小地方,要不然试试他的忠心?可以假装要把公主嫁给他,看看他答应不答应,如果不答应,那肯定是想走了。结果公叔让自己的恶媳妇(也是一名公主)表现了一番,吓得吴起自然是推辞。由此,魏文侯便怀疑起了吴起,不再信任他,于是吴起又只好再次逃亡去了楚国。

在楚国,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干得风生水起,变法、打胜仗,楚国俨然冉冉升起的新秀。结果吴起的改革之举,动了权贵的奶酪,引起了他们的极度仇恨。楚悼王去世,在他前来祭拜的时候,旧势力趁机作乱围攻杀死了吴起。

吴起在这三个国家,无一不是尽心尽力,按理应该是视作国家的股肱之臣,结果都落得仓皇逃窜,甚至最后丢了性命。不过都是因为君主只把他当作一时可用的工具,一旦危难解除,他这种工具人就被弃之不用。万千功勋,也抵不过别人的一句诋毁,多么可悲。

但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吴起却依然坚持,不过是他心中必为卿相的执念。乱世之中,纵然今日为相,明日可能又成了阶下囚,吴起终究是没明白过来。

最后乱箭齐发,吴起伏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他要让这些作乱的人因为损害楚悼王身体而被处死。

吴起,死之前让君主为他当了一次报仇的工具,终结了他徒劳奔波工具人的一生!可悲可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0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战国初期横行天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的名字叫做:吴起!他本是卫国人,小的时候就喜欢舞枪弄棒,被母亲斥责是不务正业,他就暗暗发誓没有干出一番成就,绝不会回去见母亲。后来,他母
2024-05-29 06:58:00
这位战神帮鲁国败齐国,又帮魏国败秦国,最后被杀
...”,一方面是其军功,另一方面又是他的著作,这人就是吴起。为了更加直观的评议,我们不妨先只看吴起的战绩: 公元前412年,吴起28岁,齐国率领大军攻打鲁国,时鲁国国君为鲁穆公
2023-02-14 20:04:00
...皆有极高的成就。天才往往在常人眼里都是不同寻常的,吴起就是这样一个人,善于治国的吴起就出身在山东大地上,自幼尝遍了荣华富贵,吴起对钱丝毫的没有兴趣,转而想要从政。据《吴子·图
2024-08-09 16:28:00
战神吴起为啥被黑,是杀气太重了吗
吴起吴起,在兵法造诣上仅次于“兵圣”孙子,在行政才能上仅次于法家鼻祖李悝,在杀敌数量上仅次于“杀神”白起,表面上看,吴起是“千年老二”,论综合实力,绝对是战国第一。吴起是个卫国人
2024-05-14 15:21:00
此人虽是战神,但一生有3个污点难以抹去
...息鼓,随之而来便是战国争霸的局面。战国初期,卫国人吴起乃是鼎鼎大名的政治、军事家。吴起开创的魏武卒,更是帮助魏国于战国初期奠定霸主地位。然而,号称战神的吴起一生有三个难以抹去
2022-12-17 15:10:00
吴起:战国时代的英才,文武双全却命运多舛
吴起,是卫国左氏(即山东定陶曹县)人。他精通儒、兵、法三派学术,助鲁败齐、练兵霸魏、变法强楚,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其在魏国为将时,【与诸侯大战
2024-04-27 22:08:00
杀妻求将,战国战神吴起背后的争议与传奇
说到战国时期的吴起,人们的脑海之中会立即出现“东方战神”一词,禁不住开始回顾史书对他那赫赫战功的描述。——指挥两万鲁军,击败入侵鲁国的、齐国权臣田和率领的强大齐军。吴起催动鲁军,
2024-02-13 20:05:00
揭秘“兵圣”吴起:文武双全,事业却总是碰壁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与“兵圣”孙武齐名,后世将二人合称为“孙吴”。除了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外,吴起在内政治理方面也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中最值
2024-04-13 07:25:00
他杀妻求官被骂丧尽天良,死后却名列72名将
...至今。同时期还有一位战神家喻户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吴起。吴起一生作战大大小小数百场,未尝败绩,后人评价其为战神也是实至名归,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
2023-07-28 15: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