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甘肃网
青山叠嶂,绿树葱郁,夏日的黄土高原铺展成多彩的美丽画卷。走进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嵌落于黄土地上的一孔孔窑洞修葺一新,扎上木栅栏变成了“新牛舍”。梁老汉“侍候”完自家的5头牛,在门前悠闲的抽起旱烟。
梁老汉名叫梁忠仁,今年83岁,是土生土长的平头沟人。因他辈高年长、勤劳朴实,村里群众都尊称他梁老汉。
朝枚之年的梁老汉,为何不享天伦之乐,要坚持养牛?这一切还得从以前的日子说起………
“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梁老汉指着眼前一只坐北朝南的正窑说,我们那个年代,窑洞就是家,有了窑,娶了妻,人生才算完整。
修建一处窑庄并非易事,但它是过去黄土高原上人们成家立业的要事。
“挖一只窑当时工费10块钱,土匠至少需要5天时间才能完成。”梁老汉介绍说,“那时候多数农民日子过得紧,只能挖3只窑,只有大户人家才挖的起7只窑”。
苍土覆我台,平地起炊烟。窑洞的神奇之处不仅于此。
“三九寒天里,坐在暖烘烘的热炕上喝罐罐茶,就是神仙日子。”梁老汉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把火,两头烧。在窑洞里做饭,锅里的饭熟了,贯通锅台的土炕也热了。”
窑洞和黄土融为一体,带给了人们温暖,也给与了人们奋斗的力量。千百年来,守护着黄土高原一代代儿女的平安,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1963年,梁老汉结了婚,4只窑是家里最重要的“家当”,养牛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年轻时的梁老汉吃苦能干,会做木工,还当过2年生产队的饲养员,后来在锦屏镇富家台子耕种30多亩沃田,家里一直养着两头母牛。
那时候,养牛是农事所需。“除了自家耕种之外,还帮村里的群众犁地,一年能挣3000多,母牛产犊出售后还可以补贴家用。”梁老汉告诉记者。
天道酬勤。梁老汉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2000年,他用几十年的积蓄在平头沟村盖起了砖瓦房,全家搬离了土窑洞,住进了干净敞亮的新房子。
新宅院,新气象。自来水通到家门口,耕地都用“大铁牛”,隔着手机屏即可见到远在他乡的亲人………村子里的新鲜事越来越多,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梁老汉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耕地牛”被淘汰,梁老汉也过上了清闲日子。可时间一久,他有点不习惯,人看起来也没以前精神。
2017年,崇信县大力倡导利用废旧窑洞养牛,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探索农旅融合,综合治理环境。镇政府出资维修旧窑洞,配套修建了基础设施……利好政策,让梁老汉倍感振奋,他决定再走一回“养牛路”。
眷恋一片黄土,喜欢与牛为伴。梁老汉不顾家人的劝阻,铁了心要养出个“名堂”来。他用平时积攒的8000元作为“首付”,购买基础母牛5头,在自家的窑洞里搞起了养殖。
“养一头基础母牛,政府补助1000元,这让我很受鼓舞。”梁老汉笑着说。
每天早晨五点多,村庄里还是一片寂静。梁老汉便早早起床给牛添草、清理圈舍卫生,开始了一天辛苦忙碌的工作。在他的精心喂养下,5头母牛个个膘肥体键,梁老汉的“牛算盘”也是越打越响。
“2019年卖出4头收入四万一。”梁老汉掐指算起收入账,当时买牛的欠款还清后,还赚了近五万多。
说起自己的“养牛经”,梁老汉自信满满。“窑洞通风好,冬暖夏凉,牛疾病少,坐膘快,关键还要人勤快。”
“把牛养的壮壮的,我就心满意足了。”对于将来,梁老汉说出了自己的愿景。
旧窑洞变废为宝,古村落焕发生机。漫步于平头沟村,有徜徉于黄土庄院的“萌牛”,有争相竞艳的万寿菊花海,有山水相依的乡村情韵,这里俨然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平头沟只是崇信县发展窑洞养牛的一个缩影。据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全县目前建成窑洞养牛示范带7个,改造废弃窑洞1701孔,养殖红牛5300余头,带动全县养殖户饲养肉牛11.5万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