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近期,安康雨水丰富,空气潮湿,气温较高,适宜野生菌生长,加之我市群众有采摘食用野生菌的习惯,觉得野生菌新鲜,营养丰富,但大多群众对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的能力有限,导致野生菌中毒时有发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到预防野生菌中毒。
首先不要盲目采摘和食用野生菌。在采摘野生菌时,要注意观察形状,毒菌比可食用菌颜色娇艳,菌伞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用菌有其固有的香味。采回的野生菌,在食用前要做变色实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毒菌煮熟遇上银器往往也会变黑,遇到蒜丁则会变为蓝色或褐色。也不要将多种野生菌混合食用。
毒菌中毒后引发的症状主要有四种:胃肠型。潜伏期10分钟至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愈后较好;精神神经型。潜伏期6至12小时,中毒表现除有胃肠炎外,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表现,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性。潜伏期6至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等溶血病症,严重者可致死;肝肾损害型。毒素主要损害肝细胞,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病程较长。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
食用野生菌后出现恶心、腹痛、头晕、看东西不清或幻视及胡言乱语等,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在医生救治前,可积极采取一些措施为救治争取时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治时让中毒者饮用大量清水后刺激咽喉部,采取催吐办法使其将胃内容物吐出、减轻毒素吸收。对已昏迷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保留中毒菌样品供专业人员进行救治参考。
(安康市中医医院 赵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