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胰腺癌:从确诊到死亡仅仅3个月!四个症状,可能是胰腺在求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8 19:04:00 来源:康之道

王大爷今年67岁了,为了养生一直坚持吃素,平时身体状况也还不错,但有轻度胃溃疡。从今年1月开始就经常出现腹痛,以为是普通的胃痛,便到药店买了胃药服用。

频繁腹痛一个月左右,王大爷食欲变得越来越差,暴瘦20斤左右,这时家人才察觉不对劲,立即送往医院就医,经医生诊断确诊为胰腺癌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在今年5月便已去世,从确诊到死亡仅隔短短4个月,胰腺癌究竟为什么这么可怕?一、胰腺癌越来越高发,和长期吃素有关?

胰腺癌:从确诊到死亡仅仅3个月!四个症状,可能是胰腺在求救

胰腺是由外分泌与内分泌细胞组成,外分泌细胞可分泌胰酶帮助肠道消化食物,而内分泌细胞则可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等激素影响身体内的血糖。而胰腺癌的出现就算因为胰腺细胞生长失去了控制所导致的,胰腺癌组织起源在不同病理上分为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以及非上皮来源的粘液性囊腺癌、腺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混合型肿瘤。

一般胰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通常在40-80岁之间,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我国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胰腺癌年发病率约为4.29/10万,相比15年前大幅升高,其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胰腺癌还因早期症状不易察觉,发现时基本已确诊为晚期因此丧失手术机会,确诊晚期后存活时长也仅1年左右等原因被称为“癌王”。

那么看到这的你是不是在想以上案例中确诊胰腺癌晚期的王大爷有长期吃素的习惯,那么胰腺癌的出现是不是也跟长期吃素有关?对此包头市肿瘤医院肿瘤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张杰表示:吃素与胰腺癌并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不要觉得吃素与吃荤相比更健康,更能预防疾病而选择长期刻意的吃素,这样反而会导致体内营养摄入不均衡而增加其他病的发病风险。二、七大症状别忽视,可能是胰腺癌征兆

胰腺癌:从确诊到死亡仅仅3个月!四个症状,可能是胰腺在求救

对于胰腺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胰腺肝胆外科主任潘卫东主任医师表示:“胰腺癌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率低,80%的确诊患者都是晚期,并且胰腺癌预后极差,隐藏深,容易转移,手术难度大,化疗不敏感,因此胰腺癌患者生存期低,就算是做了根治性切除5年内存活率也只有15%-25%。胰腺肿瘤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一样,以下7种症状的出现可得注意了。”

1. 反复发热:因肿瘤坏死引起低热;

2. 体重下降:乏力、近期体重骤减;

3. 消化疾病:食欲低、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

4. 消化道梗阻、出血:呕吐鲜红或咖啡色血液、宿食;

5. 腹痛:上腹、腰背部疼痛;

6. 黄疸: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层浓茶黄色;

7. 症状性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体重骤减等症状。

目前对于筛查早期胰腺癌的主要检查有:

1. 超声内镜:通过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

2. 薄层CT: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供血情况;

3. PET-CT:可显示肿瘤代谢活性、负荷;

4. MRI、ERCP(经内镜逆行胆腺管造影术);

5. 肿瘤标志物。三、想要远离胰腺癌,这几个习惯要注意

胰腺癌:从确诊到死亡仅仅3个月!四个症状,可能是胰腺在求救

以下8个因素可增加胰腺癌发病率:

1. 长期吸烟、酗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2. 患有慢性胰腺炎且伴有癌前病变;

3. 有胰腺癌家族史;

4. 年龄40岁以上出现非特异性腹部症状;

5. 年龄在60岁以上患有非典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症;

6.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7.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8. 曾进行良性疾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距离时长20年。

医学博士,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宋正己表示:“院内‘急性胰腺炎中心’收治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复发性胰腺炎,且发病原因与生活饮食习惯相关,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中就包括有反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患者。”想要预防胰腺癌,还得从这5个生活习惯入手:

1. 不食用过咸、过辣、过热、过冷、过期、污染变质等食物;

2. 少食高脂肪、高蛋白、煎、炸、烤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3. 做到戒烟戒酒、规律作息;

4.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疲劳;

5.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预防“癌王”最重要的还是拥有一副好身体,平时可千万不要带有侥幸心理觉得病痛离自己很遥远,我们应该做到多运动,合理饮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个症状,可能是胰腺在求救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由于其难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差,被称为癌症之王。在所有的恶性肿瘤里,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是最高的,但它所造成的伤害却让人毛骨悚然。据统计,胰腺癌每年会造成超过4
2023-06-07 21:59:00
“癌王”来得悄咪咪?那是没读懂胰腺的求救信号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胰腺癌是老百姓口中的“癌王”。早期胰腺癌的症状隐蔽,很多患者确诊时已达晚期,丧失了最佳手术切除机会。人们大多不知道,默默无闻却身负重任的胰腺也是会发出求救信号
2024-04-23 00:21:00
“上腹痛”别只当胃疼!也可能是胰腺、胆囊在求救
...作普通消化不良。注意!莫名腹痛又消瘦警惕“凶险的”胰腺癌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生存率极低、预后差,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痛、消化不良等消
2025-07-07 17:28:00
世界胰腺癌日:读懂胰腺的“求救信号”
本文转自:人民网健康“医”点通世界胰腺癌日:读懂胰腺的“求救信号”陈子源今年11月21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发病隐匿,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失去了根治的机会,如何实现胰腺
2024-11-21 09:29:00
哪些症状是胰腺癌的脚步声
...人见状,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老李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已经错过了手术机会,两个月后,老李不幸离世。一、胰腺癌一经发现,大多已是中晚期?患者老李本来身体一直很健康,对突
2023-06-20 16:15:00
胰腺就是“生命腺”,守好要做到4件事
...20多斤。意识到不对劲的张叔来到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胰腺癌,腹腔广泛转移,已经无法手术。从确诊到不幸去世,不足半年。一、胰腺癌到底有多可怕,为何是“癌王”?胰腺癌被认为是肿瘤
2023-12-13 16:43:00
51岁男子每天大便两三次,查出胰腺癌!5种异常或是身体“警报”
...CT。结果显示他的胰头存在异常占位,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胰腺癌,且病程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这个结果令他后悔不已,如果自己不拖延这几个月的话,也许情况就不会如此糟糕。一、发现即晚期,
2025-02-25 11:57:00
直面“癌王”胰腺癌,预防早筛很重要
...引起了重视,让子女带着他去医院检查,经检查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由于发现的过晚,癌症已经发生了广泛转移,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尽管家属们都不愿意接受,但刘大爷在确诊后三个月,还
2023-10-20 15:16:00
了解胰腺癌:病因、症状和治疗选项
胰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烟草、肥胖、饮食习惯、慢性胰腺炎等多个因素有关。其症状常常不具特异性,早期症
2024-03-01 08: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高济健康以专业赛事驱动服务全面升级 重塑医药零售行业价值
近日,高济健康“2025年高济特慢病专业服务菁英峰会暨‘唐林杯’技能大赛”在南京成功举办。这场汇聚全国精英药师的赛事,不仅是高济健康药师团队专业服务能力与特慢病管理素养的一次集中展示
2025-09-13 11:14:00
30天稳固定植肠道!共生源常宁宁益生菌守护随时在线
吃益生菌就像给肠道“施肥”,可要是菌株不对、活性不够,再贵也是白搭。最近,不少市民在挑选益生菌时犯了难。好消息是,随着本土国际化上市集团共生源研发的常宁宁益生菌固体饮料上市
2025-09-12 10:54:00
黛安蒂护肤品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品牌证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50岁以上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50+熟龄肌护肤市场正逐渐成为护肤行业的新蓝海。50岁以上人群的胶原蛋白流失速度可达30岁时的2
2025-09-12 10:57:00
北纬41°的黄金馈赠,籽香坊用一瓶油撬动健康新纪元
在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北纬41°的苍穹之下,蕴藏着一片被自然眷顾的黄金种植带。充足的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独特的高原气候
2025-09-12 11:33:00
持续疲劳休息难缓解?警惕血糖异常!中医智慧教你科学调理
最近总是感觉疲惫,休息过后也没有明显改善——这种持续的疲劳感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排除了睡眠不足、工作压力等因素后
2025-09-12 11:35:00
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近日,贵阳市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2025-09-12 14:52:00
尊师助老 情暖银龄——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举行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活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值此教师节与敬老情谊交融之际,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以“致敬教师节、调研医养基地、书画志愿服务”三项活动为抓手
2025-09-12 14:53:00
东城中医医院刘轩医师:五行针灸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刘轩: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五行针灸师、国家二级营养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
2025-09-12 15:1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
2025-09-12 15:55:00
体检查出肝内钙化灶?这一陈旧性病灶,多与4大因素有关
钙化并非独立疾病名称,而是由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引发的现象,也是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等)可识别的典型征象。肝内钙化灶亦是如此——在超声或 CT 图像上
2025-09-12 17:19:00
从“救心”到“强心”:冠心病介入专家详解PCI术后康复全攻略
当胸痛来袭,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堵塞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大家常说的“放支架”,是挽救心肌、恢复血流的关键手段
2025-09-12 17:19:00
太和夜话 | 耳内疱疹引发半月剧痛,太和微创射频术助老人脱困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在傍晚,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太和夜话》,我是文艺。华灯初上,夜幕轻垂。当您结束一天的忙碌,正享受这份傍晚的安宁时
2025-09-12 17:41:00
刺身下肚,小心病“虫”口入——解码肝吸虫的隐秘江湖
薄如蝉翼的刺身(即鱼生、生鱼片),佐以鲜香蘸料,撩动无数食客味蕾。可就在这极致鲜美的背后,却潜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健康威胁——肝吸虫感染
2025-09-12 17:52:00
“子宫掉下来”是咋回事?
“下面掉出个鸡蛋大小的东西,走路磨得疼,坐着不得劲,太受罪了。”76岁的张奶奶(化名)讲到困扰自己的难言之隐,不禁哽咽
2025-09-12 18:27:00
“安利你一朵小红花”公益行动启动 杨子姗呼吁关注乡村儿童卫生与成长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中国儿童发展重点正从物质保障转向精神培育。这一转变不仅关系个体成长,更影响社会公平与人口质量。为缩小城乡儿童发展差距
2025-09-12 20:07:00